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致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监测 ,旨在了解COPD、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用呼吸机前后血液循环功能变化特点 ,为肺心病患者的抢救和机械通气的合理使用寻找依据。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8例患者中男 7例 ,女1例 ;年龄 ( 73± 4 )岁。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等诊断为 COPD,且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心肌病等左心病变。在给予抗炎、化痰、吸氧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无效 ,且病…  相似文献   

2.
对 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评价利喜定扩血管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30例患者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5 9~ 82岁 ,平均 6 9.7岁 ;冠心病 2 1例 ,风心病 2例 ,先心病 1例 ,高心病 2例 ,肺心病 4例 ;心功能为 NYHA 级 ;心衰反复发作且本次发作后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血压≥ 90 / 6 0 m m Hg(1mm Hg=0 .133k Pa)。1.2 治疗方法 :吸氧 ,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利喜定 2 0 0 mg用生理盐水 10 m l混合后用注射泵持续泵入 ,速度为 1.5~6 .0 m l/ h(10 0~ 4 0 0μg/ min) ,根据…  相似文献   

3.
心先安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应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6 0例 ,疗效较传统治疗效果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例 12 0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5 6例 ,年龄 4 5~ 82岁 ,平均 6 2 4岁 ,病程 10~  相似文献   

4.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病例按照临床诊断分组,运用胸阻抗法行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衰组EF值及CI、VI、LCWI、LCW值均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PE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右心衰组TFC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左心衰组(P〈0.05)。心超测EF值及无创心功能测CI值相关系数r=0.286,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急性呼吸困难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心功能指标(LVEDD、LVEDV、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LVEDD、LVED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力衰竭中应用米力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均全程接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米力农微泵静脉持续泵入进行治疗。检测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B型脑钠肽(BNP)变化;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利超声监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内径、肺动脉压(PAP)、三尖瓣反流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HR、BNP、Pa O2/吸入氧气浓度(Fi O2)及Pa CO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HR和BNP相较于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H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BN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Pa O2/Fi O2及Pa CO2均有改善,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LVEF、PAP、右室内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改善,且PAP、右室内径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LVEF、PAP、右室内径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无力、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头痛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在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右心力衰竭中应用米力农可有效缓解患者右心力衰竭的症状,且使其心率、PAP、BNP及右室内径降低,有效改善患者的Pa O2/Fi O2及Pa CO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袁德琴 《临床荟萃》2000,15(8):351-352
我院自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9月 ,对 3 0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Swan Ganz导管进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检查 ,在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使心功能迅速改善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9月选择心力衰竭患者3 0例接受采用Swan Ganz导管进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检查。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1~ 73岁 ,平均年龄 5 7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15例 ,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 ;扩张性心肌病 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7例 ,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 3 0例…  相似文献   

8.
9.
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50mg+生理盐水49ml,以3~8ml/h的速度微泵静脉注射,每天1次,共1~7d。治疗期间切实做好观察护理工作。结果:80例病人中,显效6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结论: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熟练掌握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方法及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速度,防止副反应发生,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7例CPHD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41/45)及69.05%(29/4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青龙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PHD能够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行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磷酸肌酸钠治疗(1g/d,治疗7~10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 ,右心负荷增加 ,右心室肥大进而发展成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在我国 ,肺心病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引起 ,约占 80 %~ 90 % [1] 。由于长期呼吸道疾病的煎熬 ,病人对反复多变的疾病过程缺乏认识 ,久治效果不佳 ,心肺功能受损 ,患者身心受到折磨 ,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影响生活质量。我院近年来收治肺心病心衰患者 2 8例 ,在急性加重期除积极控制感染等治疗外 ,实施全面正规的护理尤为重要 ,现就肺心病心衰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选择我院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氧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14d,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3.5%,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44.1%,总有效率73.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LVEF及E/A均增加,LVRT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率、收缩压的影响。方法 该文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同时加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收缩时间比率(ST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全心射血分数(GEF)、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进行对比,比较其脑钠肽(BNP)、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治疗后患者的SBP、DBP、HR、CVP、STR明显高于治疗前,而MAP、CO、CI、GEF、SV、GEDI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相比,治疗后患者BNP较治疗前高,而LVEF、LVESD、LVEDD及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辅助应用口服真武汤加减方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科室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氯沙坦首次口服剂量为25 mg,1次/d,3 d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将药量增加至50 mg,1次/d,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Pa O2升高,Pa 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 O2及Pa CO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辅助应用真武汤加减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9年2月至2002年10月应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0例,疗效较传统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行肺心病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1 s用力呼气容量、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FEV1与LVEF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与心衰生活质量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总结30例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病人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上机前准备、使用中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呼吸机的监测、病情观察、出现并发症后的护理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观察,进行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先兆的评估,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及护理。[结果]病人在经过0.5h~75.0h的心力衰竭治疗和控制后改善情况达到90%以上。[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合理氧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特殊用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增强病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