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的诊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菲  张向霞 《海南医学》2011,22(9):56-5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转归。结果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PA和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检查是首选的确诊方法,积极的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病死率高,易发生误诊。临床医生需加强警惕以预防肺栓塞发生,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进行积极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总结5例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的病因与护理。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主要病因有血液高凝状态、手术、术后长期卧床等。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的护理要点为加强病情观察、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及手术等治疗、做好患者休息与生活指导。经治疗与护理,5例患者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并发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加强肺栓塞防治护理工作,有利于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3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痊愈(62.5%),12例有效(35.5%),1例肺栓塞发生.随访6个月~5年,25例死亡,死亡原因肿瘤扩散转移;2例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静脉血栓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可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文综述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的特点、机制、预防及治疗等,以加强医师对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认识,并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进行评估,及早发现和处理,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患病情况等,并以同期接受开胸手术治疗,但术后未发生肺栓塞的患者65例作为对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既往患病史、吸烟史、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对肺栓塞发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年龄>50岁、伴发恶性肿瘤、伴发心肺疾病、伴发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伴发深静脉血栓、术后卧床时间≥3d等是影响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影响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把握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对于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的制定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的降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我科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病例分析,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2012年我科收治的25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护士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其观察和判断病情发展变化的能力,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可减少股骨干骨折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并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结论:加强股骨干骨折病人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早期预防是应对肺栓塞最好的措施,严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肺栓塞的抢救成功率并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3配比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和经疾病、年龄与性别匹配的4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生物化学指标及手术时间等围术期状况,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梗死、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尿酸、血钾、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围术期血压、围术期入量以及术后Caprini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合并高血压病和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手术时间延长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病、手术时间长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风险增加,改善此类危险因素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因素应在APE疾病中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8例患者的诊断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分别于术后4~35 h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栓塞,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发生.结论 提高对布-加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肺栓塞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尹梅  张锦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7):612-613
目的 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认识.方法 对48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中有2例为先发生肺栓塞后发现恶性肿瘤,46例为确诊恶性肿瘤后出现肺栓塞.16例在治疗前出现肺栓塞,7例在肿瘤化疗后出现肺栓塞,25例为肿瘤手术后出现肺栓塞.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最重要的原因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化疗、放疗、手术及长期卧床增加了肺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的相关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99例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1)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恶性肿瘤患者较汉族患者并发VTE的年龄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56±11.96 vs.56.46±12.07;P=0.037).(2)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该院正常水平[汉族(2.67±1.36)mg/L、维吾尔族(2.79士1.96)mg/L、正常(0~0.55)mg/L].(3)汉族患者在妇科系统肿瘤、胃肠肿瘤、肺癌、肝胆肿瘤例数方面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患者(P<0.01),胰腺癌及淋巴瘤例数也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患者食管癌的例数高于汉族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肿瘤相关VTE多发生于下肢,左下肢发生率为43.9%,右下肢发生率为25.1%,双侧下肢者为12.8%.上肢发生率较少,仅1.8%.肺栓塞发生率介于上肢与下肢之间,为16.5%.其中汉族患者左下肢、右下肢、肺栓塞及双下肢发生率均高于维吾尔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患者中55.6%表现为突发胸痛,23.0%的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11.1%的患者表现为咯血,余表现为咳嗽、咳痰;(6)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凝和溶栓.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恶性肿瘤并发VTE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及血栓部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抗凝和溶栓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110例,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结果经过汇总分析该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恶性肿瘤位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与泌尿生殖系统,并集中于胃部、肺部以及肝脏和胰腺。所有患者均合并肺栓塞,其中81例出现在围手术期,29例出现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动脉氧分压症状。采取溶栓疗法后,临床有效率达82.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出现,是导致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合并肺栓塞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进而降低肺栓塞发生率,以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早期诊治及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减少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对4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死亡20例,其余22例中,16例应用溶栓药物6 h内迅速改善右心室功能,呼吸困难缓解,48 h内病情稳定;6例在72 h内病情稳定.结论 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病死率,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对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早期诊治及预防的认识,减少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100例骨折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溶栓和抗凝治疗,治愈98例,2例病人为伴有休克的大面积肺栓塞,内科治疗失败,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中病人死亡。治愈率为98%,病死率为2%。早期诊治可明显降低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病死率,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骨折患者并发肺栓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的相关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42例妇科恶性肿瘤并发VTE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1.妇科恶性肿瘤并发VTE患者中,...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增长速度较快的肿瘤,这可能与女性平均年龄增长、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1])。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具有创伤性,存在并发症,肺栓塞是乳腺癌手术少见、严重并发症。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和(或)分支引起的血栓性病理生理状态。患者并发肺栓塞后,心理负担较大,影响术后康复治  相似文献   

17.
1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2004年期间收治的1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通常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大量或长期应用激素和利尿剂,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特殊的病理类型等均可能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容易漏诊和误诊,重视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对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临床报道较少,一般不将其作为胸腔积液常规病因来考虑。本文复习一例肺栓塞并发胸腔积液反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胸腔积液的特点,分析积液与肺栓塞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9.
杨飞  于秀丽  陈禹  于丹  刘宁 《当代医学》2022,28(2):133-135
目的 分析结核病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18例结核病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分析一般情况、病原学结果、治疗情况、肺动脉增强CT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栓塞患者中>60岁占比66.67%,年龄可能仍为发病的高危因素;咳嗽咳...  相似文献   

20.
30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毅  王佳  杨镇洲  王阁  向跌  刘红  王东 《重庆医学》2007,36(20):2065-206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2聚体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溶栓、抗凝、祛聚集等治疗.结果 好转17例,病情稳定1例,无效12例(其中死亡5例,2例死于溶栓后肺栓塞,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疗有效率56.6%.结论 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主要依靠D-二聚体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治疗主要采用溶栓、抗凝、祛聚集等治疗,但疗效较差.尚需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