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的慢性疾病.近来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自身免疫成分.抗内皮细胞抗体、抗弹性蛋白抗体可导致肺气肿;吸烟和微生物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自身免疫性肺组织损伤;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上调不足可促进自身免疫反应性淋巴细胞介导的肺部炎症持续进展.探讨自身免疫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为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所以COPD的实质是肺部的异常炎症反应,其炎症特点为细胞毒性T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并有高水平的氧化应激,这进一步扩大这种慢性炎症;其炎症部位涉及气道、肺泡壁和肺血管,导致这些组织的功能结构异常,从而引起气流受限、肺气肿和肺动脉高压.所以抗炎治疗在COPD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人们在探索抗炎药物在慢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过程中,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MA)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对气道慢性炎症具有肯定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MA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抗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对COPD气道及肺血管炎症及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下称COPD)肺部感染的呼衰的价值。方法:用纤维支气管镜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在有效监测下注入灌注洗,清除支气管腔内脓性分泌液,改善肺泡通气及换气的功能。结果:20例患中显效20例,缓解6例,死亡4例,有效率86.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治疗严重肺部感染终末期肺气肿患的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其中吸烟是影响COPD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引起氧化应激可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加重气道的炎症反应、炎前基因的表达,并导致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最终导致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反复感染、气道痉挛、呼吸肌疲劳、痰粘稠不易咳出,是其临床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雾化疗法,可使药物直接吸入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在全球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并相应制定了诊治规范[1] 。目前认为 ,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 (和 )肺气肿。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 ,但部分有可逆性 ,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目前COPD的发病学研究已有很大进展 ,其发病机制如下。一、细胞机制吸烟和吸入其他刺激物能诱发周围气道和肺实质内的炎性反应 ,并激活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在COPD的炎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上皮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可释放中性粒细胞趋化因…  相似文献   

7.
2001年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COPD)球防治创议(GOLD)”和2002年我国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为COPD制定了新的定义,认为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该定义突出了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的炎症特征,当各种有害颗粒或气体进入气道后,首先引发气道上皮的防御反应,导致多种炎症细胞的集聚活化,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作用于各种气道结构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常见病 ,以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特征。临床上有支气管大量粘液分泌 ,且连续 2年每次慢性或反复咳嗽至少 3月以上者可视为COPD[1] 。1 病因与病理[2 ]COPD临床上主要表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通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和感染有关。其病理异常包括支气管壁增厚、粘液腺增大、平滑肌过度增生、慢性炎症和小气道阻塞。吸烟还可能造成肺的“蛋白酶 抗蛋白酶”失去平衡 ,导致多形核白血球释放蛋白分解酶 ,引起肺泡壁破坏 ,加之频繁咳嗽和过度换气最终产生肺气肿。2 影像学表现2 1 X线平片2 1 1 慢性支…  相似文献   

9.
预防性抗炎治疗阻抑吸烟豚鼠肺气肿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的以气流限制为特征的疾病状态。吸烟是COPD最主要的致病因素^[1]。肺气肿一旦形成。很难再通过治疗逆转^[2]。我们设想在肺组织出现不可逆破坏前即开始预防性抗炎治疗可能对吸烟肺气肿的形成有阻抑作用,为此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发作,造成气体排出受阻,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部疾病。我科2003年3月-2004年10月收治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居当前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我国15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高达3%.全国约有2500万COPD患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COPD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炎性疾病,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  相似文献   

12.
常嘉琛  焦宗宪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1):1641-16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点是肺脏在内、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下表现出的异常炎症反应,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巨噬细胞在COPD炎症反应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气道、肺实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中数量明显增多,此外,在气道中巨噬细胞数量与COPD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COPD疾病进展中,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如IL-8、IL-6、TNF-α以及MMP-9、MMP-12等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最终破坏肺组织引起不可逆性气流受限.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肺部炎症[1-2]。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其常见就诊原因,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3]。  相似文献   

14.
趋化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慢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缓慢进展、渐进加重的肺部疾病。气道慢性炎症,特别是中小气道炎症是其主要病变特征。COPD气道慢性炎症是由复杂的炎性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诱导、相互调节而发生发展的,最终导致气道结构的重构和气流阻塞的形成,在COPD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炎性细胞趋肺的过程又有赖于多种趋化因子的参与方可完成。很多学者认为趋化因子在COPD患者气道炎症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COPD气道炎症特点研究的逐渐深入,趋化因子日益成为COPD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趋化因子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隆玄  周敬  李善群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328-1332
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可导致异常肺部炎症反应,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以及抗炎药如抗生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目前研究发现,吸烟能影响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1]。肺泡扩张融合是COPD肺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于维持肺泡结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COPD中肺泡结构的改变必然与PS的分泌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PS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合成和分  相似文献   

17.
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近期的研究表明,慢性气道炎症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效控制COPD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防治的关键.因此,选用药物防治COPD慢性气道炎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中,反复炎症损伤及不完全修复可导致气道重塑。巨噬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肺内支气管形态变化、细胞外基质产生、组织纤维化等具重要作用。本组研究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合成TGF-β1及其在COPD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成员之一,它能够消化、降解细胞外基质和上皮连接结构造成气道上皮完整性破坏和肺组织损伤,并通过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引起黏液高分泌等机制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所以COPD的实质是肺部的异常炎症反应,其炎症特点为细胞毒性T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并有高水平的氧化应激,这进一步扩大这种慢性炎症;其炎症部位涉及气道、肺泡壁和肺血管,导致这些组织的功能结构异常,从而引起气流受限、肺气肿和肺动脉高压。所以抗炎治疗在COPD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人们在探索抗炎药物在慢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过程中,发现大环内酯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