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AJCC咽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AJCC咽癌(包括舌根、软腭和悬雍垂)新分期方案将口咽和喉咽癌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相似文献   

2.
2002年AJCC唇及口腔癌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相似文献   

3.
2002年AJCC唇及口腔癌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相似文献   

4.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较上一版本进行的修改较多,主要为:①肿瘤T分级已修订,分期重新定义.②T4现被分为T4a和T4b.③淋巴结分级(N)修订.④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间变癌T4分级分为T4a(手术可切除)和T4b(手术不可切除).⑤45岁以上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分期修订.Ⅲ期包括肿瘤伴有最小限度的甲状腺外侵犯.ⅣA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肿瘤扩展超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等;ⅣB期包括肿瘤侵犯椎前筋膜、颈动脉或纵隔血管.ⅣC包括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  相似文献   

5.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AJCC甲状腺癌分期方案较上一版本进行的修改较多,主要为:①肿瘤T分级已修订,分期重新定义。②T4现被分为T4a和T4b。③淋巴结分级(N)修订。④所有的间变癌认为属T4。间变癌T4分级分为T4a(手术可切除)和T4b(手术不可切除)。⑤45岁以上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分期修订。Ⅲ期包括肿瘤伴有最小限度的甲状腺外侵犯。Ⅳ A期包括任何大小的肿瘤扩展超出甲状腺包膜侵犯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等;IV B期包括肿瘤侵犯椎前筋膜、颈动脉或纵隔血管。Ⅳ C包括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  相似文献   

6.
2002年AJCC大涎腺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AJCC大涎腺癌(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为T4a(可手术切除)和T4b(不能手术切除),因此Ⅳ期分为ⅣA期、ⅣB期和ⅣC期;为了保持所有解剖部位T分级的一致性,修正T3描述,除有实质外侵肿瘤外,所有大于4cm肿瘤认为是T3。此分期系统是根据广泛回顾性综述有关大涎腺恶性肿瘤的世界献  相似文献   

7.
64例下咽癌病人临床疗效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咽癌外科切除与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 1989年 1月~ 1995年 9月 6 4例下咽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 ,其中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 2 6例 ,未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 38例。结果 :6 4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全部恢复了吞咽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40 .6 % (2 6 / 6 4) ,以咽瘘最常见。2 6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后拔管率 5 3.8% (14/ 2 6 )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4% (17/ 2 6 )和 5 0 % (13/ 2 6 )。38例喉全切除下咽癌患者 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2 .6 % (2 0 / 38)和 44 .7% (17/ 38)。保留喉功能和未保留喉功能两者 3、5年生存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适用于 T1 、T2 期的肿瘤及经过仔细选择部分 T3期肿瘤患者 ,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同时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3(CK13)和细胞角蛋白4(CK4)的表达与喉咽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K13及CK4的蛋白表达,应用VIDAS图像分析仪分析其图像的积分光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K4与CK13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而在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P〈0.01),且与病理分化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CK4在T1、T2期的表达最强,在T3、T4期的表达依次减弱(F=93.814,P〈0.05);CK4在Ⅰ~Ⅱ期的表达最强,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逐渐减弱(F=127.894,P〈0.05);CK4在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强,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弱(T=10.678,P〈0.05)。而CK13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CK4与CK13共同检测对喉咽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环后癌手术治疗疗效,总结环后癌手术切除及咽喉功能重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的45例环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6例,年龄41~78岁。TNM分期T12例,T213例,T323例,T47例;N012例,N18例,N225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30例;均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行颈部淋巴清扫术,安全界限完整切除肿瘤后,使用残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喉气管组织瓣、胃上提胃代食管等方法进行咽功能重建,采用会厌、胸骨舌骨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进行喉腔的修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统计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45例患者术后行单纯放疗23例,同步放化疗13例。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3年总生存率60.5%,5年总生存率49.0%,喉功能保留率44.4%(20/45)。颈部淋巴结阳性率73.3%(33/45),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生存率的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结论:选择合适的肿瘤切除入路及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组织瓣进行咽喉功能重建,可以实现在彻底切除肿瘤前提下的喉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从而提高环后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晚期喉咽癌侵犯颈段食管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侵犯颈段食管的 7例喉咽癌患者中 ,6例行一侧功能性颈廓清 ,喉下咽全切除 ,颈段食管剥脱 ,胃上徙 ,胃咽吻合术 ;1例行一侧根治性颈廓清 ,喉下咽全切除 ,颈段食管剥脱 ,胃大部切除 ,结肠上徙 ,结肠残胃、结肠咽吻合术。术中 5例切除一侧甲状腺。结果 :术后并发胃咽吻合口瘘 1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1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及其他消化功能不适 ,经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加强晚期喉咽癌侵犯颈段食管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可使患者顺利接受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 ,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口咽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凤琴  李树春 《耳鼻咽喉》2000,7(3):131-134
目的:探讨口咽癌扩大切除一期再建的手术方法,观察并发症及术后语言,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方法:30例口咽癌中软腭癌2例,扁桃体癌3例,咽侧壁癌16例,舌根癌9例;Ⅲ,Ⅳ期患者63.3%(19/30),颈淋巴结转移53.3%(16/30),22例用下颌骨切开外旋或切除切支入路进行了肿块根治性切除,同期行颌下清扫术1例,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3例,根治性颈清扫术26例。咽部缺损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17例,胸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喉咽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7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初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全部或部分保留了喉功能的47例T3级、T4级喉咽癌患者.其中咽后壁癌3例(均为T3级),梨状窝癌44例(36例T3级,8例T4级).术前放疗44例;手术加术后放疗3例.根据原发或放疗后的病变范围行手术治疗,其中:梨状窝切除术21例;梨状窝及部分喉切除术16例;喉咽部分切除,近全喉切除术10例.结果 Kaplan-Meier方法计算全组5年生存率为53.9%.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9%和50.2%.3种术式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3%、6.3%和21.4%.结论 对晚期喉咽癌的患者,可以选择病例进行喉咽根治手术,保留全部或部分喉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02年AJCC喉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2年AJCC喉癌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成为T4a(可切除)和T4b(不可切除),因而Ⅳ期分为了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咽癌外科切除与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89年1月-1995年9月64例下咽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其中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26例,未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38例,结果:64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全部恢复了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40.6%(26/64),以咽瘘最常见。26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后拔管率53.8%(14/26),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和50%(13/26),38例喉全切除下咽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20/38)和44.7%(17/38),保留喉功能和未保留喉功能两者3,5年生存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适用T1,T2期的肿瘤及经过仔细选择部分T3期肿瘤患者,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同时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口腔、口咽癌广泛切除后吞咽功能恢复的诸多因素。方法自2002年12月N2008年1月,共102例口腔或口咽癌患者经广泛切除手术治疗,其中男性77例,女性25例,年龄32N76岁,平均56.2岁。按照AJCC(2002)癌症患者分期标准,I期7例、II期39例、Ⅲ期44例、Ⅳ期12例。按照年龄大于或小于60岁、临床T分级、有否颈清扫、舌及舌根切除范围、下颌骨切除范围以及重建方法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术后7~47天去掉鼻饲管恢复经口进食功能。对于术后经口吞咽功能恢复期限的影响,年龄大于或小于60岁、T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否颈清扫、舌切除及下颌骨切除与否及其范围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舌根切除或未切除(P=O.0164),不同的重建方法(P=O.0011),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否舌根切除及不同的重建方法是影响口腔及口咽癌切除术后恢复独立经口进食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02年AJCC喉癌分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AJCC喉癌新分期方案将T4病变分成为T4a(可切除)和T4b(不可切除),因而Ⅳ期分为了ⅣA期、ⅣB期和ⅣC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喉咽及颈段食管癌病变切除后上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54例喉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其中有11例女性,43例男性。在48例咽喉癌中包括环后癌3例、35例梨状窝癌、咽喉后壁癌5例,5例为颈段食管癌。AJCC癌症分期:3例I期、9例II期、20例III期(包括1例T1N1M0、2例T2N1M0、6例T3N0M0、11例T3N1M0)、19例IV期(包括1例T1N2M0、2例T2N2M0、7例T3N2M0、2例T3N3M0、3例T4N0M0、1例T4N1M0、3例T4N2M0),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66.66%(36/54)的患者行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术,12.96%(7/54)的患者为胃上提代食管术,3.70%(2/54)的患者为游离组织瓣术、1.85%(1/54)的患者为游离空肠代食管术,1.85%(1/154)为结肠上徒代食管术,3.70%(2/54)的患者为复合瓣术,3.70%(2/154)的患者为喉咽黏膜术,5.55%(3/54)的患者为喉气管瓣术。重建早期吞咽成功率为96.29%(52/54),术后有14.81%(8/54)的患者并发咽-皮肤瘘,占到3.70%(2/54)的患者出现移植物全部或部分脱落,共有16.66%(9/154)的患者恢复或重建发音功能,5.55%(3/54)的患者患者已拔出导管,术后1个月内有1.85%(1/54)的患者死亡。结论喉咽及颈段食管癌病变切除后上消化道重建属于可靠、有效的方法,应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若患者属于胸上段食管癌可选取食管内翻拔脱切除,上提胃予以颈段食管胃吻合术进行治疗,相对于肌皮瓣,在喉咽及喉部分切除术中使用游离组织瓣重建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样才能保证术后患者维持相对正常的消化功能,便于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外科切除与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癌切除26例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结果术后拔管率为53.8%(14/26),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和50%(13/26),并发症发生率为34.6%(9/26).结论保留喉功能梨状窝癌手术适应于T1、T2及经过仔细选择的T3期肿瘤患者,此术式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喉咽癌喉功能保留术及不保留喉功能手术临床疗效 ,探讨进一步提高喉功能保留术患者 5年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 1980~ 1999年收治的 2 93例喉咽癌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梨状窝癌 2 2 2例 ,环后癌 13例 ,咽后壁癌 2 1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 3 7例 ,单纯手术 56例 ,综合治疗 2 0 0例 ;其中保留喉功能手术 159例 ,不保留喉功能手术 97例。结果 喉功能保留手术与不保留喉功能手术Ⅲ、Ⅳ期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1 3 % (3 9/76)、40 4% (17/4 2 ) ;47 6% (10 /2 1)、43 3 % (2 9/6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保留喉功能与不保留喉功能在并发症、肿瘤残存、肿瘤复发等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 +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 (P <0 0 5)。结论 喉咽癌保留喉功能手术不影响生存率 ,手术 +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喉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口咽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口咽癌扩大切除一期再建的手术方法,观察并发症及术后语言、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方法:30例口咽癌中软腭癌2例,扁桃体癌3例,咽侧壁癌16例,舌根癌9例;Ⅲ、Ⅳ期患者占63.3%(19/30),颈淋巴结转移53.3%(16/30)。22例用下颌骨切开外旋或切除升支入路进行了肿块根治性切除,同期行颌下清扫术1例,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3例,根治性颈清扫术26例。咽部缺损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17例,胸锁乳突肌皮瓣4例,额顶部岛状皮瓣3例,斜方肌皮瓣和颈阔肌皮瓣各1例,游离前臂皮瓣+带蒂复合瓣4例。手术+放疗25例,单纯手术5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66.7%(14/21)。术后局部感染7例,涎瘘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语言、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局部缺损范围和选择适宜的肌皮瓣是恢复腭咽闭合及舌可动性的主要因素,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软腭、口咽侧壁及舌根大面积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