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含吲哚美辛的固定式铜宫内节育器(FICu-IUD)进行了动物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硅橡胶浸提液对小鼠无全身急性毒性,FICu-IUD对家兔子宫局部刺激和损伤较FCu-IUD明显减轻,长期毒性试验,吲哚美辛对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液学及血液生长指标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除子宫外,无明显异常,经口给预吲哚美辛硅橡胶浸提液,对大鼠无明显致畸感期生殖毒性,提示:FICu-IUD毒性小,用于临床安全,经口给预吲哚美辛硅橡胶浸提液,对大鼠无明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提示:FICu-IUD毒性小,用于临床安全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吲哚美辛对大鼠盐酸吸人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吲哚美辛组(n=28)和对照组(n=28)。吲哚美辛组用5mg/ml吲哚美辛灌胃两天,每天30mg,实验前30min加用15m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动态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动脉血气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0.5、1、2h吲哚美辛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吲哚美辛组镜检炎症变化和肺水肿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2h时吲哚美辛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吲哚美辛对盐酸吸人性肺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赝复用硅橡胶老化后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颌面部赝复用硅橡胶老化后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以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作为受试材料,根据GB/T3512-2001分别制备24、48、72 h老化试件.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液为浸提介质,参照GB/T16886.5-2003制备相应浓度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根据试件的老化时间和浸提液的浓度进行实验分组,同时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于加入浸提液后的2、4、7 d分别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测得的吸光度值(D490nm)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并以此评价受试件的毒性程度.结果 加入浸提液后2、4 d,SEI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为2级.加入浸提液后7 d,A.2186老化48 h 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SEI老化48 h 50%和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除A-2186老化24 h 50%浓度组外(细胞毒性为0级),其余各组细胞毒性评价均为1级.结论 老化48 h后,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表现出轻微的细胞毒性;老化72 h后,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建议临床使用赝复体的患者定期更换赝复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吲哚美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流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吲哚美辛组 (IN)、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和对照组 ,术后 12、2 4和 36h处死 ,运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胰腺局部动脉血流、门静脉血流、脾动脉血流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取大鼠胰腺病理标本 ,进行胰腺病理损害评分 ,采用TUNEL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SAP时 ,大鼠胰腺局部动脉血流、门静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量明显下降 (vs对照组P <0 .0 1)。吲哚美辛明显改善了胰腺血流 ,同时改善了门静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量 (vsSAP组P <0 .0 1)。吲哚美辛治疗干预可使SAP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上升 (vsSAPP <0 .0 1) ,同时治疗组各时点胰腺病理损害较SAP组明显减轻 (P <0 .0 1)。结论 吲哚美辛能促使SAP大鼠胰腺血流量增加 ,SAP时存在着胰腺细胞凋亡 ,胰腺细胞凋亡和胰腺的病情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颌面部赝复用硅橡胶老化后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以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作为受试材料,根据GB/T3512-2001分别制备24、48、72 h老化试件.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培养液为浸提介质,参照GB/T16886.5-2003制备相应浓度的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根据试件的老化时间和浸提液的浓度进行实验分组,同时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于加入浸提液后的2、4、7 d分别收集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测得的吸光度值(D490nm)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并以此评价受试件的毒性程度.结果 加入浸提液后2、4 d,SEI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为2级.加入浸提液后7 d,A.2186老化48 h 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SEI老化48 h 50%和100%浓度组及老化72 h 50%和100%浓度组的D490nm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评价细胞毒性均为2级.除A-2186老化24 h 50%浓度组外(细胞毒性为0级),其余各组细胞毒性评价均为1级.结论 老化48 h后,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表现出轻微的细胞毒性;老化72 h后,A-2186硅橡胶和液态双组份SEI硅橡胶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建议临床使用赝复体的患者定期更换赝复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鸡羽根角蛋白管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制备不同处理强度的3种鸡羽根角蛋白管的浸提液并测定其化学成分.采用皮肤致敏实验(大鼠)、皮内刺激实验(家兔)、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以及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鸡羽根角蛋白管浸提液的体内和体外毒性作用.结果 鸡羽根在浸出液中释放的主要物质为中等分子量的肽类物质,大分子蛋白释放不多.皮肤致敏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显示对浸提液不引起皮肤及皮内红斑、水肿和坏死现象.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实验中,腹腔注射浸提液的小鼠未出现死亡、衰竭、发绀、震颤、严重的腹膜刺激、眼睑下垂及呼吸困难等毒性症状.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示浸提液细胞毒性接近于0级.结论 鸡羽根角蛋白管可被水解,释放一些肽类物质,其浸提液对皮肤无致敏作用,皮内刺激反应弱,不引起全身急性毒性症状,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7.
杨栋  焦其彬  张邢炜 《浙江医学》2016,38(14):1146-114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在炎症因子引起的大鼠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结扎-放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建立大鼠无复流模型,硫磺素S法测定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肌无复流面积,根据左心室无复流面积将实验大鼠分为无复流组(>20%)和对照组(≤20%),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real-timePCR法测定左心室COX1、2的RNA转录水平。另用吲哚美辛、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对无复流大鼠进行预处理,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吲哚美辛组、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大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及无复流面积。结果无复流大鼠血清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左心室COX1、2的RNA转录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大鼠心脏功能优于模型组,吲哚美辛组大鼠心室舒张末压低于模型组,而左室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速率均较无复流模型组升高,吲哚美辛组无复流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P、IL-6可能通过COX途径介导大鼠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吲哚美辛能通过拮抗COX途径相关的炎症反应,改善大鼠冠状动脉的无复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七叶莲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于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100 μL制备AA模型。造模成功后,吲哚美辛组大鼠给予2.5 mg·kg-1吲哚美辛灌胃作为阳性对照,低剂量七叶莲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分别给予10.0、25.0 mg·kg-1七叶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进食、饮水、皮毛、关节肿胀等一般情况。分别于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评估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全身关节炎病变程度。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大鼠后足跖厚度,以后足跖厚度表示大鼠足跖肿胀度。给药10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L-10、TNF-α水平。结果 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进食、饮水正常,皮毛整洁,神态活泼,无关节肿胀;模型组大鼠进食、饮水量下降,活动减少,精神倦怠,局部关节肿胀明显,甚至出现溃烂;低剂量七叶莲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给药6 d后,进食、饮水逐渐增加,神态良好,局部出现的溃烂开始结痂;吲哚美辛组上述表现较模型组也有改善。造模后及给药2、5 d 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的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10 d 时,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10 d 时,吲哚美辛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AI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前,5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及给药2 d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5、8、10 d时,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5、8、10 d 时,吲哚美辛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8 d时,低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4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七叶莲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P<0.05)。结论 高剂量七叶莲可显著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病变程度和足肿胀度,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血清中IL-4、IL-10、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康彪  马佳  赵铱民  赵信义  杨青芳 《医学争鸣》2008,29(12):1078-1080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类颜面赝复体粘接剂-1(FPSA-1)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MTT法评价FPSA-1的细胞毒性.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00,750 mL/L FPSA-1浸提液,于加样后2,4,7 d用MTT法显色,用多道扫描酶标仪测A490nm值,计算相对增殖率,对FPSA-1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浓度的FPSA-1浸提液对L-929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作用(P>0.05),各浓度FPSA-1浸提液加样后2,4,7 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929细胞增殖与浸提液浓度无明显相关性,FPSA-1的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结论: FPSA-1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颜面赝复体粘接材料.  相似文献   

10.
陈周峰  黄智铭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18+327+39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病模型的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吲哚美辛组)、C组(吲哚美辛+姜黄素组)各6只,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定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组血清ICAM-1、TNF-α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组织学损伤较A组明显加重;C组血清ICAM-1、TNF-α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组织学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胃病模型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观察了两种宫内节育器 (FICu- IUD、FCu- IUD)对妇女子宫出血和体内贮备铁的影响 ,通过生殖激素测定排除了 FICu- IUD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 :1临床观察中 FICu- IUD组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较 FCu- IUD组减少 ,个别妇女的经血量 (MBL)甚至少于置器前。 2 MBL、 Hb、血清铁蛋白 (SF)测定显示 ,FICu- IUD组妇女MBL 较 FCu- IUD明显减少 (P<0 .0 5 ) ;两组 Hb均在正常水平 ;SF水平也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3FICu- IU D对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黄体生成激素 (L H)、雌二醇 (E2 )、黄体酮 (P)水平无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释放吲哚美辛的固定式铜宫内节育器减少子宫出血有效 ,不影响体内贮备铁和生殖内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在大鼠一侧子宫角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另一侧为对照。取子宫组织作形态学检查;肥大细胞(MC)计数、光镜、电镜观察,组胺测定等。结果表明,IUD角的子宫MC及组胺含量比对照角明显升高(P<0.05)。IUD角呈慢性内膜炎反应,无正常生理周期、蜕膜反应及胚泡植入,对照角表现正常。因此,IUD刺激子宫MC增生,MC则与慢性内膜炎导致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观察到消炎痛预处理能使大鼠对半乳糖胺肝损伤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进一步观察了达一现象。结果提示,消炎痛整体处理可使肝细胞本身获得抗损伤的能力,而这种抗损伤能力的形成可能有赖于肝细胞外其它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1%乙酸冲洗SD大鼠子宫内膜,获得子宫内膜酸溶性提取物。利用琼脂糖弥散法和电泳凝胶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发现,子宫内膜提取物有三条主蛋白带对致病性大肠杆菌ML-35P耐药株有强抗菌活性,这三条抗菌蛋白带命名为RatUP-1,RatUP-2和RatUP-3,分别占子宫内膜提取物总蛋白量的4.5%,5.7%和6.6%。虽然提取物存在溶菌的活性,但其含量甚微,在AU一PAGE图谱上亦未能显现溶菌酶条带。本实验的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合成一类抗菌多肽,可能在子宫抗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1990年3~4月对郑州市2814例纺织女工使用宫内节育器(简称IUD)的效果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脱落87例,带器妊娠及意外妊娠分别为53例和23例,因症取出35例,非因症取出31例,共停用229例,继续存放2585例。120月净累计存放率为每百妇女81.37。据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IUD的脱落与年龄、怀孕次数、多次人流有关。带器妊娠和意外妊娠均与怀孕次数、多次人流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继续存放与IUD存放时间、年龄、怀孕次数、置器年龄、初婚年龄、置器类型、乳期放置、流产次数及初产年龄有关。以上各项失败结局均与劳动强度、劳动姿势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下监测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s,IUD)、MCuⅡ功能性IUD、MYCuIUD(统称为爱母IUD)在宫腔内的位置和声像图特征。方法对60例放置爱母IUD的妇女应用超声监测IUD距子宫不同径线的距离,根据IUD不同类型抓拍典型声像图。结果60例纵切IUD上缘距宫底浆膜(13.46±1.91)mm,下缘距子宫内口(17.82±1.61)mm;横切上缘距宫底浆膜(左)(12.04±2.90)mm,距宫底浆膜(右)(12.55±2.63)mm。子宫纵切声像图特征:爱母3种IUD上缘在宫腔内宫底处显示明亮的、点状较强回声伴有彗星尾征。MCuIUD下缘呈短细线条状较强回声;MCuⅡ IUD、MYCu IUD下缘显示连续点状强回声伴有彗星尾征呈串珠状。子宫横切:MCu IUD的上缘在宫腔内宫底近两侧宫角处分别呈现强回声光点,周围有声晕,有的呈平行双倒“八”字,下缘记忆合金丝与中间呈现较强回声光点;MCuⅡ IUD、MYCu IUD两侧臂呈“似鱼刺样”强回声。结论爱母IUD超声声像图与常用IUD不同,需纵切与横切并用,靠连续声像图的动态变化,依据子宫中心部宫腔内膜回声这一重要标志,判断爱母IUD在宫腔中的正常或异常位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产褥期末放置两种载铜活性宫内节育器(MLcu 375 IUD和Tcu 220 CIUD)的避孕效果、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比研究方法,粗累积事件率、净累积继续使用率采用Life table方法,出血类型分析采用90d参考期统计方法.结果 在产褥期末放置两种载铜活性宫内节育器无子宫穿孔、无感染、无放置后大出血.两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不良反应低,3、6、9个月出血发生率MLcu 375 IUD均低于Tcu 220 CIUD,有显著性差异.两种宫内节育器各时段每百例妇女粗累积事件率、净累积继续使用率无显著性差异.除脱落率较高外,妊娠率、因症取出率较低,有较好的可接受性.结论 产褥期末放置MLcu 375 IUD和Tcu 220 CIUD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53例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在宫腔镜直视下(必要时B超引导),采取直接夹取、针状电极电切粘连带,游离节育器后,以取环钩取出、环形电切环切除黏膜下肌瘤后,宫腔镜下取环钩取出,2例因宫内节育器异位入盆腔,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果 53例患者中,51例经宫腔镜处理后取出,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原因与节育器嵌顿子宫黏膜下层、嵌入肌层、套入黏膜下肌瘤蒂部及宫腔形态异常、宫腔粘连包裹节育器及异位有关,宫腔镜有操作方便、直观、图像放大、止血迅速、创伤小、无伤口等优点,是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e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IUD with indomethacin on enzyme activities of succinic dehydrogenase ( SDH ),nonspecific esterase (NSE) and ATPase in endomtrium of rabbit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s, silicon rubber and IUD with copper and indomethac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In the group of indomethacin, the enzyme activities of SDH, NSE and ATPase were increased, while they‘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UD with copper. In the group of IUD with copper and indomethacin the enzyme activities also decreased, bu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silicon rubber group. 2. The damage to endometrium was obvious in IUD with copper. The damage to epithelium of endometrium 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y IUD with indomethacin was found to be lower.  相似文献   

20.
详细记录230例需要取环的妇女的取环原因、放环至取环的时间、月经情况、环型、取环时难易情况、环下缘至宫口距离.结果:在230例中,由于较放环前月经量过多,过少或阴道不规则流血而需要取环的有82例,占357%.其次为带环受孕有47例,占204%,带环受孕者,环位置下移至子宫外口3cm以内者多见.28例取环困难.结果表明: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阴道不规则流血为取环的最常见原因.在带环受孕中,金属单环占82%.认为放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适当的环型,提高放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