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VEGF、p21ras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VEGF及 p2 1ras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 ,更好地评估预后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81例鼻咽低分化鳞癌 VEGF及 p2 1ras蛋白表达 ,对阳性和阴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在不同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放疗后远处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2 1ras蛋白高表达 ,但与不同分期、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鼻咽癌生存的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 (P<0 .0 5 )和癌组织中 VEGF表达水平 (P<0 .0 5 )。 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 VEGF表达与临床 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 ;单因素分析 VEGF表达与鼻咽癌的预后呈正相关 ,可考虑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因素之一。 p2 1ras蛋白高表达 ,但与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无关 ,可作为联合检测的指标之一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VEGF表达与 p2 1ras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鼻咽癌放疗过程中血清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为放射治疗联合靶向VEGF治疗鼻咽癌提供理论依据,对33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每周抽血检测血清中VEGF一次,采用ELISA酶连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VEGF浓度.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的血清VEGF值分别为(308.63±203.04)、(483.36±245.11)和(381.41±249.95)ng/L.放疗前VEGF浓度与放疗中、放疗后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8,而放疗中与放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放疗期间血清VEGF最高值以放疗第3~5周为主,占血清VEGF最高值周数的63.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血清VEG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放射治疗联合靶向VEGF治疗鼻咽癌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55例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VEGF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00);晚期(Ⅲ期、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早期(Ⅰ期、Ⅱ期)鼻咽癌患者(P=0.003);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15及0.003);血清VEGF水平与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和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结论 血清VEGF可作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的动态监测及预后判断的简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鼻咽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株CNE-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表达,研究阻断VEGF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 VEGF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U-VEGF-siRNA(CNE-2组)、1个阴性对照质粒(CNE-2/Neg-siRNA 组)、经脂质体转染至CNE-2细胞(CNE-2/VEGF-siRNA组),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在6MV-X线 0、2、4、6、8、10 Gy照射后克隆形成能力及通过单击多靶模型、线性二次模型拟合放射生物学参 数,流式细胞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用RT-PCR定量分析三组细胞中Cyclin D1、Cyclin E、P16和P53的mRNA表达。结果 经6MV-X线0、2、4、6、8、10 Gy照射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CNE-2/VEGF-siRNA组细胞经D0和2 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明显低于CNE-2组、CNE-2/Neg-siRNA组; CNE-2/VEGF-siRNA组中G1/S期细胞周期阻滞更为明显。在Cyclin D1、Cyclin E、p16和p53基因中, Cyclin D1mRNA表达在放疗后6、12和24 h进行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基因变化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yclin D1蛋白表达在放疗后24 h明显升高。结论 下调VEGF表达可 增加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yclin D1信号通路途径使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瘤巢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对鼻咽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初诊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活检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在HE切片上观察瘤巢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对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VEGF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和37.04%(P=0.002),瘤巢低淋巴细胞浸润组与中、高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76.0%(P=0.0014);VEGF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瘤巢低淋巴细胞浸润组与中、高组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表达水平与N分期正相关,瘤巢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VEGF高表达、瘤巢低淋巴细胞浸润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VEGF表达水平、瘤巢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可以作为评价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VEGF-C和VEGFR-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鼻咽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1例鼻咽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VEGF-C和VEGFR-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D2-40标记淋巴管,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61例鼻咽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61.8%,VEGFR-3表达的阳性率为69.1%。经计数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VD)与VEGF-C、VEGFR-3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VEGF-C通过与VEGFR-3的结合促进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使癌组织中LVD增高,从而对肿瘤细胞发生淋巴道转移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促血管生成因子。研究发现VEGF的表达与许多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鼻咽癌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VEGF在鼻咽癌的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复发预后的有效指标。笔者综合近年有关文献,对VEGF的生物学特性、表达调控在鼻咽癌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siRNA抑制VEGF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人鼻咽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株CNE-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研究VEGF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VEGF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U-VEGF-siRNA,将其表达载体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至CNE-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CNE-2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并应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转染后CNE-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pU-VEGF-siRNA转染后CNE-2细胞株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较pU-siCONT组、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生长缓慢,体外侵袭能力下降.结论:通过RNAi技术阻断VEGF的表达,可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增殖、迁徙,提示VEGF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咽癌 (NPC)治疗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及远地转移 ,近年研究表明 ,肿瘤的生长及远地转移与肿瘤诱导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检测 75例NP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以探讨NPC中VEGF的表达与其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1年 1月至 1995年 12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 75例NPC ,男 49例 ,女 2 6例 ;年龄在 14~ 75岁之间 ,中位年龄 46岁 ;均为初次治疗 ,病检标本为治疗前经鼻咽活检取材。根据福州分期 ,T1期 2 6例 ,T2 期 2 5例 ,T3 期 18例 ,T4期 6例 ;N0 期 13例 ,N1期 31例 ,…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鼻咽癌 (NPC )患者血循环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 14 0例NPC患者 (治疗前组 63例 ,完全缓解组 41例 ,复发组 3 6例 )和 40例健康人血清VEGF水平。结果 NPC患者治疗前、完全缓解和复发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 ( 2 96.5± 183 .6)ng/L、( 2 78.7± 169.6)ng/L和 ( 3 69.3± 3 15 .6)ng/L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 ( 180 .9± 14 7.7)ng/L(分别为P <0 .0 1、P <0 .0 5、P <0 .0 1) ;血清VEGF水平随着NPC进展有上升趋势 ,尤其是发生远处转移者 ;高水平VEGF的患者更易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NP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上升 ,与肿瘤的侵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32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12例非癌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鼻咽癌患者OKT3、OKT4及OKT4/OKT8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OKT8值显著上升(P<0.05);放疗后OKT3、OKT4及OKT4/OKT8值进一步下降,OKT8进一步升高(P<0.01)。提示鼻咽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放射治疗可进一步抑制鼻咽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61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1973年1月至1987年12月我院共放射治疗鼻咽癌612例,本文对其结果 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予以分析。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42.2%。性别、年龄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病期、原发肿瘤超胜,预淋巴结转移、颅神经受损和照射剂量是主要的预后因素。随着病期变晚,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者的预后明显好于超腔者(P<0.01)。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累预后最差。预淋巴结转移的大小、单双侧、部位、活动或固定对预后有不同的影响。放疗剂量应以65-75Gy/6.5-7.5周为宜。本组资料证明,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83例鼻咽癌患者分为调强放疗组(131例)和常规放疗组(252例),分别接受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结果调强放疗组1、3、5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93.1%、91.6%,1、3、5 a生存率分别为98.5%、87.8%、74.8%;常规放疗组分别为97.6%、82.9%、78.2%和95.2%、71.4%、61.5%,其中调强放疗组3、5 a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P<0.05)。调强放疗组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颈部组织纤维化和放射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放疗组( P<0.05)。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最大限度提高鼻咽癌的肿瘤控制率和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从而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的临床治疗中,放疗和免疫治疗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只有部分患者受益于免疫治疗,这与T细胞的免疫应答等有关。放疗在鼻咽癌的治疗中有着极高的肿瘤控制率,但放疗的毒性作用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放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为鼻咽癌的治疗提出一个新方向。全文就放疗和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两者联合应用的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治疗以放疗为主,放射性脑损伤是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但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临床发现不及时性、治疗无特异性、晚期预后不可逆性的特点,而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或可预示其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全文就鼻咽癌放疗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表现、评估方法、病因、现状及干预方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等中心治疗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10 0例鼻咽癌随机分为常规挡块放疗组 (对照组 )和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等中心放疗组 (实验组 ) ,两组均采用60 Coγ射线照射 ,鼻咽部原发灶总剂量 68~ 72Gy ,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根治量 60~ 66Gy ,颈部预防量 5 0Gy。摄片法制作不规则挡块保护脑干、小脑、脊髓、眼睛、垂体等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早期放射反应按RTOG评分标准。结果 实验组鼻咽原发灶CR率 5 2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2 % (P <0 .0 5 ) ,实验组口腔黏膜反应 ,牙龈酸痛、视力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咽炎、放射性中耳炎、口干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放疗采用低熔点不规则挡块等中心照射新技术能提高鼻咽部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和有效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 ,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远期疗效和后期放射性损伤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准适形放疗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 96例初治鼻咽癌随机分为准适形组及常规组各 48例 ,准适形组采用面罩固定、定位、拍片、划靶区、作挡块、验证、等中心外照射 ;常规组行常规放疗。结果 准适形组残留 8例 ,常规组 13例 (P>0 0 5 ) ;两组总的 3年生存率为 75 0 %,无瘤生存率 62 5 %,其中准适形组为 68 75 %,常规组 5 6 2 5 %,P =0 2 0 6。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准适形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 =0 0 0 1。结论 准适形放疗可提高疗效 ,减轻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的头部固定技术应用及推广。材料与方法 50例鼻咽癌随机采用四种不同的头部固定技术,在钴60治疗机上做放射治疗,观察测量20天次。结果①塑料面罩固定技术: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操作简单方便、轻巧,但随患者消瘦会影响面罩和头部的吻合程度,常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②带尼龙带扣的泡沫塑料枕固定技术: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操作简单方便、轻巧,适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和面颈联合野、低熔点技术等中心治疗。③带尼龙带扣的简易头颈固定器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轻巧,重复性好,体位不易变,常用于常规等中心治疗,而对面颈联合野和低熔点技术使用不方便。④沙袋固定技术,摆位简单,但体位易变,常用于等距离照射。结论带尼龙带扣的泡沫塑料枕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轻巧,摆位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NPC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32例患者行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IMRT,对照组患者则行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IMRT。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鼻咽大体肿瘤靶区和颈部转移淋巴结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PC病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病灶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或食欲减退、呕吐、腹胀、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 a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0%、96.88%和100.00%、93.75%,对照组分别为100.00%、93.75%和100.00%、90.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IMRT治疗局部晚期NPC的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