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17年前右室心尖部植入单腔起搏器,9年前更换脉冲发生器,1年前于右室流出道再次植入单腔起搏器。因植入部位不同,心电图表现为2种不同形态、不同起搏频率的心室起搏图形。由于旧起搏器存在间歇性起搏不良的情况,所以出现两个起搏器交替性起搏心室的情况。在两个起搏器相继发出心室脉冲时,心电图会表现出双脉冲情况。针对此患者,将新起搏器的起搏频率调整至70次/分,这种交替起搏心室的情况被避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的最小化心室起搏(MPV)功能减少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及对血流动力学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观察98例植入DDD/R起搏器患者(打开MPV功能组49例,关闭MPV功能组49例)术后3、6、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打开MPV功能起搏器组右室起搏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打开MPV功能起搏器组房颤负荷百分比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减少(P<0.05);两组在植入起搏器术前术后心脏指数、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打开MPV功能起搏器组在减少不必要的右室起搏及减少房颤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关闭MPV功能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疗效.方法 以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分为四组:单腔起搏器(VVI)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2例,A组)、VVI右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B组)、双腔起搏器(DDD)右室心尖部起搏组(33例,C组)和DDD右室间隔部起搏组(19例,D组).分析四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24个月的起搏阈值、导线阻抗、QRS波时限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四组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B、D组术后即刻的起搏阈值较A、C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起搏感知及阻抗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后,A、B、C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D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因此,DDD右室间隔部起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4.
双腔起搏器 (DDD起搏器 )的功能及心电图比单腔起搏器复杂 ,但具有更多的生理性功能和更佳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临床应用的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多。临床医师及心电图医师熟悉和掌握双腔起搏器心电图十分重要 ,其基础是了解DDD搏器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和间期。一、DDD起搏器概述1.植入。常规的DDD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 (起搏器 )配心房和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各一根组成。其中心房电极导线植入右心耳 ,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右室心尖部 (图1)。上述两个部位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 ,但由于有丰富的梳状肌 (右心耳 )及肌小梁 (右室心尖部 ) ,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于不同部位起搏器介导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起搏器植入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心室电极放置部位,患者被分为右心室间隔(RVS)起搏组(RVS组,43例)和右心室心尖(RVA)起搏组(RVA组,43例),记录两组的起搏参数,同时采用24hDCG记录Tp-Te间期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术,成功固定于RVS部位或RVA部位,两组的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RVA组比较,RVS组的V3导联Tp-Te间期[(102.78±19.24)ms比(94.39±18.56)ms]、V4导联Tp-Te间期[(96.39±13.11)ms比(85.87±14.59)ms]显著缩短(P均=0.001),而两组的V2导联Tp-Te间期差异无显著性(P=0.509)。两组的窦性停搏,II°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早、短阵房速,以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显示与右心室心尖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起搏组的Tp-Te间期显著缩短,可能更好地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具有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的77例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40例)和RVA起搏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8个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随访。同时运用起搏器程控仪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18个月的起搏房室间期、心室起搏比例等起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均无显著差别(P<0.05),△HRVS起搏组的△QRSd、△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起搏相关参数没有明显差别,△QRSd、△LRVPE...  相似文献   

7.
VVI起搏心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VI起搏心电图属单腔心室起搏心电图,是熟悉和学习起搏心电图的基本功,我国目前VVI起搏器仍占起搏器植入总量的50%以上。因此,心电图和内科医师必须首先掌握VVI起搏心电图。1.VVI起搏器的基本概念VVI起搏器的3个代码分别指起搏器起搏的心腔为心室腔(用V表示)、感知的心腔为心室  相似文献   

8.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不同。方法:60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组,分别行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A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B组)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量(Sv),E峰值,E/A值,二尖瓣返流量。结果: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QRS波时限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结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可能是一个更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9.
双腔起搏器是在心房、心室各放置一根电极导线,具有起搏和感知心房、心室的功能。因此双腔起搏器比单腔起搏器增加了一些间期,其功能也比单腔起搏器相对复杂。尽管不同厂家起搏器间期的名称各异,但其基本功能类似,以下介绍双腔起搏器的几种主要间期及相关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起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组),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和间隔部起搏各20例,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起搏器组在植入起搏器前及植入后7 d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起搏器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7 d D-D较术前升高,T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起搏组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入起搏器手术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应加强术前术后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并发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MVP)和固定长房室间期(fixed long AV)两种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对双腔起搏器植入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心衰患者中远期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入选70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MVP组和固定长AV间期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方式,植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启用MVP模式和固定长AV间期模式.规范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差异以及相应的心超参数变化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 结果:MVP组心室起搏比例较固定长AV间期组心室起搏比例明显减少(1.0%对11.3%,P<0.01);固定长AV间期组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2个月明显下降、E/A比值降低,而MVP组心功能指标则没有明显变化.术后12个月固定长AV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缩短,而MVP组无明显缩短. 结论: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心衰患者,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状态下,MVP模式较固定长AV间期模式对患者长期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负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会引起心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而心电图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旁及希氏束等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形态、电压高低及电轴等的不同情况,分析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心电图的特点,并结合影像学方法,为起搏器植入过程中电极的定位及术后电极位置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2008,20(1):80-82,86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参数和双心室电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随机为分2组(每组10例):一组患者行间隔部起搏,一组行心尖部起搏;分析两组有效起搏时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射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博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结果有效起搏时心尖部和间隔部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显著差异。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尖部为(203±127)s,间隔部为(581±124)s(P<0.01)。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间隔部起搏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术后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大型研究表明双腔起搏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及房颤发生率方面优于心室起搏,但在改善生存率及减少脑卒中方面前者无优势;还有小型研究显示心房起搏优于心室起搏及双腔起搏。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结功能正常且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推荐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最小心室化起搏功能与最佳房室间期优化对减少心室起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符合标准患者入选。随机分为最小心室化起搏组(RVP,n=16)和超声优化下最佳房室间期组(OAV,n=14)。首先,分别在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交叉(RVP转OAV,OAV转RVP),并于术后1年再次随访。随访中评估右室起搏比例、6 min步行试验、纽约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和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RVP较OAV组的右室起搏比例明显降低(P0.05)。至术后1年随访时,OAV转RVP组的右室起搏比例较RVP转OAV组明显降低(P0.05)。交叉前后的自身比较显示起搏器RVP功能打开后能显著降低右室起搏比例(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两组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优化方式对于患者短期心功能无明显影响,但RVP较OAV能明显减少右室起搏比例。  相似文献   

16.
起搏心电图(Ⅱ)VVI起搏心电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美国和欧洲 ,双腔起搏器占起搏器总植入数量的80 %和70 % ,而VVI起搏器仅占10 %。在我国 ,双腔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仅占30 %左右 ,单腔VVI起搏器的植入仍占起搏器植入总数的60%~70% ,因此 ,VVI起搏器仍是我国当前最常应用的起搏器 ,了解和掌握VVI起搏心电图十分重要。一、VVI起搏器的基本原理VVI起搏器是指心室单腔起搏、单腔感知、感知自身信号后脉冲发放抑制型起搏器。其电极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 ,该处有丰富的肌小梁将电极导线的头部固定。心室单腔VVI起搏器还可转换为VVT和VOO模式工作 ,但后两…  相似文献   

17.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在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水火起搏器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20±12.61岁;心功能正常2例,NYHA Ⅰ级3例,Ⅱ级3例,Ⅳ级2例,因慢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术中首先将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RVA),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然后将螺旋电极移开右室心尖部,在X光影像学和心电图提示下,将螺旋电极最终固定于右室间隔部(RVS),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结果 术中10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进行了RVS的固定,未发生螺旋电极导线的移位、脱位或其它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阈值电压为0.73±0.36V,电流1.14±0.44mA,阻抗646.20±130.52Ω,R波振幅12.14±3.41mV。结论 对于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H间歇或缓慢心室率患者,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大型研究表明双腔起搏在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及房颤发生率方面优于心室起搏,但在改善生存率及减少脑卒中方面前者无优势;还有小型研究显示心房起搏优于心室起搏及双腔起搏.对于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结功能正常且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推荐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3岁、3岁6个月,均因运动耐力下降就诊,患儿分别于2.5年和1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外膜电极(1例植入单腔起搏器,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另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位点为右房+右室心尖部),术后分别设置起搏频率为100~140次/分和110~180次/分。入院后心脏B超示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45~0.50和0.35~0.40。考虑为心室起搏频率过快所致的心功能受损,均予其下调起搏频率为70~140次/分。经上述处理后1个月随访时2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起起搏方式对起搏器置入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及心脏功能、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行起搏器置入患者,均置入DDD型起搏器,按心室导线固定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电图QRS间期、血浆B型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Ⅱ导联QRS间期、BNP、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均较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显著增大(P〈0.05),射血分数显著下降(P〈0.05),BNP显著升高(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相比,心腔扩大,射血分数下降,BNP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