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粉膜Ⅱ号抗 HSV-2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来研究中药各浓度组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直接杀伤病毒作用及预防病毒感染细胞作用,本实验以病毒滴度和抑病毒指数为指标。结果:(1)抑制病毒增殖实验:中药粉膜Ⅱ号1.63、0.81、0.41mg/ml 浓度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病毒指数>2;(2)直接杀伤病毒实验:中药粉膜Ⅱ号1.63mg/ml—8h 组、1.63mg/ml—24h 组、0.81mg/ml—24h 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的病毒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预防作用实验:中药各浓度组的病毒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粉膜Ⅱ号具有抗 HSV-2病毒的作用,而无预防病毒感染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洁  刘妮  朱宇同  李明 《中药材》2006,29(12):1332-1334
目的:观察知母宁(Chinonin)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作用途径及对HSV-Ⅱ DNA的影响,探讨Chinonin抗HSV-Ⅱ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Chinonin对HSV-Ⅱ所致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病毒感染的预防、治疗、直接杀伤作用,阻止病毒复制的动态观察,探讨Chinonin抗HSV-Ⅱ的作用途径;通过HSV-Ⅱ DNA荧光定量PCR观察Chinonin对HSV-Ⅱ DNA的影响,探讨Chinonin对HSV-Ⅱ的作用机理。结果:Chinonin预先用药,对CPE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用药,在6.25 mg/ml浓度能完全抑制CPE。药物与病毒直接作用后感染细胞,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对Chinonin抑制HSV的动态观察发现,Chinonin能明显抑制病毒的增殖。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hinonin浓度大于6.25 mg/ml时HSV DNA为阴性,浓度为3.125 mg/ml、1.56 mg/ml时DNA拷贝量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结论:Chinonin抗HSV的作用可能主要不是通过影响HSV与病毒的吸附,而是通过影响病毒的复制,与抑制HSV 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肾安提取液阻缓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3T3细胞系作为成纤维细胞模型,以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为刺激因子,分别进行细胞增殖和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肾安提取液对3T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48 h 6.25 mg/m l,12.5 mg/m l,25 mg/m l组、72 h 3.12 mg/m l,6.25 mg/m l,12.5 mg/m l,25 mg/m l组与对照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25 mg/m l组72 h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安提取液对bFGF刺激的α-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的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提示肾安提取液可能通过抑制bFGF刺激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α-actin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蝎皮蛋白质组分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莉  吴立  吕扬  杜冠华 《中草药》2005,36(8):1197-1200
目的研究蝎皮蛋白质组分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蝎皮开发利用和发现新的活性物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刃天青和M TT法检测蝎皮水溶性总蛋白(STP)、总角蛋白(STKP)及水溶性蛋白组分Ⅱ(STPⅡ)对正常小鼠T、B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STP和STKP ig给药后,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STP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显示STKP大、小剂量均可加强增殖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0.01)。STP和STKP大、小剂量组NK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STPⅡ两个剂量组100、200 m g/kg ig给药均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STPⅡ大剂量组NK细胞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P和STKP具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STPⅡ则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活性。揭示蝎皮蛋白质组分具有免疫调节药理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拉米夫定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学、血清学、肝功能、免疫因子及对核苷类抗病毒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8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芪参二莲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病毒血清学及肝功能改变,免疫因子水平变化,及耐药率比较,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12、24、48周治疗后HBeAg转阴数、HBeAg转换数、HBsAg转阴数、HBV-DNA转阴例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12周、48周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NK较前均上升,治疗12周时较治疗前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时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周时CD_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8周时CD_8~+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耐药率为11.31%;对照组总耐药率为32.56%。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拉米夫定不仅能够更加显著的抑制HBV-DNA复制,提高HBsAg、HBeAg转阴率,有效改善肝功能,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减少HBV耐药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作用。方法:运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作为宿主细胞,通过三种给药方式观察感染病毒后的细胞变性反应(CPE)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对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直接杀灭、预防和阻止复制作用。结果: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能抑制HSV-Ⅱ病毒的复制,但无预防和直接杀灭作用,朱砂七粗提物抑制HSV-Ⅱ病毒复制IC50为0.1008 mg/ml,治疗指数(TI)为6.2;总蒽醌抑制HSV-Ⅱ病毒复制IC50为0.0067mg/ml,治疗指数(TI)为11.66。结论 :朱砂七粗提物和总蒽醌在体外具有明显的保护宿主细胞抵抗HSV-Ⅱ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叶下珠复方Ⅱ号肝癌HepG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BALB/C裸鼠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下株复方Ⅱ号高、中、低剂量组(17.28、8.64、4.32 g·kg-1)和5-Fu组(25mg·kg-1),给药6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组织称重。体外观察叶下株复方Ⅱ号对HepG2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药物作用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叶下株复方Ⅱ高、中、低剂量组对裸鼠HepG2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肿瘤重量均明显减轻(P<0.01),但与5-Fu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叶下株复方Ⅱ号体外在10mg·mL-1以上浓度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叶下株复方Ⅱ号在2 mg·mL-1以上浓度, 对HepG2细胞集落形成呈明显的抑制作用;叶下株复方Ⅱ号以15、20 mg·mL-1浓度作用HepG2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株复方Ⅱ号在10、15、20 mg·mL-1浓度,作用于HepG2细胞48h,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明显增加,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叶下株复方Ⅱ号高、低剂量组(20、10 mg·mL-1) 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Wnt1和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1、0.05)。结论 叶下株复方Ⅱ号对BALB/C裸鼠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Wnt1/β-catenin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从而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联合直线加速器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检测Caspase-3活性,观察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联合直线加速器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MMC-7721细胞的凋亡形态。结果:通过吸光度检测Caspase-3活性发现,在加药组(6mg/mL)和单纯照射组与正常SMMC-7721细胞中表达的caspase-3蛋白浓度分别为38.07μg/μL、35.24μg/μL和33.25μg/μL,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照射+药组(2mg/mL)、照射+药组(4mg/mL)、照射+药组(8mg/mL)中的表达的caspase-3蛋白浓度分别为39.74μg/μL、40.67μg/μL、40.95μg/μ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他们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照射+药组(6mg/mL)中的表达的caspase-3蛋白浓度为60.01μg/μ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也支持以上结果。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联合直线加速器均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两种方法联合后作用加强,提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联合直线加速器应用治疗肝癌可能会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金银花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金银花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金银花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金银花提取物在100、50、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而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10.
申秀云  陈曦  赵雁力 《新中医》2016,48(3):234-236
目的:研究莪芪抗瘤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癌模型鼠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造模4周后,70只大鼠随机分成7组,空白组,模型组,顺铂治疗组,单纯祛邪中药组,莪芪抗瘤方组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喂养,模型组每日12.5 mg/kg体重维持DEN摄入量喂养,莪芪抗瘤方中剂量组、单纯祛邪中药组、顺铂治疗组,分别以8 mL/kg体重剂量灌药;莪芪抗瘤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12 mL/kg体重、4 mL/kg体重剂量灌药。16周实验结束,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莪芪抗瘤方组IL-1β与单纯祛邪中药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莪芪抗瘤方组IL-2与单纯祛邪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芪抗瘤方组IL-2、TNF-α与空白组、顺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芪抗瘤方能抑制肝癌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表达,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和浸润,促进IL-2的分泌,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形成,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缓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淑华 《西部中医药》2016,(11):101-10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1年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以及肝功能转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转氨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e Ag及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4.298;P0.05)。结论:应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更有效地抑制HBV病毒的复制,保护肝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FA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其对NF-кB表达作用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5,0.25,0.125,0.062 5 mg/ ml) 处理MCF-7细胞6,12,24,48,72 h后,SRB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蛋白表达.结果 SRB法显示, 0.5,0.25 mg/ml浓度沙苑子黄酮作用24,48 72 h以及0.125 mg/ml作用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作用48,72 h后以及0.125 mg/ml作用24 h后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性(P<0.05).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FCM(flow cytometry)检测显示,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0.5,0.25,0.125,0.062 5 mg/ ml)作用72 h后,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6%,60.34%,51.27%,46.83%,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12%,3.27%,2.59%,1.26%.与对照组比较0.5,0.25,0.125 mg/ml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也有差异性(P﹤0.05),0.5 mg/ml剂量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 检测NF-κB表达,再用 Band Leader软件分析.结果 0.125,0.25,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沙苑子黄酮对MCF-7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CHOP化疗方案+芪胶升白胶囊)与对照组(CHOP化疗方案),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8.60%,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患者见的总缓解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55%(4/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1/140);治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中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18%(5/1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24/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最低值为(2.61±0.57)×10~9/L,高于对照组的(1.21±0.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最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有3(1.91%)例由于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对照组患者18(12.86%)例不良反应严重退出试验,观察组由于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贫血、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够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抑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及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ICA对MCF-7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作用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研究ICA是否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F-7细胞培养24 h后,ICA各组OD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2 h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培养24 h后,10 m M ES单独作用后对MCF-7细胞无明显的增殖作用,ES加ICA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 m M ES诱导结果与10 m M的结果一致。不同浓度的ICA作用48 h后,总ERK1/2和MEK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MEK磷酸化水平同样无明显变化,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淫羊藿苷对雌激素阳性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与诱导凋亡的作用,同时可拮抗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滋肾青芪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甲氨蝶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于攻击造模当天开始,连续给药3周。评定关节炎指数,观察小鼠关节病理切片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Ⅱ型胶原(CⅡ)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滋肾青芪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小鼠关节炎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高剂量组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抗CⅡ的抗体滴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青芪颗粒各组炎性介质评分、骨破坏评分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青芪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具有预防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血清CⅡ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芪参清肝汤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芪参清肝汤,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药物干预组及对照组,药物干预组分别加入0.135、0.27、0.54、1.08、2.16 g/ml芪参清肝汤处理12h、24 h、48 h,对照组不加药.采用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法检测2组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0.135、0.27、0.54、1.08、2.16 g/m1芪参清肝汤对SMMC-772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h的OD值分别为0.89±0.05、0.85±0.05、0.80±0.06、0.78±0.02、0.69±0.07; 24 h的OD值分别为0.77±0.07、0.74±0.07、0.59±0.07、0.50±0.09、0.39±0.08; 48 h的OD值分别为0.78±0.05、0.61±0.08、0.44±0.10、0.39±0.08、0.34±0.07,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1.14±0.06、1.24±0.03、1.3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0.27、0.54 g/ml芪参清肝汤能明显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11.19±2.23、15.69±2.51),与对照组(1.41±0.2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 g/ml芪参清肝汤诱导肝癌细胞凋亡(41.83±7.11),与对照组(1.41±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参清肝汤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藿香油体外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Hela细胞模型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作为观察和检测指标,了解不同浓度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及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中分别以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作为对照药。结果:广藿香油对MDCK、Hep-2、Vero和Hela细胞的TC50浓度均为0.101mg/ml,TC0浓度为0.092mg/ml。广藿香油能明显抑制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IC50分别为0.081mg/ml、0.084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25、1.20;可抑制流感病毒,IC50为0.088mg/ml,TI为1.15;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很低,IC50为0.092mg/ml,TI为1.10;对单纯疱疹病毒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体外抗病毒实验广藿香油显示出抗柯萨奇病毒、抗腺病毒、抗甲型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但不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3,(9):1241-1243
目的:研究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4组心功能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模型组梗死面积占总面积的49.27%,高于阳性对照组(38.24%)和实验组(27.36%)(P<0.05),阳性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复灌期末,实验组与模型组在LVDP、+dP/dtmax和-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在LVEDP、+DP/dtmax和-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在LDH、SOD、MDA和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在SOD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DH、MDA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术抗癌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芪术抗癌方(0,250,500,1 000 mg/L)处理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Caspase-3和c-Caspase-9表达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芪术抗癌方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000 mg/L组抑制效果最好,芪术抗癌方刺激HepG2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c-Caspase3及c-Caspase9表达增加,呈浓度依赖性,在1 000 mg/L组达到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aspase3增加1.83倍,P<0.05;c-Caspase9增加1.06倍,P<0.05)。结论:芪术抗癌方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李常彪 《陕西中医》2014,(5):516-518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7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对照组72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两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eAg转阴情况及HBV-DNA转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有效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