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霉素和缺血联合预处理对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2)缺血再灌注损伤前3组肝硬化大鼠分别行阿霉素预处理、缺血预处理、阿霉素 缺血联合预处理,比较3组和对照组AST、ALT、LDH和盯、TNF-α、NO、热休克蛋白70(HSP0)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阿霉素预处理、缺血预处理、阿霉素 缺血联合预处理能明显抑制AST、ALT、LDH水平升高,其中以阿霉素 缺血联合预处理作用最显著;缺血预处理能显著降低ET、TNF-α水平;阿霉素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使N0显著升高;阿霉素预处理能使肝细胞HSP70显著增加。结论阿霉素和缺血预处理都能减轻肝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阿霉素 缺血联合预处理对月十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 IPost)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后处理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组(D组)以及对照组(E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测定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1h后血清丙二醛(MDA)和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再灌注6h后骨骼肌的坏死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B组、C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均低于A组(P< 0.05),但是高于E组(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低于C组(P<0.05),但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结论 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联合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处理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肝脏 70 %的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比较缺血预处理和无预处理组及间歇阻断肝门法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以肝功酶、能量代谢和过氧化损伤等生物化学指标、组织学病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指标 ,观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各项指标显示 ,正常大鼠中 ,缺血预处理与无预处理组相比 ,可显著减轻再灌注损伤 (P <0 .0 5 ) ,与间歇性阻断肝门组相比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各个缺血预处理组内 ,缺血预处理 5min(IPC5min)组较IPC10min组和IPC5min× 2 组效果好 (P <0 .0 5 ) ,证实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肝脏再灌注损伤 ,并优于间歇性阻断肝门法 ,是一种应用方便、效果较好、前景广阔的阻断肝脏血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手术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证实肢体缺血预处理可以积极地缓解手术中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肢体缺血预处理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多,笔者将肢体缺血预处理研究进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肢体缺血预处理所保护的靶器官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的相关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需充气止血带止血进行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0 )和IPC组 (n =10 )。IPC组患者术前应用 3次 5min循环缺血 ,间隔 5min再灌注预处理后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 ;对照组直接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在肢体缺血前和再灌注 30min、90min、180min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随着肢体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血中CPK、AST、LDH、MDA含量逐渐升高 ,而SOD活性逐渐降低。IPC组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同时间 ,血中CPK、AST、LDH、MDA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SOD活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IPC能有效地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提高肢体缺血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关于肾缺血预处理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多,本文就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鼠L-精氨酸预处理对第一肝门阻断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肠道细菌易位有无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在高原环境饲养14天后分为假手术组(5只)及实验组(持续阻断30分钟及60分钟组,L-精氨酸预处理加持续阻断30分钟及60分钟,每组5只)。无菌条件下用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大鼠第一肝门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再灌注24小时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取门静脉血、回肠系膜淋巴结进行肠道细菌培养。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预处理对第一肝门阻断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肠道细菌易位有无保护作用。结果假手术组未培养出细菌;持续阻断30分钟组2例、持续阻断60分钟组5例、外源性断60分钟组5例血液及淋巴结均培养出大肠埃希氏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持续阻断60分钟组亦明显高于持续阻断30分钟组,便各预处理组与相同阻断时间组之间无差异。结论高原第一肝门阻断的时间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肠道细菌易位有显著的影响,但外源性L-精氨酸预处理对高原第一肝门阻断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肠道细菌易位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肝脏缺血预处理组(IPC+IR)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C+IR)。观察术后各组大鼠血液中炎症因子(IL-6,TNF-α)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同时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生存率及肝脏酶学水平的差异。结果 LIPC组及IPC组大鼠术后血清AST、ALT均较IR组明显降低,术后第7天存活率较IR组明显提高,术后血清TNF-α、IL-6均较IR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C组与IP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ICP及ICP组大鼠术后体内MDA水平均较IR组降低,SOD水平均较IR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颈髓慢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颈髓慢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颈髓慢性压迫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脊髓减压再灌注前给予肢体缺血预处理,对照组不做预处理。两组兔在减压前和减压后2h、8h、24h,7d、21d分别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在减压后即刻、0.5h、1h和以上时间点分别进行脊髓血流测定。处死动物取脊髓(C1~T1)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于再灌注8h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脊髓组织丙二醛含量于再灌注8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再灌注后脊髓血流均显著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示对照组神经元呈缺血改变,白质水肿、脱髓鞘;实验组病理改变轻微。实验组热休克蛋白70表达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脊髓慢性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研究显示缺血预处 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关于肾缺血预处理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多,本文就缺 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即使在小肠长时间缺血/再灌注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就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影响兔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三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R组)、假手术组(S组).建立兔在体左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通过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再灌注3 h时凋亡指数(AI)的变化,予Western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5).R组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1),而Bax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Bcl-2/Bax比值增高(P<0.05).结论 远隔肢体缺血预处理可上调肺组织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再灌注损伤和微循环变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 70 %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为对照组、缺血组、缺血预处理组、L 精氨酸组、L NAME组 ,观察各组肝功能变化 ,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NO和ET及透明质酸 (HA)的水平 ,以HA代表肝脏微循环情况。结果 :再灌注损伤后微循环的破坏和NO和ET的变化相关 ,缺血预处理可减少NO水平的下降和血浆ET升高 ,减少微循环破坏和肝功酶的升高 (P <0 .0 5 )。外源性给予NO合成前体L 精氨酸在升高NO水平降低ET水平的同时 ,可达到类似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结论 :血管活性介质NO的减少和ET水平增加是导致再灌注损伤微循环变化的原因之一。缺血预处理可诱导增加NO和减少ET ,并可能是其改善微循环和减少再灌注损伤的因素之一。给予外源性NO可起到类似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效果 ,而抑制NO产生并不能加重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鼠一侧后肢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不同条件缺血预处理,观察脊髓腰骶膨大处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血管夹暂时阻断大鼠左侧髂总、髂内和髂外动脉,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以缺血6h再灌注2h和12 h分为A、B两组,预处理方式为缺血10 min血液复流10 min,按无预处理、预处理1次、无时间间隔预处理2、3次,分成A0、A1、A2、A3;B0、B1、B2、B3组.取材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前角,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条件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前角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显示A0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减少,核溶解消失,损伤明显,预处理后神经元细胞增多,可见部分细胞核存在;B0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大部分坏死溶解,预处理后坏死溶解现象减轻.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0和B0组脊髓前角神经兀细胞不同程度核周器扩张损伤,出现内质网扩张、大量线粒体空泡以及核膜溶解消失.预处理后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叠加预处理后损伤进一步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下脊髓腰骶膨大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对脊髓具有保护作用.反复3次预处理产生的保护作用优于2次预处理及1次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8只,其中4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IP组、二氮嗪组(DZ组)、5-羟葵酸(选择性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滞剂)拮抗IP组(5-HD IP组)、5-羟葵酸拮抗二氮嗪组(5-HD DZ 组),每组8只,另外8只用作正常心肌线粒体电镜检查对照组。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30 min预处理期间各组进行以下处理,IP组进行2次缺血再灌注,灌注压8.5 kPa,灌注速率8.5 ml/min。每次IP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DZ组灌注50 μmol ·L-1二氮嗪;5-HD IP组灌注100 μmol·L-1 5-羟葵酸10 min,然后给予2次IP;5-HD DZ组灌注5-羟葵酸100μmol-L-1 10min,再灌注二氮嗪50μmol·L-1 10min。然后各组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30min。持续测定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发展压(INDP)、左心室舒张末压(INEDP)和冠脉流量(CF)],再灌注末取心肌,提取线粒体,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结果与I/R组比较,IP和二氮嗪预处理能明显提高再灌注期间LVDP,降低LVEDP,降低心肌线粒体Flameng评分(P< 0.01),减轻心肌病理学损伤;5-羟葵酸能部分拮抗IP、完全拮抗二氮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I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蛋白激酶C(PKC)在IPC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原位灌流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IPC的保护作用.同时经肠系膜上静脉注射NO前体L-精氨酸和蛋白激酶C特异性激动剂1,2-二辛酸甘油(DOG)以及两者的特异性阻滞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AME)和多粘菌素B,来检测NO和PKC在IPC中的关系.结果预处理可阻止血清谷丙转氨酶(ALT)[(200.86±40.30)U/Lvs.(257.65±20.18)U/L],谷草转氨酶(AST)[(211.06±13.59)U/Lvs.(309.17±24.79)U/L],乳酸脱氢酶(LDH)[(824.73±127.11)U/Lvs.(1118.60±82.21)U/L]及脂质过氧化物(LPO)[(0.414±0.069)mmol/mgvs.(0.531±0.054)mmol/mg]水平升高(P<0.05),而使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保持在较高水平[(10.33±0.88)U/mgvs.(6.01±0.91)U/mg],(P<0.05).NO与PKC均可模拟预处理的保护效应.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I/R有明确的保护作用,NO与PKC发挥IPC保护作用的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预处理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然后阻断第5叶入肝血流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4组(n=6):①肝硬化大鼠对照组(对照组),仅分离肝周围韧带,不进行肝门阻断及再灌注;②肝硬化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③L-精氨酸预处理组(精氨酸组);④L-硝基精氨酸甲酯(L-nitro-arginine-methy L-ester,L-NAME)预处理组(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后三组分别于缺血前15 min经门静脉给予生理盐水、L-arg和L-NAME处理,测定再灌注后肝内门-体分流、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等的变化.采用门静脉连续输注山梨醇法.测定肝脏山梨醇摄取率,计算肝内门.体分流.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性肝血流量(funotional hepatic blood flow,FHBF)、SOD显著降低(P<0.01),肝内分流率、肝内分流量(intrahepatic shunt flow,IHSF)、MDA、ALT、AST、LDH显著升高(P<0.01或P<0.05);精氨酸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FHBF、SOD、Na+/K+-ATPase、Ca2+-ATPPase、Mg2+-ATPase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内分流率、lHSF、MDA、ALT、AST、LDH显著下降(P<0.01或P<0.05);硝基精氨酸甲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FHBF显著下降(P<0.01),IHSF、MDA显著升高(P<0.01).结论 L-arg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增加肝脏内源性NO,从而减少肝内门-体分流,增加功能性肝血流以及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内源性保护措施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已有文献报道,但对IP抵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明了。为此,我们通过体外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利用人工造成的缺氧和富氧环境,来研究缺氧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再灌氧损伤的影响,从而建立IP保护肝脏的体外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时肺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组(IPC),每组10只。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含量,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SOD、GSH-PX活性和NO含量显著下降,X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高,肺系数升高,肺组织病变明显,肢体缺血预处理可明显缓解上述变化。结论: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抗氧化功能下降参与肺脏的损伤过程,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这种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