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阴道分娩37例,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16.2%。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联合治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6例。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7例,无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相关出血性疾病,且血小板计数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妊娠合并ITP孕妇安全有效的方法,分娩方式选择由产科情况决定。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虽产后出血率增加,但对围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相关因素,以寻找一种在治疗前预测判定激素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新诊断ITP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首先对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抗核抗体(ANA)、NAP、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相关抗体做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计数、NAP阳性率、ANA、CD3-CD19+B细胞比例对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相关抗体在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相关抗体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预测价值。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7项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只有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是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有效率为82.9%。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是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预后方程可以来推判巨核细胞计数对于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滴或口服。结果:30例ITP患者中显效17例(56.6%),有效7例(23.3%),进步4例(13.3%),总有效率占93.3%。结论:采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的方法,止血效果明显,疗效满意,总有效率占93.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达那唑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ITP患者,以达那唑为主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于治疗前、后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完全反应17例,部分反应7例,微小反应5例,无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3%。患者的血小板数目提升。结论达那唑治疗ITP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提升患者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5.
高绍华 《天津医药》2011,39(10):958-959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以及根除 Hp治疗ITP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3月就诊ITP患者59例,合并Hp现症感染36例,在ITP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p根治治疗,比较Hp(+)根治成功患者与Hp(-)治疗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ITP患者Hp现症感染率为61.1%;根治成功33例(91.7%)。Hp根治成功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根治前显著升高,亦明显高于Hp(-)患者;Hp根治成功患者完全反应(CR )14例,有效(R )6例,无效(NR)13例,总有效率为60.6%。 结论Hp感染ITP患者给予根除Hp治疗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可使患者受益并获得持久的疗效;在高Hp感染人群中发病的ITP患者,常规检测Hp感染,对现症感染患者给予Hp清除治疗可能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魏波  王霆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0):42-42
我院血液科于1999年12月-003年1月应用静脉丙球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82例,并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ITP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获得性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AT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8例AA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一时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1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巨核细胞(MK)、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进行测定.结果 MK总数AATP组明显减少甚至缺如,ITP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1.5)vs(195.0±47.3),P<0.01].AATP组在MPV正常范围,ITP组大于正常[(7.1±2.4)vs(14.5±3.8),P<0.05].初诊时PLT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IgG阳性率AATP组55.6%,ITP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ATP是临床上少见的以巨核细胞再生障碍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与ITP有本质区别.AATP在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力龙及环孢素A能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0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ITP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有效(100%),其中显效68例(85%),良效6例(7.5%),进步7例(7.5%)。结论 ITP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数对PRED治疗有反应,无反应者改用VCR多数仍可有反应,IVIG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8年间82 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82 例中阴道分娩54 例,剖宫产28 例,发生产后出血10 例(12.2%),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PAT为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产时对母儿无明显危害,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PT的有效手段,分娩方式应由产科指征决定.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体液免疫异常有关。至今,糖皮质激素仍然是ITP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仍有部分难治性ITP患者疗效较差。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ITP患者,将之分为3组:单用泼尼松组、单用升血小板胶囊组、泼尼松联用升血小板胶囊组。结果泼尼松组有效率为88.23%,升血小板胶囊组有效率为80.00%,泼尼松和升血小板胶囊联用组有效率为94.44%。结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升血小板胶囊配合激素更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观察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计数变化、维持正常计数的时间、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及血小板升至正常后持续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小板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治疗初期给予静注甲泼尼龙,当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改为口服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球蛋白,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血小板上升时间及到达峰值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上升时间及到达峰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可迅速提升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达那唑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ITP患者,以达那唑为主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于治疗前、后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完全反应17例,部分反应7例,微小反应5例,无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3%。患者的血小板数目提升。结论达那唑治疗ITP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提升患者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15.
廖若男  李卓江 《贵州医药》1993,17(3):129-131
本文报道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1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价PAIg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其他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鉴别以及ITP发病机理的探讨、治疗选择及疗效判断等的价值。结果发现52例ITP中47例PAIgG显著高于正常(占90.4%),而39例其他血小板减少症仅10例PAIgG高于正常。两者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PAIgG对ITP的诊断有价值,并有助于阐明ITP的免疫机理,13例PAIgG动态测定与同日血小板计数相比较,显示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提示动态测定PAIgG及血小板计数对ITP的疗效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病因及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08年间8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50×10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82例中阴道分娩54例,剖宫产28例,发生产后出血10例(12.2%),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PAT为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产时对母儿无明显危害,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PT的有效手段,分娩方式应由产科指征决定。  相似文献   

17.
沈延君  赵斌 《黑龙江医药》2000,13(5):325-326
目的: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0.4g/kg.d,连续用药5天)治疗各种ITP,并对照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观察分析疗效.结果与结论:大剂量丙球治疗急性ITP时间短、疗效快,可降低ITP急性期大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张心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05-1105
目的 比较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近期疗效。方法  4 6例患儿分两组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 Ⅰ组总有效率 77 8% ,Ⅱ组总有效率 89 5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糖皮质激素应作为首选药物。但对于急性期出血倾向严重、血小板计数极低、需紧急手术的患儿可单用丙种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和皮肤与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首选治疗均为糖皮质激素,有效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20.
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对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d),连续用药5d,以糖皮质激素为对照,观察分析疗效.结果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ITP时间短、疗效快,可降低ITP急性期大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