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现场调查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患者和事件发生餐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肛拭、就餐食物和食物加工环节涂抹物等28份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2名就餐者中,8例发病;潜伏期最短5 h,最长23 h;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和呕吐等。28份标本检出沙门菌8株,主要来自患者肛拭、羊肉和砧板涂抹物;8株菌株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结果一致,均为鼠伤寒沙门菌。结论该事件为一起食用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羊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淮北市卫生防疫站(235000)韩成英,余翠玲,董桂英1991年6月袁庄矿惠阁楼饭店发生一起鼠伤寒沙门氏感染而引起的12人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袁庄矿某职工,为女儿办喜宴在该矿惠阁楼饭店办...  相似文献   

3.
沙门菌食物中毒大多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猪霍乱沙门菌等引起。由胥伐成格隆沙门菌(S.schwarzengrund)引起食物中毒者极为少见。2008年7月11—1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某大酒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防范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家宴聚餐120人,其中食物中毒32人,罹患率为26.67%,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家宴聚餐引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建议加强对家宴聚餐实施监督管理,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预警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陈敏  彭继旭 《实用预防医学》2003,10(6):1034-1034
龙山县某乡村于2002年9月发生一起因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猪肉后,猪肉烹调加热不彻底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加强对家宴聚餐的食品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6.
3株鼠伤寒沙门菌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伤寒沙门菌(S typhimurium)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沙门菌食物中毒中占首位,而且经常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1] 。在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从4份患者肛拭标本中检出的3株鼠伤寒沙门菌均存在菌体O抗原变异现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  相似文献   

7.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张玉泉,王振军,武福周,郭宝东山东省沂水县卫生防疫站(276400山东沂水)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我国内陆地区以沙门氏菌占首位,其中又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1993年7月12日,我县农机公司发生一起因食用凉拌菜引起...  相似文献   

8.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1起农村举办丧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在感染者水样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在食物凉拌猪舌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用感染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各5份与分离出的2种菌株分别做血清凝集试验,抗体滴度效价均呈现4倍增长.结论 证实此次食物中毒为鼠伤寒沙门菌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起.大多数农家无熟食品冷藏设施,食品易污染变质;应继续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加强对农村家庭举办婚丧宴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9.
杨翠英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63-2164
2007年5月24日在苏州市吴中区某外企食堂,发生一起职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调查、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证实为食品加工中由于食品从业人员在操作中违反了食品卫生中生熟分开的卫生原则,造成鼠伤寒沙门菌和条件致病菌一普通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类,引起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SlyA蛋白是鼠伤寒沙门菌的一种双分子螺旋、翼状转录调控子,由slyA基因编码,分属MarR家族。SlyA可通过识别下游基因启动子序列,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介导鼠伤寒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小鼠实验表明,敲除slyA基因的沙门菌,其口服毒力较野生型沙门菌降低了1000倍。本文总结了当前关于SlyA的激活及调控机制,以期为后续深入探讨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机理,开发减毒疫苗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尤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2009年6月19日中午阆中市民举办婚宴,就餐后陆续有38人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腹泻等症状.首例患者发病时间为19日18时30分,末例发病时间为20日17时,发病高峰时间为19日晚20时.3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6岁.调查发现患者均食用凉菜,未食用凉菜者不发病.3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寒战、腹泻症状.患者均到阆中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经抗菌治疗,7 d内全部出院,无死亡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确诊为一起由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的食物中毒,现将实验室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18日本辖区某酒店发生一起因承办生日宴会引起食物中毒,76人聚餐,58人发病,发病率为76.3%。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所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引起本次食物中毒主要病原菌鼠伤寒沙门菌进行生物学鉴定,血清学分型以及分子的溯源分析,研究分析其相关性,从而达到准确溯源的目的。方法对3份患者肛拭子样本和1份食品样本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推荐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5种抗生素敏感实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酶切沙门菌基因组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通过Bio Numerics 6.6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3份患者样本和1份食品留样中共检出鼠伤寒沙门菌4株,均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耐药。运用PFGE对所分离到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基因分型,其PFGE图谱相似性系数为100%。结论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是由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所致,通过PFGE对致病菌进行溯源,分析其溯源关系,能追踪到菌株来源,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卫生学检测,确定该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及菌属。方法对患者食用的食物及腹泻物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操作程序检测[1,2]。结果食品及呕吐物中分离出福氏志贺及鼠伤寒沙门两种细菌。结论本起食物中毒是因食用被志贺菌及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达州市2007-2009年全球沙门菌监测网项目监测数据的统计,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方法GB4789.4进行检测。结果 3年1 008份样品检出沙门菌52株,总检出率5.16%;84.62%致病菌株由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出,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达州市沙门菌中毒主要是食物被沙门菌污染所致,应通过宣传教育、加强监测和信息报告等方式,加强对食物挑选及制作的控制,减少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分布及其分子学特征。方法 对我省监测到的历史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复核,使用双重PCR法鉴定第2相鞭毛缺失菌株并对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1 576株沙门菌中有401株鼠伤寒沙门菌,经双重PCR方法鉴定出113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分别占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7.17%和28.18%,其中79.64%(90例)来源于<2岁的婴幼儿。113株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88种带型,各带型包含菌株数为1~5株,带型相似度在58%~100%,带型无明显的地域、时间聚集特征。结论 河南省腹泻患者中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且人群分布不均,分子分型表现出较大的多样性,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病原。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第1起食物中毒是肠炎沙门菌所致;第2起食物中毒为伤寒沙门菌所致。结论2次集体食物中毒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导致的沙门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防和控制儿科病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聚集性发生。方法对一起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聚集性发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例腹泻患儿粪便均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其中3例为社区感染,2例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系通过共用卫生间水池及生活接触传播,经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无续发病例。5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此次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聚集性发生,主要为使用后尿布处理不彻底、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够及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所致。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应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1998-2003年广州市发生的10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食品污染的关键环节,为制定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及WS/T9-1996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08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样本数总计14848份,食物中毒病原菌检出数为5451份,总检出率为36.71%;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数为2303,检出率为15.51%,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变形杆菌检出数为1429份,检出率为9.62%;沙门菌,检出数为1138,检出率为7.66%,排在第三位。结论: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以副溶血弧菌为主,其次是变形杆菌,第三位检出沙门菌的菌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主,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现状及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近年来河南省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现状和食物中毒暴发的特点。认为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隔离消毒措施不严、环境污染及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引起的交叉感染。通过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建立“爱婴医院”、推广母乳喂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治疗方法等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将起到积极作用。提出成人食物中毒后长期带菌对社会潜在的危险甚大,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离引起的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将是一突出问题而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