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甚至疼痛难忍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疾病。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痛经按其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时间的不同分为实证、虚证。凡经前、经期疼痛剧烈难忍,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多因寒凝、气滞或血瘀等因所致属实证。凡经期后疼痛多因肝肾或气血亏虚所致属虚证。  相似文献   

2.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甚至疼痛难忍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疾病。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痛经按其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和时间的不同分为实证、虚证。凡经前、经期疼痛剧烈难忍,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多因寒凝、气滞或血瘀等因所致属实证。凡经期后疼痛多因肝肾或气血亏虚所致属虚证。几年来。笔者采用按摩治疗痛经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心烦等全身症状,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4.
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及腰骶部疼痛难忍,甚至出现虚脱状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影响工作与学习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经多发于青年妇女.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常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不正,宫颈管狭窄等引起.初潮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痛经者,多因盆腔病理变化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指妇女在月经其间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一种周期性小腹部疼痛,或痛隐,腰底、胁肋或昏厥的一种病症并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者。笔者用按摩治疗法治疗此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7.
浅谈按摩治疗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继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少腹部疼痛,甚至疼痛难忍.主要是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合气血虚弱所引起,常见于未婚和孕前的女性.痛经又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月经疼痛;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以及子宫颈狭窄等.3年来笔者对4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了小结,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生理特征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泻.与此密切相关的主要脏腑是"肝与肾",起主要辅助作用的脏腑是"胃与脾",起具体反应作用的是"胞宫",起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是经络中的"冲任"二脉,不论气血津液失调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异常,均可引起月经紊乱或疼痛.  相似文献   

9.
10.
1生理特征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泻。与此密切相关的主要脏腑是“肝与肾”,起主要辅助作用的脏腑是“胃与脾”,起具体反应作用的是“胞宫”,起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是经络中的“冲任”二脉,不论气血津液失调和脏腑等生理功能异常,均可引起月经紊乱或疼痛。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一种普通的妇科病,常见于未婚少女和35岁以下的妇女,尤其是青春期的女性最多见。1 临床分型根据发病机理不同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体所需营养成分相对满足,痛经的病因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肾虚、气血虚弱的病例大幅减少。由于社会及家庭压力的普遍增强,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复杂,七情内伤尤为突出,所以气滞血瘀已经成为现阶段导致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变化,我对痛经的治疗也做了相应的调整,采用按摩膻中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按摩手法为主综合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月经病的一种发病形式,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至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治疗着重在治本以调经,次辨标本缓急的不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相似文献   

14.
15.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临床上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发生在月经来潮期间或行经前后数日内.主要症状见小腹及腰部疼痛.重者痛而难忍,可伴有乳房胀痛,胸肋不适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面部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  相似文献   

16.
点穴按摩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以小腹部出现剧烈疼痛为主症的临床常见病。是妇科痛证之一,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按摩治疗法对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8.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少数病例伴有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故称“痛经”,也叫“行经腹痛”。笔者从1998年8月以来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治疗痛经7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痛经前来就诊的妇女,随着学习与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本病多发于16~45岁,据笔者初步统计,18~26岁约占发病的50%,27~37岁约占35%,38~45岁约占15%。20余年来,累计接诊此病患者达3万多人次,采用按摩手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足底按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3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宫内膜组织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所引起的病变,是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妇科常见病,其痛经特征为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至今尚无较好的治法.中医诊疗本病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1997年至今单纯运用足底按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