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炎C病毒(HC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总的流行率为3%~5%,一般人群感染率为1.8%,估计有1.7~2.0亿人感染HCV,是一全球的健康问题.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最近10年从标准干扰素单治疗发展到标准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利巴韦林(ribavirin,病毒唑RBV)联合治疗,新近又发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 interferon)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引起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率提高,疗效增加,成为当今抗HCV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a-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5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IFN)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35例,联合组给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IFN组和ADV组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和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IFN组和ADV组,ADV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高于IFN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是临床上适合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为止,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是治疗丙型肝炎的唯一方案,由于应用干扰素(IFN)治疗进展性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1],长期以来肝硬化一直是干扰素应用的禁区.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综合分析患者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疗效预测并优化治疗方案.此文主要从患者治疗前的基线因素、治疗中的血清病毒动力学变化及联合的RBV剂量等方面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病毒学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目前对SARS-CoV-2知之甚少,尚未研发出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物。但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同为β属冠状病毒,具有核苷酸同源性。既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研究提示利巴韦林(ribavirin, RBV) 联合IFN抗病毒治疗有效,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本文回顾总结了RBV联合IFN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FN)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首选药物。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多数学者认为IFN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治疗CHB能获取较高疗效。 IFN+膦甲酸钠 35例CHB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每次100毫升,静滴,每日2次,连用28天为1个疗程;同时联合IFN(因特芬)每次300万单位,每日1次,肌注,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180天。结果表明,显效者27例,有效者30例,其总有效率为85.7%。与单用磷甲酸钠或单用IF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IFN+心肝宝 24例CHB病人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是由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慢性进展性肝病.HCV感染发病隐匿,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且感染后60%-80%的患者可慢性化,其中约20%的患者在感染20-3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聚乙二醇IFN(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RBV)仍是亚太地区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1].而抗病毒治疗应答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重点研究了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临床与生化和心理指标等相关因素,旨在探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的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指.  相似文献   

8.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FN-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醇包裹IFN-α制备的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对于单用干扰素(IFN)无效或疗效不稳定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病人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毒唑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CHC时虽不能从血液中清除HCV RNA,但经初步研究表明,当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时,对治疗CHC有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证实两药联用的协同作用,作者选择曾用IFN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稳定的10例CHC病人(6例无效、4例疗效不稳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IFNα-2b)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IFNα-2b抗体)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乙肝病人(HBeAg、HBVDNA均阳性)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IFNα-2b抗体、HBeAg及HBVDNA检测.[结果]55例病人治疗后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36.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为25%(5/20);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57%(20/35),HBVDNA阴转率为54%(19/3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4,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部分病人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