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双小腿截肢者穿戴假肢的行走能力与正常人的差别,制定双小腿截肢者穿戴假肢行走能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11 例双小腿截肢者作为截肢组,12 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室内步态分析测试、室外行走1 km所用时间及能量消耗测试、静态站立平衡能力测试。结果室内步态分析测试中,截肢组自我感觉最舒适平均速度为1.07 m/s,对照组为1.29m/s。当受试者以自我感觉最舒适的速度行走时,截肢组部分步态时空参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室外行走1 km所用时间及能量消耗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静态站立平衡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小腿截肢者与正常人的行走能力存在差异,对截肢者行走能力定量的评价能够为截肢者的康复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1例单侧大腿截肢者穿戴四种不同假肢膝关节后的步行能力,为临床开具假肢处方提供参考。方法 1例单侧大腿截肢者分别穿戴机械四连杆、气压四连杆、液压单轴和智能假肢膝关节,穿戴智能日常活动能量消耗记录仪进行计时起立与行走测试、室内6分钟步行测试、静态站立平衡测试和室外1000 m步行测试。结果截肢者穿戴智能膝关节假肢比穿戴其他膝关节假肢在步行过程中能量消耗少,步行速度快。结论不同假肢膝关节对单侧大腿截肢者步行能力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小腿截肢残端假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残端假体增加下肢截肢后骨残端的横截面积,降低负重时截肢残端皮肤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减少由于穿戴假肢所引起的并发症。重建离断肌肉的下位附着点,使之保持肌肉的合适初长和原有肌力,并维持肌力平衡,防止关节挛缩畸形,以保持截肢平面上位关节的正常活动,提高截肢肢体穿戴假肢后的功能。方法:山羊10只,随机分为2组,左小腿膝下截肢后,分为对照组和假体放置组。假体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呈蘑菇状外观。术后穿戴假肢开始负重。观察站立和行走的时间,残端皮肤情况,并进行骨残端组织学检查。结果:假体放置组羊能在截肢术后较早穿戴假肢,负重站立和行走,无残端皮肤溃疡。假体与残端骨接合紧密,肌腱与假体连接良好,坚固。未发现任何假体放置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截肢后骨残端安放假体能明显增加骨残端横截面积,很好保持残肢末端的圆锥形,加之假体材料的缓冲作用,明显减少截肢骨残端与假肢接受腔间软组织单位面积上的压强,使之能较早安装假肢,减少穿戴假肢所引起的并发症。增加假肢穿戴后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股骨水平截肢的老年患者对可活动及带锁膝关节假肢的优先选择及步速的差异。对象:为截肢康复所可行走的患者。血管性单侧股骨水平截肢患者14例,年龄61-80岁,完成截肢康复训练3个月后,在社区内使用可活动膝关节假肢行走。干预:将可活动膝关节假肢改为带锁膝关节假肢。评定指标:患者对假肢的选择,2min步行距离,Houghton量表检测假肢的使用。结果:11例患者选择带锁膝关节。穿可活动膝关节假肢2mi步行距离为(44.9±28.9)m,穿带锁膝关节假肢2min步行距离为(54.4±35.0)m,两者比较P=0.…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协调与对称性,降低长期穿戴假肢造成的腰背痛、膝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我们设计了一套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以达到对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进行自动识别,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提供振动反馈,从而帮助提高小腿截肢者的平衡功能与行走能力,以及适应各种变化的外在环境。 方法:通过在健侧和假肢侧的大小腿位置,以及假脚的足背共安装5个陀螺仪传感器来采集肢体运动信息,控制主板进行比对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固定在假肢侧大腿前后左右的振动马达来对患者行走状态进行提醒并建立条件反射,进而达到调节小腿假肢穿戴者步态平衡性和对称性的目的。招募了6例小腿截肢者参与实验,对穿戴该系统前后的步态参数进行比对。 结果:6例小腿截肢者使用触觉振动反馈系统4周后,步速、健侧单步时长/假肢侧单步时长、健侧摆动期/假肢侧摆动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穿戴4周后3项指标均高于穿戴前。穿戴前后健侧步长/假肢侧步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 结论:该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可帮助提高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对称性和平衡功能,提高假肢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跌倒风险,增加患者对假肢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截肢者康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截肢康复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从截肢手术到重返社会的全过程 ,不要将康复与截肢手术治疗截然分开。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 ,尽早介入系统正规的康复 ,及时处理假肢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非常重要。1全面康复的理论截肢康复不是单纯的假肢装配和训练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截肢康复理想的流程应包括截肢前对患者全身状态的评价、截肢手术、术后处理、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残肢评定 ,尤其是对不适合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的处理、临时假肢的穿戴、临时假肢穿戴后的评定和训练、正式假肢的穿戴和训练、心理康复、职业前训练 ,一直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小腿截肢者穿戴假肢后的步行特点。方法 2016年4至12月,20例单侧小腿截肢穿戴假肢者为实验组,20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L测试、静态站立平衡测试、室内6分钟步行测试(6MWT)和室外1000 m复杂路面步行测试。结果 L测试中,穿戴定踝软跟脚和储能脚患者的完成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0.675,P0.05)。平衡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重心轨迹面积、重心轨迹长度、X最大偏移量和Y最大偏移量无显著性差异(t0.803,P0.05)。6MWT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参数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t2.774,P0.01)。室外1000 m步行测试完成时间和能量消耗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t4.130,P0.001)。结论单侧小腿截肢穿戴假肢者与正常人的行走功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假脚可能对患者步行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小腿假肢穿戴者的腰痛与穿戴假肢后行走产生的脊柱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有关。方法:对小腿假肢穿戴者步态中的脊柱生物力学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利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地面反力采集设备采集正常人和穿戴者的步态,对比分析了正常步态与穿戴者产生的下肢不等长步态在时空参数、地面反力、脊柱骨盆关节角度和重心高度数据结果。结果:小腿假肢穿戴者步态中的脊柱骨盆倾斜角度与正常人存在很大差异,且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明显不同。穿戴者脊柱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是为了弥补截肢后小腿和足部功能损失引起的不稳定,穿戴者的异常步态引起了脊柱相关肌肉和骨骼状态的改变。同时,假脚的设计可能会对穿戴者脊柱生物力学参数产生影响。结论:行走产生的脊柱生物力学参数改变很可能是小腿假肢穿戴者腰痛的发病原因。不同假脚的设计产生的穿戴者脊柱生物力学参数改变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康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肢患者穿戴假肢才能发挥代偿功能 ,假肢代偿功能的水平与残肢条件密切相关 ,一些残肢由于并发症等原因而影响假肢穿戴。本文就我院 8年来收住院的 16 4例截肢患者中 81例影响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康复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影响假肢穿戴的非理想残肢的概念 ;非理想残肢的种类及对假肢穿戴的主要影响 ;康复的原则和方法 ,假肢制作技术的改进和主要的手术方法 ,以达到改善非理想残肢条件 ,使其可以穿戴良好的假肢 ,发挥满意的代偿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健康人和穿戴假肢的下肢截肢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表明该系统可提供运动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由此分析假肢穿戴者与健康人各关节运动的差异。将三维步态分析应用于截肢患者康复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前言:过重的患者配戴下肢假肢时存在许多问题,体重对假肢耐久力影响的研究多数仍集中在实验室。本研究是在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体重和年龄对假肢修补频率的影响。对象:116例患者参加本实验,男98例,年龄16-96岁,平均58.7岁,体重47-140kg,平均88kg,胫骨水平截肢68例,股骨水平截肢48例,截肢原因:创伤49例,周围血管疾病29例,其它38例,截肢时间1-66年,平均13.66年,假肢的使用时间是0.5-28年,平均3.5年。结果:6个月中进行101次假肢修理,修理次数与体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截肢康复(第三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截肢康复(第三讲)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崔寿昌7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患者全身情况,其二是对残肢本身。就全身情况而言,不是指全身各系统的疾病,而是指身体健状情况,尤其是穿戴下肢假肢,在行走时要较正常人消耗更多的能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行走能力的评价方法进行文献研究。方法以"下肢、截肢、结果评价、行走、步态"为中文关键词,以"lower limb*、amput*、outcome assessment、walk*、gait"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1995年1月~2015年12月的相关文章。纳入与下肢截肢者穿戴假肢行走能力评价相关的文章。结果和结论共筛选出20篇相关文献,包括外文文献18篇,中文文献2篇。对下肢截肢者假肢辅助下行走能力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各有侧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一种评价智能膝关节假肢步态对称性的方法。方法 设计智能膝关节假肢样机AiKneeOne以及可穿戴式步态数据采集系统。以步态周期中第一次双脚支撑时间、单脚支撑时间、第二次双脚支撑时间和摆动相时间作为参数,计算对称指数(SI)和对称指标比率RⅠ、RⅡ评估步态对称性指标。5例健康人模拟穿戴AiKneeOne,以0.5、0.7、1.1 m/s速度在平板上行走,采用可穿戴式下肢步态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进行实测。结果 不同速度下,第一次双脚支撑和第二次双脚支撑时,SI和RⅡ绝对值较低、RⅠ接近1,对称性较好;单脚支撑和摆动相时,对称性有待提高。结论 智能膝关节假肢AiKneeOne具备重建截肢者步态的潜力,步态对称性指标可用于智能膝关节假肢穿戴性能评估测试。  相似文献   

15.
<正> 下肢截肢是晚期下肢缺血的主要治疗方针,也是下肢损伤应早期采取的手段。Shirer 认为,早期截肢可以为严重下肢损伤者提供假肢代替的机会,并有良好的远期功能恢复。对截肢术后立即,还是延期(3月~半年)装配假肢,一直存在争论。已有许多文献报告,对下肢截肢的病人的最佳康复方法是术后立即使用假肢,并逐渐负重行走.Neff 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阐述了对下肢截肢者适当的术后处理,特别是立即、早期、临时性和永久性假肢的装配,确保这些患者康复的最佳远期效果.Millstein复习1000多例工伤截肢后恢复工作的情况指出,截肢者可从早期假肢训练中获得好处.本文特对下肢截肢后立即装配临时假肢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前言随着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已从早期的康复手段到近期的竞技阶段。中国截肢运动员穿戴假肢后在国际比赛场上,奋力拼搏、创造佳绩。不仅体现了我国截肢者康复和假肢装配的高水平,为国争光,而且也激励着其他截肢者克服困难、树立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本文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6年来住院的6例双大腿截肢患者的假肢装配和康复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假肢安装和康复训练方面与单侧大腿截肢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临时短桩假肢的结构和滚动脚的特点;对永久假肢两侧膝关节的不同要求和假脚的特点;永久短桩假肢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应用;强调了体能训练、站立平衡训练、行走功能训练和一些相关的机能动作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双大腿截肢者乘坐轮椅时向后倾倒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囊式临时假肢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对1例因地震创伤导致大腿截肢患者给予压力衣、气囊式临时假肢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对患者残肢一般情况、关节活动度、肌力和步行能力等进行评定。 结果患者经系统康复训练后,其残肢愈合良好,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均已基本恢复正常,穿戴气囊式临时假肢后行走能力增强,残肢塑形良好。 结论早期穿戴气囊式临时假肢系统能提高下肢截肢患者行走功能,对其尽早装配永久型假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高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康复辅具领域.假肢制作师运用掌握的专业技术为截肢者装配各种类型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截肢者消除障碍,提高穿戴假肢的舒适度,发挥假肢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腰椎截肢(包括全骨盆切除),是目前平面最高的下肢截肢术。2007年3月18日本科收治一名经腰椎截肢患者,经过康复医生、护士、假肢工程师与技师、康复治疗师的共同努力,成功安装下肢假肢并实现行走,康复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成功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