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查10份蛲虫卵标本的2000个虫卵,含蚴卵1483个,占检查总数的74.15%,蝌蚪期卵503个,占25.15%,蚴虫脱壳卵4个,占0.2%,死卵10个,占0.5%。人工孵化后,10份标本的2000个虫卵中,具活性卵1207个,占检查孵总数的60.35%,蚴虫脱壳卵767个,占38.35%,死卵26个,占1.3%。实验表明,绝大多数虫卵自成虫产出后,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蛲虫卵标本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虫卵标本之一。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回盲部,不在肠道内产卵,在宿主睡觉后,雌虫移行至肛门周围受温湿度变化及空气的刺激产卵,故粪便检查难有所获。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征,可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将收集到的蛲虫卵标本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制作,对不同方法制作的蛲虫卵的外形、大小、幼虫清晰的程度、虫卵的完好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30天开始,每日肌注醋酸可的松(ACT)15~20mg/只,连续注射10天,并于感染后6周,进行解剖,分离肝组织的虫卵,制成干卵并作虫卵活性观察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实验进一步证明,应用免疫抑制方法,可增高动物肝组织内虫卵的得量(为对照组的2.3~2.5倍);感染家兔经注射ACT 后,其肝组织内虫卵的活性不受影响。认为应用家兔免疫抑制方法以增高肝内血吸虫卵的得量是有效而可取的,为解决COP 使用的干卵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徐秀菽  刘涛 《贵州医药》1994,18(5):440-441
建立丝虫的体外培养系统对丝虫病的防治与监测有着重要的价值。Sawyer和Weinstein(1963)首次报道犬恶丝虫在NCTC_(109)培养液中可发育到一期。1966年Wood和Suitor利用埃及伊蚊细胞的Grece's细胞系培养台湾猴丝虫微丝蚴,至第19天发育到第2期幼虫。此后,体外培养受到广泛注意,并取得一定进展。1987年,姜维维用CaCl_2人工脱鞘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HamF_(12)和RPMI_(1640)含30%小牛血清中最高有20%可发育至腊肠期。陶鸿章(1989)用CaCl_2脱鞘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含中华按蚊细胞系的TC_(199)培养液中有25.5%发育致腊肠期,并且认为有鞘微丝虫蚴的体外培养,脱鞘是使其发育的先决条件。本文报道未经人工脱鞘及人工脱鞘的微丝蚴在各种培养液及含东乡伊蚊胸肌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昆虫生长调节剂S 31183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淡色库蚊成虫吸血和产卵及卵的孵化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室中 ,用S 31183作用于雌、雄成虫后 ,观察其对成虫吸血、产卵和卵孵化的影响。结果 成虫以分子质量数低于 0 1× 10 -9浓度的S 31183饲喂后 ,雌虫产卵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在浓度达 1× 10 -6时 ,雌虫产卵增加 ,亚致死量的S 31183作用幼虫后 ,发育为成虫的雌虫产卵率下降 ,虫卵孵化率也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高剂量的S 31183影响成虫的产卵和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6.
脑囊虫是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经胃肠消化孵化出蚴,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脑囊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省份,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多见。中间宿主为猪、狗、牛、羊等,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类是绦虫的唯一终宿主。进入人体途径主要为生食及半生食感染绦虫的猪肉或吞食被绦虫污染的蔬菜及食物而感染。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出囊蚴钻入肠壁,通过肠系膜小静脉进入体循环,再至脑实质内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7.
四、摘要1.本文报告钩虫卵漂浮的适宜时间为10—60分钟,其中以15—45分为最适当,在此时间内虫卵数最高,而2小时后显著降低。2.蛔虫卵经漂浮后,卵数最多为在20分后。  相似文献   

8.
奥苯达唑治疗肠道线虫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苯达唑驱治肠道钩虫、蛔虫感染,剂量用15mg/kg顿服,连用3 d,钩虫卵阴转率为85%(片剂)、75%(胶囊),蛔虫卵阴转率为93%,对2种钩虫同样有效。蛲虫感染,剂量用10 mg/kg,bid和15mg/kg顿服,虫卵阴转率均为98%,与阿苯达唑等药有同样效果。药物副反应轻微、短暂。  相似文献   

9.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在晚期丝虫病患者中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锋  王世海 《贵州医药》1992,16(4):200-202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微丝蚴阳性者免疫荧光研究已见于多篇文献;而对晚期丝虫病患者,国内外尚无这方面的报道。为此,我们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Aw—Ag)及微丝蚴抗原(Mf—Ag)对马来和班氏丝虫病晚期患者作间接荧光抗体(IFA)试验,以了解晚期患者血中抗体水平。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血清标本的收集、保存、稀释1988~1989,我们分别在德江、务川、独山三县静脉采集班氏和马来丝虫病晚期患者血清标本51份,微丝蚴阳性血清10份,并在上述  相似文献   

10.
埃及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尿检查发现埃及血吸虫卵,是确诊该病的简便方法。本文就1982年3月~1983年9月,在塞内加尔南方某市卫生单位,中国医疗队的儿、内、外、妇等科病例的尿检查中,埃及血吸虫卵阳性的164份尿标本作一分析。检查方法:164份尿标本均即采即检。标本来自112例患儿(男104,女8)和52例成人患者(男40,女12)。大多数病例是感染埃及血吸虫后初次发病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