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尿畅舒胶囊对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充盈期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尿畅舒胶囊、舍尼亭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感觉等膀胱充盈期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初始尿意容量、膀胱顺应性、膀胱敏感性等膀胱充盈期尿流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能有效增加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容量,提高膀胱顺应性,降低患者膀胱敏感性,其疗效与舍尼亭相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畅舒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尿道综合征患者36例,分为尿畅舒胶囊治疗组(24例)和尼尔雌醇对照组(12例),分别采用相应药物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及血清雌二醇(E:)、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I-PSS、QOL、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血清激素水平均为绝经状态,E:、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尿道综合征临床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尿畅舒胶囊对去势雌鼠血清一氧化氮(NO)、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膀胱组织中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探讨尿畅舒胶囊治疗绝经后尿道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对照组及尿畅舒胶囊治疗组。去卵巢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清测定NO、GnRH的含量,取膀胱组织测定cGMP含量。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血清N0浓度及膀胱组织cGMP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血清GnRH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能有效提高去势雌鼠血清NO的浓度及膀胱组织中cGMP含量,效果优于尼尔雌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畅舒胶囊对去势雌鼠膀胱质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水通道蛋白1(AQP1)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机理。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及尿畅舒组。摘除卵巢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膀胱质量、膀胱壁厚度;采用ELISA测定血清及膀胱组织中eNOS、AQP1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膀胱质量减轻,膀胱黏膜层及肌层明显萎缩、变薄;尿畅舒组大鼠膀胱质量增加,黏膜层细胞排列紧密、层次分明,肌层增厚。空白组、尼尔雌醇组及尿畅舒组血清eNOS、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尿畅舒组与尼尔雌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大鼠血清AQP1明显下降,给予雌激素及尿畅舒胶囊后上升;而膀胱AQP1含量在去势前后及给予雌激素、尿畅舒胶囊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畅舒胶囊可逆转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膀胱黏膜及平滑肌萎缩,提高血清及膀胱eNOS含量,从而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尿畅舒胶囊加曲司氯铵片治疗,对照1组采用尿畅舒胶囊治疗,对照2组采用曲司氯铵治疗。疗程30d。观察比较3组综合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尿急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1组为80.6%,对照2组为8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OAB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及尿急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尿急症状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电针治疗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进行系统尿流动力学评价。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尿,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电针疗法增加了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逼尿肌的有效收缩,显著改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使处于松弛状态的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张力增加,产生排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尿畅舒胶囊对卵巢切除后大鼠膀胱结构的影响,探讨尿畅舒胶囊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机理。方法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尿畅舒胶囊治疗组。摘除卵巢建立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取膀胱组织测定膀胱重量、膀胱壁厚度。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膀胱重量为(42.63±5.91)mg、(51.37±3.53)mg;膀胱肌层厚度为(167.48±12.06)μm、(295.52±22.68)μm;膀胱黏膜厚度为(22.54±4.98)μm、(28.60±4.69)μm;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畅舒胶囊可逆转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膀胱黏膜及平滑肌萎缩,促进逼尿肌增生,改善膀胱壁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爽通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家兔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造家兔前列腺增生模型,以Laborie-EKO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家兔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收缩压、膀胱容量、逼尿肌顺应性、最大尿道压和残余尿量,并且观察前列腺增生家兔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前列爽通胶囊能显著增大模型家兔最大尿流率、降低最大逼尿肌压、降低最大尿道压、减少残余尿量、增加逼尿肌顺应性和降低PQ值。结论:前列爽通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家兔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参麦鹿茸汤联合氯酯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氯酯醒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对改善中风后尿失禁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缩泉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流动 力学、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2 例)。 2 组均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缩泉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缩泉丸和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 程为8 周,并随访2 个月。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简表(ICIQ-SF)评分、1 h 尿垫试验、 72 h 排尿日记、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和尿流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临床疗 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因转院脱落、失访2 例,对照组违背方案1 例,最终对 照组纳入患者37 例,观察组纳入患者40 例。(2)治疗后,2 组患者的ICIQ-SF 各因子评分、总分、以及1 h 尿 垫试验的漏尿量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评分及漏尿量均少于对照组 (P<0.01)。(3)治疗后,2 组患者72 h的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总排尿量、夜间护理人员被叫次数和 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漏尿改善程度及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1)。(4)治 疗后,2 组患者除残余尿量(RUV)少于治疗前(P<0.01),其他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强烈尿感容量 (SD)、膀胱收缩指数(BCI)、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和膀胱顺应性 (BC)]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各参数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40/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9%(35/37),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 照组(P<0.05);2 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规律排尿率和膀胱功能满意率分别为90.00%(36/40)、87.50% (35/40),高于对照组的70.27%(26/37)、64.86%(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治 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采用缩泉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BPH 术后尿失禁 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参数,恢复患者排尿和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通脉胶囊临床疗效。方法:选门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风阳上扰型、痰瘀互阻型共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用西药加丹双通脉胶囊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83.3%。结论:丹参通脉胶囊可提高临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痛宁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痉挛(CAS)阳虚血瘀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随机将64例CAS阳虚血瘀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心痛宁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盐酸贝尼地平(商品名:可力洛)4mg,每日1次。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程度半定量计分、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程度半定量计分、硝酸甘油用量、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方面,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宁胶囊治疗CAS阳虚血瘀证优于盐酸贝尼地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气虚痰浊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及中药复方芪麻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分为50mmHg≤动态脉压60mmHg和动态脉压≥60mmHg2组,分析动态脉压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芪麻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和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50mmHg≤动态脉压60mmHg的高血压患者(气虚痰浊型)均出现尿微量蛋白等早期肾功能损害表现,并且随着脉压的升高,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压(P0.05),降低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量(P0.01),改善肌酐清除率(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平均动态脉压与高血压患者(气虚痰浊型)的肾功能损害程度成正比,可作为判断高血压(气虚痰浊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芪麻胶囊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气虚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方法入选的65例老年高血压LVH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29例)与非气虚血瘀组(36例),观察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相关指标。结果气虚血瘀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显著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内径(LVDd)、左室心肌质量(LVM)显著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气虚血瘀型是老年高血压LVH常见证型之一,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为其提供实验室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观察,评价补肾活血胶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应用补肾活血胶囊治疗6个月,对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中医证候学评分、肝肾功能、血液分析进行比较,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补肾活血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补肾活血胶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冲剂试验性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0例口服益气化瘀冲剂,每日1剂(1袋),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120例口服安慰剂(颗粒冲剂),每日1剂(1袋),分早晚两次服。两组试验期间均以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为基础治疗,2个月为1个试验疗程,然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在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下肢水肿指标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5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选择,且具有安全性。初步证实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