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脑卒中偏瘫1.1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颈臂穴(锁骨中点上方2cm处)。配穴:上肢取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劳宫;下肢取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口角歪斜者取下关、水沟透口禾、夹承浆;语言不利者取舌三针。主穴操作:患者取坐位,暴露颈部,头转向对侧,常规消毒,选择2寸毫针,左手按压穴位,右手持针,在锁骨中点上方2cm处进针,针尖向后直刺1.5~2cm(可达第一肋骨前),小幅度提插,待患者有触电感传至手指,提插4~5次即可出针,不留针;配穴均按常规刺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2.
笔者收治本病50例治疗前均接受多种方法而久不愈者,采用锋勾针加闪罐治疗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目的与范围治疗肩周炎,松解肩膀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粘连,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2治疗方法(1)选穴:主穴取阿是穴(压痛点);配穴取颈夹脊5~7,极泉,抬肩膀穴(肩峰前下方1.5寸),举臂穴(肩峰前下方3.5寸)。(2)操作: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所选各穴,使用消毒后的锋勾针。用左手食指,中指绷紧穴位皮肤,右手持锋勾针迅速刺入,先直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0.5~1寸,再倾斜针体60°上下勾割即可听到割断纤维的嚓…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本组64例患者均由本院口腔科确 诊,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16~69 岁;病程3d~6年;病变部位:右侧27例, 左侧29例,双侧8例;同时经X线或CT 检查排除脱位与骨性改变。 方法:(1)针刺取穴:以听宫、下关、颊 车、外关、合谷为主穴。配穴:头痛加太阳; 头晕加风池;年老体弱加足三里;启口受 限、咀嚼疼痛加嚼中;张闭口运动时摇摆、 弹响加颧髎 操作:病灶局部邻近腧穴均 取患侧,常规消毒,针刺选用1~1.5寸毫 针,嘱患者先张口取听宫,针尖略向内侧 刺1寸左右,使针感扩散上达颞部,下…  相似文献   

4.
1对象与方法从1988年10月~1991年3月共治疗200例。男135例,女65例,年龄6~71岁,病程2d~5年,西医诊断为贝尔氏面瘫180例,亨特氏面瘫15例,外击面部所致者5例。方法:(1)针刺偏泻法治健侧(无病侧)取穴:阳白向鱼腰穴透刺,四白、地仓透颊车穴,颊车透颧,合谷等穴。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2)艾条温和灸偏补法治疗患例(患病侧),取穴:同健侧针刺穴位。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施补法,除合谷穴不灸外,每穴灸两三分钟,治疗1次/d,12次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d再行第2个疗…  相似文献   

5.
1997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落枕患者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患者共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15~61岁,均为发病后初诊患者。症状表现为晨起发病,头向患侧倾斜,一侧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及上臂扩散,颈项活动受限、并有明显压痛。排除颈部骨质病变。治疗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用30#2寸毫针,取患处对侧肩痛穴(中平穴),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提插捻转行平补平泻5min,留针10min。并嘱患者尝试活动颈部。1次/d,共3d。2结果痊愈:颈部疼痛消失,颈…  相似文献   

6.
1方法介绍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针灸与高压氧,药物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36例,疗效显著。   针刺取穴:攒竹透鱼腰、阳白透鱼腰、太阳、瞳子 、四白、球后、睛明、风池、合从、光明。   针刺方法:每次于患侧局部取 3- 5个穴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 25号 1寸毫针直刺或斜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捻转行针 2min得气后留针 30min,中间行针 1次,睛明、球后穴不行针。远端穴位取双侧,用 30号 1.5寸毫针直刺,行针手法同前,留针 30min。眼球上下转动障碍者加百会透刺前顶穴,左右转动障碍者加率…  相似文献   

7.
独取定睑穴治疗下睑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30例均为近2年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1岁;病程2个月~4年,其中6个月以内22例,6个月以上8例。本病大部分属于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之后,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下睑痉挛,不自主抽动,取颜面部附近穴位,效果多不理想。 方法:取穴:只取“定睑”一穴。(部位在下睑外端,无以名之,暂定名“定睑”)。令患者取正坐位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针一支,由下睑外端缓慢刺入穴内,轻轻穿至内端留针 20 min后,轻轻拔出。每日1次。留针期…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 资料:落枕症状者13例,男8例,女5例。病程最长3 d,最短1 d,平均2d。年龄21-43岁。其中2例接受过推拿治疗,效果不佳,其余11例未曾诊治。临床表现:颈项部酸痛肿胀不适,并可牵掣头部胀痛,颈部强硬,头部偏向患侧,不能自由旋转。 治疗方法取穴:风池、肩井、悬钟。患者仰卧位,均刺患侧。风池穴深刺0.8~1.2寸(向鼻尖斜刺),肩中穴深刺0.5寸,悬钟穴深刺1.5~2寸,(针刺时用补法)。针用泻法,进针后强刺激,使患者有麻胀感,将6805治疗仪线夹放置在肩井、悬钟穴,频率50~80…  相似文献   

9.
1993~2001年,笔者采用针刺透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组98例,均经神经科检查确诊。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病程20d~6年;第一分支痛为主4例,第二分支痛为主46例,第三分支痛为主48例。1.2方法(1)针灸疗法:主穴:风池、下关、合谷、太冲。配穴:第一分支痛,阳白、丝竹空、攒竹、鱼腰;第二分支痛四白、迎香;第三分支痛颊车、承浆、翳风。(2)操作方法:风池穴取30号1.5寸长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推拿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97例面瘫患者进行验证,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97例患者,均为住院及门诊病人,男53例,女44例,年龄11~63岁,病程11d~3个月;中医辨证分型:风寒型33例,风湿型11例,风热型31例,风痰型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周围性面瘫的分型诊断标准,脑卒中面瘫排除在外。1.2方法(1)取穴:主穴取太阳穴、牵正、头维、四白、阳白、风池,攒竹、地仓、太冲;配穴:鼻唇沟平坦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温经散寒,配足三里。(2)…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临床疗效,选择13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疗效较好。现报道 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32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6例。其中男57例,女75例;年龄最小31岁,最 大68岁;病程3个月~10年不等。均以X线摄颈椎正侧、斜片结合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其中 分型:神经根52例、椎动脉31例、交感神经11例、混合38例。方法(1)治疗组:①针刺,遵 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经旨,采取以局部取穴为主,辅以循经或对症取穴。主穴取颈 针穴C3~7各旁开0.5寸。采用1.5寸华佗牌毫针,常规消毒向棘突方向斜刺1~1.2寸,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透刺配合肘关节三角巾吊带方法治疗35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5例患者均系本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脑出血3例,脑梗死28例,脑血栓4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51~72岁。对照组30例,其中脑出血2例,脑梗死22例,脑血栓6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1岁。方法:(1)治疗组:①透刺治疗:取穴:在肩骨禺穴附近,肩关节下脱沟处取5支1.5寸毫针,在肩峰处即肩关节下脱沟上缘透刺至肩关节下脱沟下缘,从沟前至沟后针刺5支毫针。留针30min。1…  相似文献   

13.
经络导平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病患者全都是以肋间神经走向疼痛为显著特点,共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59~7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半。 治疗方法:(1)取穴:以患者患侧的肝俞、阳陵泉为主穴,外关为配穴。(2)操作:选用南京导平仪器厂生产的ZDL—401型经络导平治疗仪,治疗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先将电极棉垫用清水湿透,用扎带绑紧患者所取穴位处,以电极棉垫不脱落。输出用脉冲电,频率为2.5Hz,以患者最大耐受量力度。每次治疗 40min, 1次/d,10次为1疗程。2结果 19例患者全部治愈(疼痛…  相似文献   

14.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面瘫病人,男 28例,女 34例;年龄 12~ 72岁;病程最短 1d,最长 4个月。发病部位,左侧 32例,右侧 30例。其中贝尔氏麻痹者 54例,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者 8例。 方法:取穴:主穴为下关、颊车、人中、地仓、四白、太阳、丝竹空。配穴:听会、阳白、攒竹、足三里。针刺疗法,每次选用 6~ 8个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 30号 1寸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配合电针,留针 30min,去针。再用闪火罐法在患侧面部治疗 3min。按摩疗法,每次针毕,患者平卧闭目入神,然后医者用鱼际、指腹按揉患侧面部,以上述穴为按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截瘫患者常并发痉挛,影响日常生活和康复锻炼,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本人用针灸中药治疗32例截瘫患者痉挛并发症,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2例截瘫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23例,女9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脊髓颈部损伤7例,胸部损伤24例,胸部合腰部损伤1例;病程1~13个月。方法:(1)针灸治疗:①取穴:在取双下肢阳明经、太阴经俞穴的同时,取脊髓损伤平面上下夹脊穴、肾俞、承扶、殷门、委阳、承山、昆仑、阳陵泉、绝骨。②操作方法:脊髓损伤平面上下夹脊穴斜刺在棘突上,进针2寸,使患…  相似文献   

16.
胁肋痛为临床常见病症,文章选择自1999年以来,共收治诊断明确的胁肋痛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33岁,病程3h~1个月,有外伤史者25例,情志不舒者5例。治疗方法:(1)针灸:取穴:取患侧胁侧点:手背、中指中节与掌指关节桡侧中点后半寸,赤白肉际处的外侧线。胁肋点:中指中节尺侧,赤白肉际处。操作方法:患侧中指尺侧,桡侧皮肤常规消毒,以28~30号毫针0.5寸直刺0.1~0.2寸到骨膜,行平补平泻法至产生酸麻胀痛,得气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以及针刺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和针刺阳经穴位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2003-10/2004-11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99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进行活血化瘀和康复治疗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针刺组(n=33):针刺患侧醒脑开窍针法的上肢主穴:内关,极泉下1寸,尺泽,均采用提插泻法,不留针。②阳经穴位针刺组(n=32):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患侧肩髃、臂臑、天井、臑会,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③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n=34):除常规组针刺外,取三角肌、肱三头肌肌肉丰满处任一点(每次针刺取不同点)进针,周围左右隔约1cm处再各刺一针,共6针,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全部行针完毕后留针半小时。3组均为治疗1次/d,周日停针,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共分0, Ⅰ,Ⅰ^+,Ⅱ,Ⅲ,Ⅳ 6级,0级为肌张力不增高;Ⅳ级为强直)评定上肢肌痉挛状态。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9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0-Ⅰ^+合计率:治疗前常规针刺组,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31%,37%,28%,P〉0.05),治疗后阳经穴位针刺组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针刺组无差异(57%,62%,P〉0.05),两组均高于常规针刺组(41%,P〈0.01)。结论:在醒脑开窍针法的基础上,针刺三角肌和肱三头肌与针刺阳经穴位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相似,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提示临床上可以联用从“肌肉”角度针刺治疗,扩大传统针灸采用“穴位”治疗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电针加超短波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英 《中国康复》2007,22(1):13-13
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346例。均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男186例,女160例;年龄10个月~80岁;左侧面瘫191例,右侧155例;病程≤3个月208例,〉3个月138例;部分患者初起伴有耳后、耳前及面部疼痛,偶尔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346例患者分为综合组180例与针刺组16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综合组采用电针加超短波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①电针:选用KDW-808型全能脉冲电疗仪,主穴取地仓、阳白、颊车、牵正、太阳、下关、水沟,承浆;配穴为合谷、四白、迎香、翳风、风池,每次选择2对主配穴,疏密波,耐受量,20min。②超短波:5cm小圆电极2个,置于患侧耳屏前方或耳后乳突下,斜对置,间隙1cm,微热量,15min。③针刺:取穴与电针相同,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施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治疗均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男44例,女32例;年龄16—65岁;病程4h-7d。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患侧乳突疼痛和舌前2/3味觉过敏;眼干、流泪,听力障碍,鼻干、口干。76例均采用针刺及功能训练治疗:①针刺,取风池、翳风、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颧鼹及合谷(对侧)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髂穴;鼻唇沟歪斜加水沟、承浆;目不能合,加阳白透鱼腰、攒竹或申脉、照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刺时机、选穴配伍、刺激量、针刺部位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的优劣。推导出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最佳疗效方案。 方法:①选择2002—01/2004-01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其中脑血栓形成48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均自愿接受规范化针刺治疗。选用30号华佗牌毫针,于每H14:00左右开始针刺治疗,每穴均按相关要求取得相应针感。同时常规西药治疗。②考察毫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钊刺时机、选穴配伍、刺激量、针刺部位4个凶素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的主次作用,同时考察了上述4个因素的各3个水平f针刺时机:病程l一10,11-20,21-30d;选穴配伍:头穴、体穴、头体穴(头穴指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等,视临床表现可加取相应头穴;阴经体穴指”醒脑开窍”法穴组.主穴为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为极泉、尺泽、委中。阳经体穴指“上下配穴”法穴组,主穴为上闪电、下闪电,配穴为臂中、足三里。瘫侧刺为单纯针刺瘫痪侧体穴和致病梗死灶侧头穴,健侧刺与之相反,健瘫侧交替刺为两者的交替);刺激量:轻刺激量、中刺激量、重刺激世(轻刺激量:隔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1次,头针捻转100次/min,行针次数为2次,行针间隔10min,留针20min,15次为1个疗程;中刺激量:每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1次,头针捻转150次/min,行针次数为4次,行针间隔5min,留针20min.30次为1疗程;重刺激量:每日针刺1次,体针针感为感传或肢体抽动3次,头针捻转250次/min,行针次数为6次,行针间隔5min,留针20min,30次为l疗程);针刺部位:健侧刺、瘫侧刺、健患侧交替刺1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的优劣。⑧应用正交设汁法,对影响脑梗死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台方案与脑梗死甲襞微循环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脑梗死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刺时机、刺激量因素在获得临床疗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非常显著,针刺部位因素在获得临床疗效方面亦起到非常显著地作用,选穴配伍因索在临床获效和改善甲襞微循环方面作用不大。在脑梗死患者病程10d内针刺疗效优于10d后针刺;重刺激量和中刺激量手法疗效优于轻刺激量手法(P〈0.05),重、中刺激量手法间则差异不明显(P〉0.05);健患侧交替针刺优于单纯健侧针刺(P〈0.05),健患侧交替针刺与单纯瘫侧刺、瘫侧刺与健侧刺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脑梗死病程10d内。采用重刺激量手法,健瘫侧交替针刺,可实现对脑梗死甲襞微循环相对最佳的改善作用。结论:在脑梗死病程10d之内,采用中重刺激量针刺法.健患侧交替针刺有关腧穴,对甲襞微循环的改善作用优于相应因素的其他水平,健瘫侧交替针刺治疗,可较好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