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开展门诊病人双向转诊的实证研究,获取有关证据,为卫生管理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证据。方法:分析深圳市公明人民医院及其社康中心(站)就诊的585例患者。结果:社康站(中心)上转率为8.95%,公明医院下转率为2.44%;77.14%的医生口头建议转诊,71.43%的医生只告知病人转诊医院层面,公明人民医院首诊比例为68.29%。结论:下转难,社区首诊病例相对少,转诊规范落实不到位,应落实病人社区首诊制,加强转诊规范建设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与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对现行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观澜人民医院及属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46.9%的调查对象选择到社康中心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保定点机构。在医院接受服务的人群中“没有听说过”社康中心的比例为26.2%,不知道社康中心地理位置的比例为37.0%。调查对象对双向转诊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转诊流程手续复杂(34.3%),不愿意转回社康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有必要/治好就走”(52.4%)、对社康中心不了解(21.0%)。结论;拓宽纳入社康中心首诊制的医保范围、在医院向前来接受服务的人群充分宣传社康中心以及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将更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性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开展实际情况,为更好地指导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宝安区10镇(街道)各抽查一个有社区健康服务站(以下简称为社康站)的社区,每个社区各随机抽查20户居民和工厂1间,以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入户调查。结果对社康站工作表示满意的占60.0%;对社康站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认为好的占68.3%;对社康站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认为好的占36.0%;对社康站医疗费用认为便宜的占59.6%。结论宝安社区健康服务“六大功能”工作已逐步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社康站医务人员素质偏低,技术水平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西乡街道双向转诊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双向转诊的现状,分析影响双向转诊的相关因素,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乡人民医院及其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西乡街道双向转诊服务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从社康中心向上级医院转诊,下转较少。(2)医院和社区医务人员对转诊认识存在差异,医院医务人员转诊意识不强(P<0.05)。(3)对双向转诊了解、文化程度越高、参与过社区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接受过转诊病人的医务人员更赞同双向转诊制度。结论应加强对双向转诊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社康中心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加强对双向转诊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开展劳务工患者双向转诊的实证研究,获取有关证据,为医疗保险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证据.方法 分析在深圳市公明医院及其社康中心(站)就诊的145025例劳务工及一般患者.结果 深圳市公明街道劳务工就诊人次占当地居民就诊人次比例为20.32%,劳务工患者转诊率为16.03%.远高于社区一般病人转诊率,其中,上转率为15.80%,下转率为0.24%.结论 劳务工医保下双向转诊开展较好,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出台的劳务工医保政策和医疗服务供方出台的相关规定以及高执行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国内外社区卫生领域信息化管理现状为背景,针对当前社区卫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方法:研究和设计了基于SOA的社区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并以深圳宝安人民医院和其所辖的10个社康站作为研究基地。结果:使患者可以在社康中心享受到宝安人民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实现了双向转诊。结论:转变了以往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优化了居民的就诊流程,真正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深圳观澜医院和中山东风医院及两地属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对现行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为选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观澜医院与东风医院及两地属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观澜有67.9%的调查对象选择首先在社区就诊: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是医保定点(40.4%);了解双向转诊制度的调查对象比例是6.8%;83.6%和14.0%的调查对象赞成和接受过双向转诊: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人群里分别有66.4%和44.2%的患者满意目前的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东凤有63.7%的调查对象选择首先在社区就诊: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是距离近(41.1%);了解双向转诊制度的调查对象比例是2.5%:74.7%和2.7%的调查对象赞成和接受过双向转诊;在接受过双向转诊服务的人群里分别有36.4%和22.7%的患者对目前的双向转诊制度、流程持满意态度。结论积极建立社区首诊制、拓宽医疗保险范畴、向人群充分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将更进一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可持续性实施。  相似文献   

8.
我院作为广东省开展全科医疗服务的试点单位,坚持按照全科医疗的原则,实行家庭医生负责制,建设高标准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独特的思维方法、知识技能和服务模式与我院专科医生构成的双向转诊网络,再加上以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年度考核评估方案作为服务规范化的质量监测指标,使社区健康服务取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1 政府重视政策的落实开展社区健康服务是深圳市政府确定的深圳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宝安区政府把建设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列为今年为民办10件实事中的一项大事,并强调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强调开展社…  相似文献   

9.
社区居民对“双向转诊”认知及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双向转诊认知及满意度的情况,为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制度以及促进双向转诊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和宁波市社区居民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只有37.1%居民清楚双向转诊制度,22.1%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愿意回社区康复治疗的病人占70.5%,居民对双向转诊制度满意度不高.结论:居民对双向转诊制度认知度不高,双向转诊运行不畅通,要完善双向转诊制度还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以及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医生75名,月坛地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44名,医院患者166名,社区患者103名,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1)住院患者中71.69%表示出院后出现不适时首选到大型医院就诊,社区患者在出现不适时73.79%首选到社区中心就诊;(2)社区医生上转病人的比例高于住院医生下转病人,社区医生对转诊流程的知晓程度高于医院医生,有显著性差异(P<0.01);(3)患者中知道医院与社区开展双向转诊工作者占44.24%,13.75%了解具体流程.对双向转诊的接受程度,社区患者与住院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双向转诊的工作仍存在困难与不足,医院医生及患者对现行双向转诊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医疗服务需求及其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农民医疗服务需求收入弹性,评价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用于医疗开支的状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 228户农民家庭进行健康询问调查,将调查家庭按收入高低分为5组,比较其医疗需求及收入弹性状况.结果:显示需求收入弹性为0.129 2,呈缺乏弹性(〈1);医疗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一个增长的趋势,低收入人群医疗费用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高于高收入人群.结论:收入虽然对医疗服务需求有一定影响,但农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医疗服务方面花同等比例的钱,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household income on the use of medical services in Japan, where there is a "health care for all" policy, with important, centralized influence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esigned to ensure universal access. METHODS AND SUBJECTS: All healthcare societies operating in 2003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representing 14,776,193 insured adults and 15,496,752 insured dependents. The mean case rate (the average number of monthly bills per patient), the mean number of service days per person, and the mean medical cost per person served as indicators of medical service u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the forced entry method using case rate, the number of service days, and medical cost as outcome variables, and average monthly salary, dependent ratio, average age, and premium rate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RESULTS: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average monthly salary showed 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outpatient and dental indicators, including case rate, the number of service days, and medical cost. If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were reduced 20 percent lower than the mean, the estimated changes (95 percent CI) in case rate for the insured were -7.49 (-8.14 approximately -6.84) percent for outpatient visits and -8.16 (-8.77 approximately -7.56) percent for dental services. CONCLUSIONS: Average monthly salary intensifies the effects of copayments on the case rate, the number of service days, and medical cost in the "Employees Health Insurance" in Japan. Thus, a low salary appears to discourage patients from seeking medical and dent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13.
高端医疗服务既是社会资本办医的主要方面,也是健康服务业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献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对高端医疗服务的内涵缺乏明确的阐述,而这是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现场调查和关键知情人访谈等方法,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下高端医疗服务的概念、内涵,结合上海市工作实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议应优先发展健康管理、医疗养老、移动医疗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综合改革试点后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评价方法.方法 对上海市首批试点某区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动态评价和效果分析.结果 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度总收入下降了2.24%,其中检查收入和手术收入下降最多.全科人员及预防保健人员收入增加较多,工作业绩也有较明显的增长.社区居民、卫生行政人员及卫生服务人员对到中心看病是否方便、就医环境、医务人员服务内容及解释和交流情况、服务技术水平等满意度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方面,卫生行政人员不满意(χ2=9.340,P=0.009).结论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已取得较好成绩.建议进一步完善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患者人次、人均费用、日均费用对某院2008—2009年医疗业务收入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方法:运用多元函数全增量因素分析法。结果:影响门诊业务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门诊人次增加,住院业务收入的增加是由于出院人次增加及出院者人均日费用增加所致。结论:医院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降低住院人均费用,真正做到低费用、高疗效,使医院经营朝着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军队保健工作是集医疗、心理、预防、保健、急救、康复等综合性保障服务,军队保健医生作为保健工作的“主力军”,工作性质与临床医生有很大差别。在大保健、大健康观的统领下,保健学科日趋发展,保健模式创新改革,军队保健队伍必须符合新时代强军卫生战略要求。构建军队保健医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为各级单位客观、准确评聘保健医生人才提供标准,数据化指标作为军队保健医生业绩考核主要评估途径,激励军队保健医生综合能力提升。文章将主要就军队保健医生评估体系进行系统性概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构影响。方法:以宁波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对象,收集该单位实施该政策前后3年的收入、支出、收支结余等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结果:该中心的业务收入与业务量出现上升,但其收入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药品收入占比下降(下降了4.68%),医疗收入与政府财政补助比例显著上升(分别上升了32.49%、119.07%);业务收支结余率从实施前的3.90%下降至实施后的-3.18%,下降了181.51%;均次门诊病人西药费及其占比分别下降了0.38%、9.94%。结论:基本实现"一升一降"改革政策目标,但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收支亏损增大,应加强配套综合改革,构建多渠道联动补偿机制,加强医疗行为与就医行为的监管,有效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西部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治疗常见病的就诊机构选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收集我国西部11省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常见病就诊机构选择情况,采用非条件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分析就诊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 233名样本,其中45.5%选择乡镇卫生院。样本来源机构、省份和受访者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医保类型等自身因素对患者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就诊机构的"距离"、"收费的合理性"、"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是就诊选择的主要外部原因。结论:男性、务农务工群体、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低的患者,倾向于在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就诊;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的医疗需求多为方便、及时,对较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需求则定位于更好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因此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应更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着眼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可负担性及满足患者较高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入部分的影响。方法:利用参与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363家公立医疗机构2016年1月—2019年12月的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合多重间断时间序列模型,对改革前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及其占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的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105.4%、119.7%和318.3%,其占比分别增长了5.91、6.44和5.87个百分点;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后,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技术劳务收入较改革前分别增长了26.2%、18.3%和11.6%,其占比分别增长了2.31、2.03和0.84个百分点。结论:北京市两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级别医疗机构技术劳务收入的增长,医疗费用结构得到优化。建议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视,健全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bedbug infestation is not a new public health problem, it is one that is becoming more alarming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and ethicists given the magnitude of patients who may be denied treatment, or who are unable to access treatment, especially those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living in low income housing. Efforts to quarantine and eradicate Cimicidae have been and should be made, but such efforts require costly interventions. The alternative, however, can further exacerbate the already growing problems of injustice, i.e., unfair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accessibility of needed resources. In the following paper, I examine the ramifications of denying access to medical care, among other healthcare justice dilemmas surrounding bedbug infestations. I also explore the value of health, and how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ublic officials often feel as though bedbugs are not a priority because they, themselves, are not diseases, regardless of the fact they cause physical and mental problems that affect a person’s health. I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ose vulnerable populations who are facing a difficult and grow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at is currently being ignored in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ethics literature, regardless of increased media attention and unusual habitats of localized infestations, e.g., Statue of Liberty, New York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