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病例数200万。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中、重度心力衰竭的5年病死率可达30%~50%。与此同时,因心力衰竭引发的医疗花费相当巨大。因此。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显示心脏矢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欠佳。目前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使心衰患者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2000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床上,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的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主要是以胃为主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消化不良是很常见的病症,各国报道的患病率在20%~49%之间,据我国广州报道,消化不良患者数占普通门诊患者数的11%,占消化门诊患者数的53%。消化不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按病因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  相似文献   

3.
6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定结果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药物控制情况下的症状谱性变化。方法:采用PANSS对住院5年以上的共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PANSS显示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较多的阴,阳性症状,其中以阴性症状为主,单项以4分以上为中等严重程度评分,65%-81.7%的患者存在一个或数个阴性症状,35%-61.7%存在一个或数个阳性症状。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谱提示了精神分裂症自身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并非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应用而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2.0%,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0%~1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的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应用辛伐他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不用辛伐他汀者的预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胆囊结石早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和2000年前的长沙露汉女尸体内就已被发现,截至目前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为10%~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B超等医疗检查的广泛应用.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由2%~7%达到目前的8%~10%。据统计,目前在胆石症病人中80%以上为胆囊结石,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就占50%。伴随发病率的日趋上升,胆囊结石已成为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探讨其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现就其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锦艳  陆红 《新疆医学》2004,34(3):52-52
据报道,30%~70%(平均50%)的癌症患者,尸解发现有骨转移,其中半数以上患者出现骨痛。临床上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实体瘤最易出现骨转移,占肿瘤骨转移的80%。骨转移多见于肿瘤晚期,40~60岁居多,病理多为溶骨性破坏。一旦发现骨转移常导致患者剧烈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以及高血钙等一系列症状,因此  相似文献   

7.
郑霞  黄玉珍 《广西医学》2006,28(6):934-935
癌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症状,晚期癌症患者中有60%~9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70%以上的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的症状。在我国,各期癌症患者中,有51.1%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及时地发现评估及治疗疼痛甚为重要。1998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运用阿片类(包括吗啡片、美菲康控释片)止痛药治疗晚期癌痛患者3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全球范围内症状性心力衰竭病人约2250万人,每年增加病人约200万人,我国心衰病人约400万人。心力衰竭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2005年ESC及ACC/AHA及2006年初中华医学会已将CRT列为心力衰竭病人治疗的Ⅰ类适应症。由于各种原因使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植入困难甚至失败的发生率约为10%-30%,本文就一例心衰患者左室导线植入失败后借助外科微创手段植入心外膜电极而成功同步化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在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期后心肌钙蛋白Ⅰ的变化。方法2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及10例无心力衰竭受试者进行对比观察,他们均进行了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和单期运动训练(达最大心率的80%以上,持续时间30min),分别测定其基础肌钙蛋白(CTNI)值、症状限制性试验后和运动训练后1~5h时的CTNI值。结果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后,中度心力衰竭患者CNTI值由(38±19)pg/ml增加到(75±29)pg/ml,其中5例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和4例轻度心力衰竭患者的CNTI值升高到100pg/ml以上。无心力衰竭的受试者无论是静息时或是运动后其CNTI值均较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恢复期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在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后其CNTI值增加,其水平达到轻微的心肌损伤水平,这一现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训业 《河北医学》2001,7(7):605-607
目的:观察硝普钠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硝普钠治疗32例心力衰竭患者,观察患者的心衰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3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心衰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药后平均血压下降,尤其是高血压性心脏病人,血压下降更为显著,同时心率减慢,但血压不高的心力衰竭病人,用药后心率稍有增快,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结论: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他汀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结果是否有益仍不清楚。 目的:评估开始他汀治疗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或住院危险的关系。 设计、地点和患者:于确诊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进行的趋势校正队列研究。患者适合降脂治疗,但从1996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北加利福尼亚一家综合性保健救助系统治疗前未予他汀治疗。他汀的使用于药房数据库通过填写的门诊处方确定。 主要观测指标:在中位数2.4年的随访期间,心力衰竭患者之全因死亡和住院。在多变量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我们检查了他汀治疗与总不良事件以及与有或无冠心病亚组不良事件的独立关系。 结果:在24598例以前未使用他汀的心力衰竭成年患者中,开始他汀治疗(n=12648;51.4%)的患者较为年轻,更可能为男性,更可能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有8235例患者死亡。使用意向治疗方法,他汀的使用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死亡(使用他汀治疗组与未使用他汀治疗组年龄、性别校正后死亡率为14.5/100病人-年比25.3/100病人-年;校正后风险比,0.76[95%可信区间,0.72~0.80])和住院(年龄、性别校正后发生率为21.9/100病人-年比31.1/100病人-年;校正风险比,0.79[95%可信区间,0.74~0.85])的危险较低相关,即使在校正他汀使用趋势、胆固醇水平、其他心血管药物或潜在混淆因素后结果亦如此。他汀的使用与有或无已知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结局之校正后风险较低相关。 结论:在已确诊心力衰竭且以前未用他汀的患者中,他汀的使用与有或无冠心病患者发生死亡或住院危险较低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心房颤动(AF)常见,患病率为0.77%,患者数约500万,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呈进行性递增趋势。Framingham研究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年龄每增长10yr,AF的发病率将增加1倍。除年龄外最为重要的AF的发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发生AF的危险性增加42%)、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故AF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内的一大流行性疾病。AF患者与窦性心律病人相比,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也将产生不良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对19例成人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40~50岁占63.2%。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呈慢性病程,有反复发作性腹痛、恶心、呕吐等不全性肠梗阻症状,部分病人可扪及可变性腹块或有血便。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应重视全面检查分析,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统计表明,心力衰竭诊疗的支出占整个卫生支出总量的1%~2%,其住院费用是肿瘤的2倍,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经济负担。如何快速纠正心力衰竭,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成为临床需要研究的课题。寿阳县人民医院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对10例心力衰竭的患者,运用静脉微注泵泵入硝普钠联用静脉微注泵泵人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2%~2%,经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究竟什么叫躯体化障碍呢?其实,它是一种心理障碍,可反复出现,呈多种多样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全身的任何系统和部位,病程常呈慢性波动,女性多见,常用躯体的症状来处理应激或冲突,表现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反复就诊及要求做医学检查,虽检查结果阴性,经医生的合理解释仍不能打消其疑虑,常…  相似文献   

16.
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是指腹段食管、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在某些患者.腹腔内其他脏器也可随同疝入胸腔。食管裂孔疝属膈疝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国内外发病率有一定差异,西方国家尸检资料发现在40岁以上者30%有食管裂孔疝,而国内因消化道症状就诊的病人中本病占5%~20%,随年龄的增长,本病发病率也增高一。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营养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在美国,其患病数超过5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8%.全国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最主要杀手。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普遍认为高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局部治疗相结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对47例治疗组患者行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局部注射治疗2个月,与47例对照组患者比较临床症状程度评分与EPS中WBC计数。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EPS中WBC计数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5.1%,对照组有效率28.4%,两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大约有50%~70%左右的癌症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特别是晚期肿瘤病人,癌痛发生率在80%以上。每年约有50~70万癌症病人经历各种疼痛。疼痛可直接影响到病人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他人,因此,提高病人生存的质量,减轻癌症病人痛苦成为本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奋斗目标。对于如何缓解癌症病人疼痛,国内外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就控制癌症疼痛的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疗效总结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从美国鹰赛公司引进的醒脉通治疗仪,联合软抽搐技术对93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的病人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靶症状主要有自杀、自伤、严重的冲动行为、木僵、拒食、明显的幼觉、妄想等症状以及药物控制困难的病人。年龄范围16~75岁,平均(36.9±16.8)岁。结果:对靶症状的治疗有效率达95%以上,对抑郁症的有效率80%,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