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family3,TFF3)的表达及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复制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即空白对照组),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5-FU+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每组15只。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对裸鼠原位移植胃癌中TFF3、NF-кB、ERK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TFF3、NF-кB、ERK m RAN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降低(P0.05),5-FU+加味七方胃痛颗粒组TFF3、NF-кB、ERK m RAN及蛋白表达量较5-FU组降低(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可能通过抑制ERK/NF-кB信号通路参与下调裸鼠原位移植胃癌TFF3、NF-кB、ERK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溃疡组织中Fas、NF-κB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胃溃疡组织中Fas、NF-κB关系。方法筛选H.pylori阳性及阴性胃溃疡各35例,取溃疡边缘黏膜测定Fas、NF-κB表达及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H.pylori阳性及阴性组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5.07±5.68)%、(9.93±3.94)%,P<0.05。H.pylori阳性及阴性组Fas表达阳性率为85.7%、65.7%,P<0.05;NF-κB表达阳性率为74.2%、60.0%,P<0.05。Fas表达与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800,NF-κB表达与凋亡细胞百分率无显著相关,r=0.410。结论H.pylori感染组胃上皮细胞凋亡率高于未感染组;H.pylori感染组胃上皮细胞Fas、NF-κB表达高于未感染组;Fas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5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胃黏膜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诊断法和13C呼气试验两种方法检测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状况,分析NF-κB和COX-2的表达及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NF-κB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7/50)和86%(43/50)]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为0/10和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NF-κB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4,P<0.01).H.pylori感染者胃癌组织中NF-κB、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7/29)和86%(25/29)]显著高于未感染者[分别为52%(11/21)和4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增加,且NF-κB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H.pylori感染可能上调胃癌组织中NF-κB、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叶因子3 (trefoil factor 3,TFF3)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探讨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各30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FF3蛋白的表达.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及尿素酶试验检测胃黏膜H.pylori感染.结果 CSG、IM、Dys、GC组织中H.pylori感染的胃黏膜组织中,TFF3的表达高于无H.pylori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上调TFF3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萍  卢启明  张岫兰 《医学争鸣》2005,26(15):1398-140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时胃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8(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关系和分布.方法:H. 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 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38例,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 p65蛋白、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组胃黏膜中NF-κB p65蛋白、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H. pylori阴性组显著增强(5.7±3.3 vs 3.0±2.5,3.7±2.6 vs 1.1±1.3,4.0±3.0 vs 1.9±1.6,P<0.01),三者的表达均与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密切相关(rs分别为0.536,0.474和0.537,P<0.01),与炎症活动性也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5,0.357和0.469,P<0.05),同时与H.pylori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s分别为0.702,0.614和0.713,P<0.01);p65蛋白表达与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666,0.682,P<0.01).结论: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NF-κB p65和IL-8的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调控IL-8基因转录,参与了H. 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花蓼(PC)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室温复苏H.pylori SS2000菌株,培养48 h并鉴定,将H.pylori与BMDMs共孵育,按照不同感染复数(MOI,细菌数:细胞数)分为空白、25:1、50:1、100:1、200:1及400:1组,并培养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BMDMs细胞活力;并于3、6、12及24 h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MOI及刺激时间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含量;取BMDMs分为空白组[不加H.pylori,加改良依格尔(DMEM)培养液]、模型组(加H.pylori,DMEM培养液)及PC治疗组(加H.pylori,DMEM培养液,0.08μg/L P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DMs细胞质与细胞核中核因子κB单体p65(NF-κB/p65)的表达及细胞裂解液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IL-1β前体(Pro-IL-1β)及细胞上清液中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MOI高于100:1时,细胞抑制率增高,BMDMs的数量减少(P<0.05);模型组BMDMs多数变圆,表面不光滑,颗粒物质明显增多;MOI为100:1且作用12 h时,BMDMs中IL-1β及IL-18含量达到最高;模型组BMDMs细胞质内NF-κB/p65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减少、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PC治疗组BMDMs胞内NF-κB/p6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模型组BMDMs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PC治疗组BMDMs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5);各组BMDMs中Pro-IL-1β 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可改善H.pylori引起的BMDMs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IL-1β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体外嗜酸乳酸杆菌标准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4356)、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bulgaricus,LB)在幽门螺杆菌悉尼株(H.pylori SS1)诱导SGC7901细胞分泌IL-8过程中对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SGC7901细胞作为H.pylori SS1株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再以ATCC4356(ATCC4356干预组)和LB(LB干预组)培养至指数生长期调不同浓度与细胞共育1 h后,用H.pylori刺激3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观察乳酸杆菌对幽门螺杆菌诱导SGC7901细胞NF-κB活化核表达及对IL-8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pylori诱导的SGC7901细胞核NF-κBp65表达阳性率及IL-8分泌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1).与H.pylori组比较,ATCC4356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7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1).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6 cfu/mL~3×108 cfu/mL时能降低NF-κBp65表达阳性率(P<0.05).与H.pylori组比较,LB干预组在浓度为3×107 cfu/mL、3×108 cfu/mL时能减少IL-8的分泌量(P<0.05).但两种乳酸杆菌浓度过高时可能无上述抑制作用或相反的增加NF-κB p65表达阳性率及IL-8的分泌量.结论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两种乳酸杆菌均能抑制H.pylori诱导的炎症反应,但高于一定的浓度值则会加重炎症反应,提示乳酸杆菌作为重要的胃内常驻菌保持适当的浓度对于维持胃内微生态平衡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epG2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在TNF-α激活NF-κB通路的条件下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含有NF-κB反应元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NF-κB-TA-luc转录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量的影响,同时半定量RT-PCR检测NF-κB下游靶基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转录水平。结果0.25、0.5μg/ml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可有效地抑制pNF-κB-TA-luc报告基因的相对荧光素酶值(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华蟾素可使NF-κB亚基p65蛋白量降低,RT-PCR结果表明NF-κB下游靶基因ICAM-1表达降低。结论华蟾素注射液的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癌细胞NF-κB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内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反馈调控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子克隆法构建pLNCX2-G418-SIGIRR过表达载体,经PT67细胞包装后感染HKC细胞,构建SIGIRR过表达细胞和对照细胞。使用IL-1β诱导,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SIGIRR可抑制NF-κB活化。使用NF-κB阻断剂和干涉NF-κB活性后,免疫荧光法验证活化的NF-κB可调控SIGIRR表达。在线工具预测SIGIRR启动子区存在NF-κB结合位点。分子克隆法从人基因组DNA内获取含有结合位点的SIGIRR启动子序列,连接至荧光素酶载体pGL3-Luc,构建pGL3-Luc-SIGIRR,并突变结合位点。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共同验证活化的NF-κB可结合在SIGIRR启动子区调控SIGIRR基因的表达。结果 构建的pLNCX2-G418-SIGIRR逆转录病毒载体经酶切、测序验证后对比SIGIRR基因编码序列完全一致,重组体和对照载体经病毒包装后转入HKC细胞后成功构建HK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报告基因系统作为NF-κB上游调控信号分子筛选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5型E1/E3缺陷型腺病毒载体pAdxsi构建NF-κB报告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利用该腺病毒感染多种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进行NF-κB报告基因的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NF-κB报告基因重组腺病毒Ad-NF-κB-luc,其能够感染HepG2、MGC803、THP-1、U937等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显示重组腺病毒携带的NF-κB报告基因具有活性。结论:以腺病毒Ad-NF-κB-luc作为NF-κB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不仅可以感染常规方法难以转染的细胞系,而且产生的报告基因活性稳定可靠,拓展了NF-κB报告基因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中药毒热平、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I)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株HEK-293T细胞中报告基因NF-κB相对转录活性以及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影响,探讨清热解毒中药抗流感病毒FM1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体外检测毒热平、痰热清及利巴韦林注射液对HEK-293T细胞增殖的影响.FM1感染HEK-293T细胞后,利用双荧光素酶顺式报告系统,以利巴韦林对照,检测不同药物组中报告基因NF-κB-Luc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mRNA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毒热平、痰热清、利巴韦林各药物组不影响细胞正常增殖(P>0.05).报告基因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流感病毒FMl组细胞NF-κB转录活性显著增高(P<0.01),与FM1病毒组相比,毒热平1、10、100 mg/L,痰热清1/300、1/200、1/100倍稀释药液,利巴韦林50 mg/L均可不同程度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P<0.01).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FM1病毒组的TNF-α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各药物组与FM1病毒组相比,TNF-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毒热平、痰热清治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转录因子NF-κB的转录活性,从而影响下游靶基因TNF-α的表达,减少肺损伤和相应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蛋白不同片段对胃癌细胞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前期分离的H.pylori东亚株GZ7及其CagA敲除株H.pylori GZ7ΔCagA感染的癌细胞株AGS,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NA双链断裂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构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外周血和气道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表达.方法 应用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COPD稳定期患者和相匹配的肺功能正常对照组各8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核转录因子NF-κB和GCR的表达.结果 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GCR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显著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NF-κB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稳定期与对照组NF-κB和GCR表达差异性提示COPD患者即使在稳定期仍存在慢性炎症,尤其是气道局部炎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生理盐水将七方胃痛颗粒稀释并配制成浓度为2 g/mL的七方胃痛颗粒混悬溶液,对20只SD大鼠连续灌胃5 d后获取七方胃痛颗粒含药血清。将AG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10%含药血清组、20%含药血清组、30%含药血清组,各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其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蛋白对应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含药血清组AGS细胞的中晚期凋亡率升高,30%含药血清组AGS细胞的中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升高,4个给药组AGS细胞的G0/G1期比例提高,S期比例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含药血清组AGS细胞的HER4蛋白表达水平下降,20%含药血清组AGS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4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顺...  相似文献   

15.
左力 《中国医刊》2013,48(3):1-3
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可引起较强的炎性反应,增加胃酸的分泌,是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Hp通过影响H,K-三磷酸腺苷酶控制胃酸的分泌.其主要的调控机制有:①存在四型分泌系统(T4SS),主要依赖于Hp cag致病性基因进行编码;②Hp表达的T4SS、CagL、CagE、CagM,以及CagA、细菌分解后转糖苷酶Slt诱发炎性反应而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促进了H,K-ATPase的转录表达;③Hp感染使基质蛋白ADAM 17与整合素α5β1分离,促使肝素结合的上皮生长因子(HB-EGF)分泌增加而激活NF-κB的转录活性,促进炎性反应和导致免疫损伤[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结果。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 h后W estern b lot法测定细胞胞浆NF-κB抑制因子(I-κB)和胞核NF-κB活性;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测定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κ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胞核NF-κB含量以及V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NF-κB的活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NF-κB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VCAM-1的表达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7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3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的淋巴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F-κB表达和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中NF-κB表达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患者(P<0.05)。NF-κB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恶性程度和国际预后指数(IPI)有关(P<0.05)。结论 NF-κB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该病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RB常规石蜡包埋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统计分析NF-κB和VEGF与RB分化及浸润的关系。结果:NF-κB和VEGF在RB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中的表达(P<0.01),且均与RB分化程度相关(P=0.027)。VEGF在RB视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NF-κB和VEGF均参与RB的形成,且VEGF可能与RB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开展以AIB1和NF-κB为靶标的胃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组织和85例癌旁组织中AIB1和NF-κB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IB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75.0%)高于癌旁组织(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72.7%)高于癌旁组织(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AIB1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NF-κB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AIB1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236,P<0.05)。结论 AIB1与NF-κB参与胃癌的形成,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TGF - β/smad信号通路探讨七方胃痛颗粒对人胃腺癌AGS - EMT细胞ZEB2、E - cad及Vimentin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TGF -β1处理AGS细胞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七方胃痛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