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肩胛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下方不稳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肩胛颈骨折合 并肩关节前下方不稳患者18例,均实施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通过随访了解肩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总结发病机制.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 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经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结果显示Neer评分为(81.6±2.3)分,关节功能恢复优9例、良6例、可2 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肩胛颈骨折后容易引起肩关节前下方不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疗效确切,能够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少 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肩胛盂扭转角与肩关节前下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16排螺旋CT对比扫描24例单侧肩关节前下不稳患者的双侧肩关节.通过三维CT多平面重组、容积重建等技术获取肩胛盂重建平面,于肩胛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连线的4等分垂直横截面上分别测量患侧和健侧肩胛盂扭转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肩关节前下不稳组的患侧盂扭转角自上而下分别为:(-15.24±10.18)°,(-8.22±8.47)°,(-2.88±4.56)°,(-2.49±6.43)°,而健侧盂扭转角自上而下分别为:(-15.07±12.11)°,(-10.63±7.25)°,(-6.04±3.61)°,(-5.26±3.02)°.第1、2、3平面双侧扭转角无统计学差异,而第4平面双侧扭转角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比健侧要大.结论 肩胛盂扭转角可能与肩关节前下不稳直接相关,是肩关节前下不稳的原因之一.肩胛盂扭转角的测量对肩关节稳定性的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肩胛颈骨折临床上并不常见,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往往有严重的合并伤,临床常漏诊或延误治疗,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肩关节严重后遗症。本科自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肩胛颈骨折21例,并针对不同病例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 4 0 %以上 ,由于传导或杠杆的暴力作用 ,易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 ,是一种少见又严重的肩部创伤 ,由于失去了完整的可操纵的肱骨头杠杆作用 ,使闭合复位难以成功。目前多倾向于手术处理 ,包括单纯切除肱骨头、人工肱骨头置换及全肩关节置换。由于国情及医务人员的经验及见解的不同 ,采取的方法也不同 ,但结果常合并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尤其明显。我院 1989年至今共收治 12例此类患者 ,认为通过合理的治疗 ,肩关节的功能可获得满意的恢复 ,并发症少。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  相似文献   

5.
鲁清仁  赵守明  宋基学 《吉林医学》2012,33(14):3010-3011
<正>肩关节脱位在骨科门诊较常见,分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其中以前脱位较多。为了纠正此种脱位,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有Kocher手法和Hippocrates手法[1-2],还有悬垂牵引法。以前两种手法常用,这两种手法都是向下牵引上臂,同时使上臂外旋及内收,使脱出的肱骨头引向关节盂而复位。这些手法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痛苦,有时需要麻醉,并有发生骨折的  相似文献   

6.
肩胛颈及肩胛盂骨折在临床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较少。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对 6例严重移位及不稳定的肩胛颈、肩胛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2 2~ 6 1岁 ,平均 38.5岁。其中车祸伤 3例 ,重物砸伤或打击伤 2例 ,坠落伤 1例。1.2. 骨折类型及并发症  6例中肩胛颈骨折 4例 ,肩胛盂骨折 1例 ,肩胛颈并发肩胛盂骨折 1例。 6例关节盂均明显移位 ,均有不同程度的邻近并发症 ,其中并发肩胛体部骨折 4例、肋骨折 3例、肩关节脱位及半脱位 3例、…  相似文献   

7.
冯健翀 《中外医疗》2009,27(9):32-32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少见而又严重的肩部损伤,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障碍和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作者于2000年2月至2006年8月手术治疗该损伤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4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通过手术所见和尸体解剖观察以探讨该症的发病机理;结合文献复习认为该症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方法,唯假体置换和早期功能锻炼可望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无移位肩胛颈骨折在临床上经非手术治疗可获较好疗效,严重移位及不稳定的肩胛颈骨折,由于其可造成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非手术治疗难以恢复肩关节解剖对位,治疗后常出现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造成后肩关节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远期疗效欠佳。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我科对12例严重移  相似文献   

11.
罗旭辉 《求医问药》2014,(15):223-224
目的:探讨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切开复位手术对这31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这31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其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在6~10周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8.03±0.05周。在手术后,我院对这31例患者进行了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他们中有24例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为优,有4例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为良,有3例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为差,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0.32%。这31例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发生肱骨头缺血和坏死的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了肩关节僵直的并发症。这3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结论: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患者在手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8例患者共9肩(1例为双侧),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5岁;左肩2例,右肩6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其它损伤4例;按照Ideberg分型方法,I型1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1例.手术在全麻或高位臂丛+颈丛麻醉下进行,取侧卧位患肢牵引,采用标准肩关节镜入路,先对关节进行全面检查,明确骨及骨以外的损伤情况后,在关节镜辅助下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同时对合并的骨以外的损伤在镜下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3.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肩关节不稳、肩关节粘连、肩关节疼痛的情况.根据Constant和Murley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为75-100分(平均81分),术后复位不良1例.结论: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可以以最小的创伤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符合微创原则;同时镜下探查可以发现骨折以外的损伤并及时修复,手术一次完成;术后在对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的恢复,在有效预防肩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上较传统术式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利用 Bankart 修补术结 Remplissage 技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疗效,同时评估其对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16-04 ~ 2017-05 期间因复发性肩关节前向脱位于本院行关节镜下Bankart 修补术结合 Remplissage 技术的病人,经历平均随访时间 14mo,病人平均年龄29.2岁,17.8 ~ 36.7岁,包括16 名男性以及 4 名女性,所有病人均诊断为复发性肩关节前向脱位,合并 hill-sachs 损伤,术后随访评估采用ASES 评分、Constant 评分、Rowe 评分及 VAS 评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前屈上举方面,术前术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00) ,但术前术后外旋角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 0.632) 。此外,在内旋方面,同样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511) 。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终末次随访中较术前均有显著提升,ASES 评分( 83.4 vs 95.0P<0.01) ,Constant 评分( 91.7vs 96.8P = 0.005) 以及 Rowe 评分( 37.8vs 91.4P<0.001) 均明显升高,不稳定vas 评分( 6.7vs 1.2,P<0.01) 。术后出现 1 例复发,总体手术失败率为 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或锚钉脱落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利用 Bankart 修补术结合 Remplissage 技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是一种有效、可靠且安全的手术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且不会明显影响术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肱骨外科颈骨折为老年患者常见骨折之一,合并肩关节脱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相对少见.徒手整复有相当难度,临床多需手术治疗.因损伤严重,后期常遗留部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Judet入路重建钢板固定腋缘移位肩胛体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治25例腋缘移位肩胛体骨折患者,按照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骨折25例(均伴有腋缘移位),合并肩胛冈骨折4例,盂缘骨折2例,肩胛颈骨折1例。应用Judet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后3~5天开始功能锻炼。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5(24.3±8.3)月,手术时间60~210(136.2±40.8)min,术中出血量150~1000(408±141)mL,术后伤口感染1例,腋神经损伤1例,骨折愈合时间8~20(12.3±4.3)周,按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 结论 腋缘移位的肩胛体骨折应用Judet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切口后方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应用小切口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采用空心螺钉、可吸收螺钉或重建钢板做内固定,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9例,随访时间6~22个月,对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肌力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进行UCLA评分,其中优6例、良2例、可1例,平均33分,优良率88.9%(8/9).结论 后方入路小切口创伤小,能满足肩胛盂手术内固定的显露要求,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15例肩关节前脱位患,其中14例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为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均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治疗,除1例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复合失败外,其余14例均获手法复位成功。无1例外展牵引而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平均随访2 ̄3年,14例患骨折愈合良好。半年后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均大于50°,其中3例1年后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无1例肱  相似文献   

19.
王永忠 《海南医学》2001,12(1):33-33
总结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脱位22例,均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术中内固定及术后恢复情况做一小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性7例,女性15例。年龄32岁~64岁不等,50岁以上者占19例,均系从高处坠地后手掌、肘部相继着地,随后出现肩部肿痛,另3例系车祸伤引起。1.2 分型及内固定方法:按照AO/ASIF分类[1],A33例,三叉型钢板固定2例,克氏针交叉固定1例;B3.17例、B3.212例,均行了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后颈腕吊带制动6例,外展支架固定16例。1.3 结果:本组22例中,获得随访者有18例,随访时…  相似文献   

20.
距骨颈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在跗骨损伤中占第2位。由于距骨无肌肉附着,全部骨质几乎为软骨关节面所包围,血供差,距骨缺血坏死率、创伤性关节炎、足内翻畸形发生率高,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我院自2000—2005年住院治疗距骨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