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反”治则 ,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气反者 ,病在上 ,取之下 ;病在下 ,取之上 ;病在中 ,傍取之。”的论述 ,亦即病情出现病“本”在此 ,而病“标”在彼者 ,按中医治病救本治则 ,针对病本进行治疗 ,而不是对症处理 ,就是属于《内经》“气反”治法的范畴。《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提及“气反” ,但六经病证治中却包含了许多“气反”治法运用的实例 ,现分析《伤寒论》中“气反”治法运用的条文 ,揭示其临床运用的内在规律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精髓的理解。1 宣上通下 ,下病上治《伤寒论》原文 44条指出 :“太…  相似文献   

2.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所谓“气反”,即病气相反,系指疾病内在的病理变化和外在的症侯表现在部位上不相一致。而“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则是针对“气反”的病理特点所制定的特殊治疗原则。临床运用上述理论来治疗“气反”病证,收效显著。兹择“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治疗“气反”病证验案三则,并略谈体会如下: 病案举例 (一)釜底抽薪治鼻衄刘某某,女,32岁。农民。1982年4月14日就诊。左侧鼻衄3天,血色鲜红,其量较多。曾  相似文献   

3.
气反治则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内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言其疾病的症状部位与病机不相一致时,则当求其本而治之。气反治则临床运用十分广  相似文献   

4.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14-517
21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素问集注》释云:“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类经·运气类》云:“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又云:“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这是说“气反”病变要采取反治法,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是也。本法针对复杂病情下出现的部位上的证候表现和内在的病理机制不一致——反常的变证,常在脏腑相因、表里相通的论点指导下运用于实践。其适应范围有下虚上盛的眩晕、咳喘以及口糜、鼻衄、头痛等。 关于眩晕:在辨证施治方面,我体会…  相似文献   

5.
“上病下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其源盖出于《内经》中“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之说。这里所说的“气”是指的病气,即病理变化;“反”是相反的意思;“气反”就是病气相反,不同于一般疾病,是病在这里,而所反应的症状却在那里,如病在下部,而所反应的症状则在上部,即病之本在下而标在上。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治疗时应治其下部而不治其上部,才能取得根本的疗效。这种“上病下治”的方法,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对症疗法”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后世医家对这一治法已有了扩展,即某些疾病的病位及所反应的症状均在上部,其治疗也可从下部着手。这样,“病在上”的“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通报》2009,8(3):37-37
风为阳邪而上行,卫为阳气而主外,以阳从阳,其气必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阳得风而反强,阴无邪而反弱,以弱从强,其气必馁,故曰“阴弱者汗自出”。  相似文献   

7.
第二篇脉证辨治第一章时病脉证辨治时病,指感染四时六气而引起的疾病,亦名时气病。《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时气候》曰:“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故又称”时行  相似文献   

8.
水肿之证 ,早在《内经》已有“水”、“风水”、“水胀”、“石水”等记载 ,后人对水肿论述颇丰 ,其中以张景岳所述最为扼要 ,如云 :“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说明三焦气化失常为水肿病机之綮。治疗水肿 ,首先应当辨其病在气分、血分。气分之治 ,大略有二 :宣肺利水、风药新用。肺居上焦 ,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凡风邪上受 ,首先犯肺 ,肺失宣降则风水泛滥 ,故曰水无风则平静而澄 ,…  相似文献   

9.
<正> “气反”一词,以文献记载为依据,首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这里所言“气”是指病气,即病理变化,“反”是相反的意思.“气反”就是言内在病理变化与外在的症状表现在部位上不相一致.所谓“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是针对“气反”的病理变化所采取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进忠 《山西中医》1993,9(6):13-14
予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一节,阅张景岳《类经》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壮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所论之火时,颇感费解。其所谓壮火、少火者何?是天地之火?  相似文献   

11.
一、降中寓升,熄风降压张锡纯遵循《内经》关于“血与之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的论述,认为“‘气反则生,不反则死’,谓此证幸有转机,其气上升之极,复反而下行,脑中所充之血应随之下行,故其人能生,若其气上升不反,升而愈升,血随之充而愈充,脑中血管而致破裂。”本病(类似脑溢血)的病因病机为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合之肺气不降,肾气不固,冲气上边。治宜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适选建瓴汤、镇肝熄风汤等方剂。一般方中均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生龙骨、生牡蛎镇肝熄风;  相似文献   

12.
<正> 陆芷青副教授家学渊源,临床五十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兹就治病求本,上取下取之法作以概述。“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治疗方法,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何谓气反?历代医家争议较多,但以张介宾之解释颇为中肯平妥,他说:“气本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由此观之,脏腑有疾为病之本,象见于外为病之标,人体表里上下内外,由经络沟通其中,以构成互相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当脏腑有病,将会  相似文献   

13.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怀林 《河北中医》2004,26(9):683-683
甘温除热法是中医以“劳者温之”、“损者补之”为原则的一种治疗方法 ,是独特的反治法则之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明确指出“劳者温之”、“损者补之”。反世之“小建中汤”“当归补血汤”均属此法。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脾胃气衰、元气不足所致的阴火内生 ,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 ,拟定了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 ,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临床上在“甘温除热”治则指导下 ,灵活辨治 ,每获显效。1 病案举例1.1 感冒发热 刘某…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溢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等,统赅在中医“中风”的范畴以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头痛眩晕,意识障碍,语言蹇涩或失语,肢体偏废,视力模糊,或伴呕吐,或伴鼻衄,或伴二便失禁等症。本病病因是多方面的,情志失调,肝肾先虚于下,是病因之本;风、痰、火、瘀僭越于上,是病因之标。正由于病因多端,所出现的病情非常复杂而多变。但其病理变化,总离不开气血的逆乱。《素问·调经论》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又说:“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一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学上的任何一种治法,据我看,不会离开“折逆”、“从属”、“間隔”三个方面。“反治法”是属于从属疗法的一面。自王冰注《素問》以来,对于“反治法”大致有四种解說:一、“从,谓从病气而反疗。”(王冰:《素問次注》至真要大論下注)此說就我手头資料范围內,独見于王氏。二、对“热因寒用,寒因热用”二法,認为在疗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气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反”一词,见于医籍记载的,首推《素问》五常政大论。气是病气(即病理),反是相反,意思是内在的病理变化与外在的症状表现不一致。“五常政大论”主要是论述五运有政令之常,也有其变,进而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普遍规律,也有其特殊情况,因此在治法上就不可守成不变。“气反”在这里提出,正是说明疾病的发生有这样一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之语,实乃指导我们临床用药的至真至要之言。它告诫我们施用药物适中则“久而增气”,以养五脏,促使病愈;太过或过偏则“气增而久”,变生它证,反伤五脏,为“天之由也”。此理看似简易,实则不然,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反治反佐辨     
反治,是中医治疗原则之一。反治法是顺从疾病证候的假象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经》指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所以,反治法也叫从治法。它虽是与正治法相对而言,然本质仍属正治。严格地说,只不过是正治的一个变法。常用的反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如热深厥深之用白虎、下利谵语之用承气等。反佐,与反治截然有别。反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对疾病的治疗原则;而反佐,则是在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 凡物之性,有长即有短,有优即有劣,有兴即有衰,此为人所熟知。医药又何独不然!既能治病,又能致病;既能养生,亦可伤生。从药物效能而论,服寒反热,服热反寒,亦其类也。笔者在实践中,有感于斯。服寒反热,服热反寒,语出《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细玩黄帝与岐伯的相互问答,不难了解服  相似文献   

20.
“肾为欠为嚏”语出《素问·宣明五气》。原文曰 :“五气所病 :心为噫……肾为欠为嚏……”其意为 :五脏之气失调所发生的病变 :…肾气虚者易呵欠、喷嚏。《灵枢》对此注解为 :“阳者主上 ,阴者主下 ,阳引而上 ,阴引而下。阴阳相引 ,故数欠…盖少阴之气在下 ,病则反逆于上 ,而欲引于下则欠 ,反逆于上则嚏。盖少阴之络上通于胃也。”它精辟地指出了呵欠、喷嚏是肾气虚的病证之一。喷嚏在中医学中属“鼻鼽”范畴 (现代医学为过敏性鼻炎 )。观既往报道 ,有按标本归纳为血郁、风寒 (标 )、肾虚、脾虚 (本 ) 4型 ;有按脏腑及肺虚、脾虚、肾虚 3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