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近20余年来发现的新病种。病因不明。早期以日本报道为主。近年来全球均有报道。笔者复习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对本病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近 2 0余年来发现的新病种。病因不明。早期以日本报道为主。近年来全球均有报道。笔者复习了有关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国内外文献 ,对本病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DPB 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我国有无此病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王厚东孙铁英李燕明患者男性,1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4年,加重伴劳累性呼吸困难8个月于1995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从15岁起反复咳嗽,间断伴有咳痰,1995年1月因咳嗽、咳痰,发热,活动后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检查发...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贺正一刘晓霞李铁一焦蕴敏刘绍珊患者男,43岁。1995年11月2日因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17年,发热5天住院。患者从26岁开始经常咳嗽,咳黄痰,症状逐年加重。1987年8月因咯血痰,怀疑支气管扩张住院治疗,行支气管碘油造影未见...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兵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201-120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患者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聚集,支气管组织中的树突细胞异常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D4+/CD8+细胞比值增高.血冷凝集试验效价持续升高.IgA增高等提示DPB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注意识别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独立的疾病。发现DPB的历史背景要追朔到1967年加拿大Macklem等提出小气道病概念的同一时期,日本的本间、中山、泷泽3位学者从病理学、临床及X线学报道了属于小气道范围的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区域的弥漫性炎症性病变,并将其命名为DPB。至今病因尚不清楚。DPB的病理学特点是其炎症病变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组织的全层,故称之为泛细支气管炎。由于炎症病变致使管腔狭窄和形成散在息肉样肉芽肿以及不同程度的管壁纤维化,与肺X线影像上见到的散在性粟粒…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而病因尚属不明的一种疾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促。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4例DPB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举例确诊为DP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DPB是一种以两肺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独立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常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慢性鼻窦炎;胸部高分辨CT(HRCT)有助于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规范化治疗,本病预后良好。结论对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合并有慢性鼻窦炎病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应用小剂量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长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主要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慢性弥漫性炎性疾病,由日本的山中、本间、谷本等于1969年首次提出,逐步得到欧美医学界认可为独立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活动后呼吸困难。DPB起初在日本报道较多,逐步在韩国、中国也有报道,欧美地区报道病例目前仍不多见。本病发病年龄从10岁到80岁,40-5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尤其是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0年-2004年期间收治的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1例经病理确诊,3例经诊断性治疗有效后临床诊断)的胸部CT表现。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为①广泛分布小叶中心性结节,无融合。②小叶中心分支状阴影或短线状影,典型者呈树芽征。③柱状或环形的细支气管扩张。④细支气管壁增厚。结论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重要依据,结合临床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人种特异性疾病 ,其疾病概念和治疗方法均确立于日本。随着红霉素疗法的发现和确立 ,DPB的预后有了划时代的变化。最近 ,关于DPB研究的最大进步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关于DPB的人种特异性和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第二 ,关于红霉素及其它 14员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一、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DPB的概念和诊断标准∶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细支气管区域的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特殊气道疾病 ,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其疾病概念于 196 9年由日本的本间、山中等[1…  相似文献   

14.
翟惠芬  贺正一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4):1861-186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病于东亚地区,多合并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属于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BS)的一种,遗传可能是DPB发病及其与慢性鼻窦炎有相关性的基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研究,该文就DPB与HLA及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征及红霉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0~2015-06接受红霉素治疗的12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观察红霉素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 12例DPB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9.2±10.4)岁,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9.3±7.4)年。12例胸部CT均表现为小叶中央性结节,12例肺功能均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1例冷凝集试验阳性。既往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例,支气管哮喘1例,支气管扩张症4例,粟粒型肺结核1例。通过红霉素治疗,10例DPB患者临床症状改善;2例患者出现复发,经再次红霉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DPB易被误诊,应提高对其认识。红霉素治疗DPB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吴超民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0):1242-124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小气道慢性弥漫性疾病,其确切病因不甚明确,部分学者认为DPB的发病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多种毒力因子如杀白细胞素、外毒素A、内毒素、弹性蛋白酶和鞭毛蛋白等在引起DPB气道感染损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信号系统参与调节这些毒力因子的基因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君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7):518-52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东亚地区人种较为特异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种复合基因病。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近年已有了一定的结果,与该病相关的基因有:MUC基因、白介素(IL)-8基因、HLAⅠ和Ⅱ类基因、与抗原递呈系统有关的基因(TAP,LMP)等。而这些基因可能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就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例DP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DPB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5例;均有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活动性气促,体格检查肺部均可闻及湿罗音,1例可闻及哮鸣音;肺功能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70%且均有低氧血症;1例血清冷凝集试验效价1:64;所有患者胸部高分辨CT显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心结节影,伴树芽征,2例可见支气管扩张;1例行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及肺组织活检中淋巴细胞增多;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6例DPB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结论:了解DPB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近10年尤其是近3年的进展情况综述介绍4个方面:①本病在我国属一罕见病;②小剂量长期服用14-15碳大环内酯类药有效,而16碳大环内酯无效;③对本病的病理学改变作了简介;④讨论介绍了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苹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8):618-62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小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即痰液增多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其黏液高分泌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相关研究表明与绿脓杆菌、中性粒细胞、炎症介质及黏蛋白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气道高分泌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