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越人为赵简子诊病的故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既见于《赵世家》,又见于《扁鹊传》。《赵世家》在“晋顷公十二年”的“后十三年”。而《扁鹊传》作“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两者在年代上颇为歧异。因此,赵玉清、孔淑贞以昭公已先于赵简子之立九年而卒,赵简子不在昭公时,昭公迨定公之误,据《赵世家》赵简子当在定公十一(前501)年。而我的最初考证,只从年代出发,定于赵成候,不无牵强附会之弊,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孔健民则认为,赵简子故事出于赵国史书,是赵  相似文献   

2.
从《医碥》看何梦瑶的学术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博通河间、丹溪之学,擅长于温病及内科杂症。何氏著有《医碥》一书,六卷,“碥”是上车、上马的踏脚石,“籍此以登,如履碥石”(《医碥》自序)“医碥”即学习医学之阶梯。何氏的学术经验,系统而集中地反映在《医碥》之中。  相似文献   

3.
“但”字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但”字的经文多达五十余条,其中,有不少比较特殊的“但”字结构词组或句式.例如:论症状者,有“但呕”、“但头汗出”、“但欲寐”;论脉象者,有“但浮”、“但阳脉微”、“但阴脉微”;论病症者,有“但见一证便是”、“但太阳病当恶寒”;论病因病机者,有“但以胃中虚”、“但风气去”;论治法者,有“但当利其小便”;论方药使用者,有“大疮但服之”等等,比比皆是.这不论是在古典医籍中,还是在秦汉以前的一般古籍中,都是罕见的.自宋代成无己以来的伤寒注家.多对“但”字之义未予深究,仍以这些“但”字结构词组或句式随文敷释.由于古今词义变迁,使后  相似文献   

4.
11.余虽不知医。而甚知医之难。且伤世医之陋。大都不识丁。人为之趋。运善觅钱。(P.213ler“人为之趣”一句,不知所云。按“越”乃“趁”之异体字,要属下为句。“人为之”三字应连上句。这样就句顺而义明矣。——…··徐虽不知医,而甚知医难。且伤世医之陋,大都不识丁人为之,起运善觅隼12.医和之论清源。推六气五味六疾。与黄帝素难书符合。其论盅惑之疾。女惑男风。落山刺义。周易精义。齐鲁之儒者。未有以过也。(P.445ler“女惑男风”和“落山刺义”二句,点得莫名其妙,使人啼笑皆非。考《左传》有文日:“在《周易》,女…  相似文献   

5.
赵霖 《科学养生》2006,(2):24-25
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医”字繁体字写作“医”,下半部分的“酉”字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可见历史上医学与酒的密切关系。中国古书《食货志》中有:“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之句。日本嗜酒之徒则片面强调“百药之长”,忽略“饮必适量”,故日本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里常见瘘病。经文献考证,“瘘”字最初指颈部疾病,早期医籍中常与“鼠”并用,称为“鼠瘘”。至隋唐时期,“瘘”字出现义变,与“漏(瘺)”混用,多强调漏下脓血。但在实际运用中,“瘘”与“漏”仍承担着不同的分工。“瘘”作伛偻之义常在非医文献中使用,而中医古籍里鲜见,体现了中医古籍用字的精准确切。  相似文献   

7.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見于《史記——扁鵲仓公列传》。句中“病”当“患”或“苦”講;“道”是指技术。上半句是告誡人们,对疾病必须防微杜漸,未病要防病,旣病要早医,不要等到病势蔓延、病情复杂时才去求治。这种“預防为主”“早期冶疗”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下半句是教导我們做医生的要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今天,我們正在提倡中医温課,提倡多讀书、勤钻研,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細味司馬迁“医之所病病道少”这句話,的确对我  相似文献   

8.
古籍医方中经常出现名为“一字”的剂量名称,如“每服一字”’“各一字”,“用一字”等等,其“一字”何义?曾有人认为,“古代用铜钱量取药末,占铜钱上一个字的容量,相当于一分五厘左右”(见1977年人卫版《<串雅外编>选注》卷二,婴儿疟疾条注释)。笔者认为,此释欠确切。考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有“夺命丹,铜绿一字”记载。明·龚信《古今医鉴》内“化生丸”即此方,其载的铜绿量为“二分半”。可知“一字”当为“二分半”之谓。明·李梃《医学入门》在“释方”一节中言:“古方一钱四字,一字二分半也。”可见古方中之“一字”剂量,实应指二分五厘,而不是“一分五厘左右”。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条云:“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此方每次服用的剂量,是先从小量开始,按倍数递增,很有规律。即先服二分半,后五分,再一钱。由此亦可以佐证“一字”即“二分五厘”,而非谓“相当于一分五厘左右”。  相似文献   

9.
“之”字是重点常用词之一,它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既频繁而又广泛。一、“之”字用作动词作动词的“之”字比较少见,一般可译作“到”“去”。例如: 1、予然之,之医所。(鉴药)——我以为他说得对,就到医生工作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0.
译字之差     
编辑同志: “读者园地”,扼要清晰;许多疑团,豁然若刈。今书写“译字之差”,添补偏地。有的书刊引用古籍,误解原意。甚至语释讲解经典医著的普及读物,对同一医著中关键字句的译释全然相反,使后学者无所适从。例如,《内经·生气通灭论》原文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北京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医原著选读》之“词解”:“偏沮:沮音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阳明脉解篇》中的“四支者,诸阳之本”一句,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如王冰解释为“阳受气于四支,故四支为诸阳之本”;高士宗则从经络循行的角度去解说。另一种认识以为它是本末倒置,而应是诸阳为四支之本。即“四支者,诸阳之本”的“本”字系“末”字之误。最近又有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是从改变语法入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7期苏礼、洪文旭撰写的《“四支者,诸阳之本”疏证》一文即是此种方法。该文认为:从语法看,《内经》中的“之”字,常见两种用法,一作代词,一作助词。因此,在“……者……之……也”这一句式中,往往也有两种含义。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句中的“之”为助词,作“的”字解。但《灵  相似文献   

12.
《医古文》“泰医缓和”一篇中有这样一句;“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五服教材对此“阳物”一词的注释是:“意为随附男性之物.这里封建礼教的观点.”我们以为,这样注释有些勉强,是一种不合符原意的主观臆测.此处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阳物”一词中的“阳”字.按照教材的注释,虽然把“阳”字看作是代表“男性”为了使“女”与“阳物”联系起来解,因此在“女”与“阳”之间加进了一层“附属”的关系.但是,如果联系前后文和本段的中心内容来看,这里所谓“阳物”一词的“阳”字应当是表示“阳淫”的意思,即“阳淫”的略词,因为后文中有一“淫”字,而且它是“阳淫”和“晦淫”的综合表述,所以在前面的“阳物而晦时”中就把“淫”字省略了”这样,本句的中心词就是一个“淫”字,而前面的“女”字是用来说明“阳淫”和“晦淫”的,意在说明“女色是造成“阳淫”和“晦淫”的客观条件,必须“节之”.因此,本句应当直译为“女色,往往是在夜间使人发生“阳淫”之物;如果过多地接近它而不加以节制,就必然会发生“内热惑蛊”之疾.也就是说,如果在夜间沉溺于女色,性生活过度,这就是“阳淫”与“晦淫”兼而有之.而“淫”相加,其害大矣哉!本段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女不可近乎?”的问题展  相似文献   

13.
一、攻之不可,达之不及《秦医缓和》:“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按:“达”字应属上,在“达”后并脱“针”字.当为:“攻之不可达,针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理由有三:其一,从“达”字的含义来看.“达”教材注云:“通达,指用针刺治疗.”此注欠当.因为“达”无论怎样引申也不会有“针刺治疗”之义.笔者查阅了部分工具书及中医古籍,无发现“达”指此义.为何在这里是此义呢?可见孤证难立.为何注为“用针刺治疗”呢?这是因为此处脱一“针”字而未校出,注者硬把脱漏之“针”的含义强加到“达”字上所致.  相似文献   

14.
在“医古文通论”教学中,讲到“工具书”一章时,除了《说文解字》、《尔雅》、《康熙字典》等耳熟能详的著名字(词)典,清代阮元主编的《经籍簧诂》也会时常被提上几句。教师会说此书是唐以前古书训诂的总集,其好处是将经传子史古籍正文中的训诂及各家注释尽可能地汇集在一起,对研究古代词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事实也确实如此,同为清人的王引之曾评其功用说:“展一卷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所谓握六艺之钤键,廓九流之潭奥者矣。”(《经籍簧诂》序)但是,  相似文献   

15.
《医古文·鼻对》曰:“臭之不察,何以鼻为?”其中的“臭之不察”一句,大都认为是宾语前置句式,即用助词“之”把宾语“臭”前置,“臭之不察”即“不察臭”。如《医古史》教学参考书,将此句按宾语前置句来翻译:中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将此句规定为宾语前置句。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认为“臭之不察”一句不是宾语前置句,句中“之”也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而是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  相似文献   

16.
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余瀛鳌先生认为,学习中医药学,必先打好学术理论的基础,而其中必读的学术临床典籍和医古文,又是学术奠基不可或缺的“人门之钥”。在学习时,应当注意一词多义、字词的古籍本义、病名诠释、医著书名涵义等问题,重点学习、运用典籍中的实质内容;读中医古书,必当“善人善出”。  相似文献   

17.
“医”字小考“医”,本字为“殷”,古读音如“伊”,是一个合体象形字。“殷”,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一长形器具敲击或刺触一人身体,即针刺疗法之象形。盘庚迁都于殷(念音),改号为殷(念音)后,遂另造医字,以代替“殷”(念伊)。”医”字繁体写法有两种:一是“毉”,一是“毉”。一说,古代医术,分为四派:一日按 ,二日砭石,三日针灸,四日汤剂。故古之“医”字,系由四派组合  相似文献   

18.
有学者认为《本草纲目》降真香条附方中的“枫乳香”是一味药,欠妥,枫乳香应是枫香和乳香两味药。又有学者将《武威汉代医简》“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中的“行解”一词解释为“通过步行来解除体内寒热邪毒”,显系望文生义。“行解”即去除、发散之义,古籍中也有用例。  相似文献   

19.
心病终须心药治沈庆法中医称: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未病。《红楼梦》里,自贾母及下辈,一遇身体欠适,即请太医、大夫前来诊治之案例很多。若外感风邪,内停食滞之患,很快就可以料理好。而遇“心病”,病情之起由和变化就复杂了,用灵丹也不灵,最后...  相似文献   

20.
“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全句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近阅《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57),对此句的语译,觉得颇有可商之处,今就个人管见所及,提出一些看法。一、从“夭”字说起《内经辑要》将“夭之由也”语译为“就能导致夭折”。考“夭”字确有“夭折”(短命早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