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人类肺炎。以往认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大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是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的病原学诊断以往主要依靠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而支原体不易培养。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一种比血清学方法更为敏感和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疾病,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而导致。我国是慢阻肺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负担国家。慢阻肺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阻肺自然病程中出现的急性事件,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加重,超越了日常状况的变化,且提示需要改变常规用药。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增加医疗负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繁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进展、死亡率、医疗费用产生重大影响。感染是导致AECOPD最常见诱因,对急性加重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报告明确提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目标是使本次急性加重影响最小化,并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本文依据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从GOLD治疗目标谈抗菌药物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治疗中的应用,以便优化临床对AECOPD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安美汀对慢阻肺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使症状加重,患者病程迁延,且大多为院内获得性感染。本文为观察安美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慢阻肺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了安美汀与头孢拉啶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64例,男性47例,女性17例,年龄3...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目前世界疾病死亡原因第4位的疾病。我国目前"慢阻肺"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慢阻肺"的病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可能的遗传因素。在诸多危险因素中,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至少95%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会患上"慢阻肺",而且这些比率还在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5.
慢阻肺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不愈逐渐发展而成的,特点为气道阻塞和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当并发肺部感染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及反应迟钝而使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气道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可引起窒息而死亡。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病人排痰中,采取了"湿,拍,翻,咳,吸"等综合护理措施。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使病人的肺功能得以改善。1 病人临床资料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我院治疗的78例慢阻肺伴肺感染的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20例,年龄64至82岁,平均73岁,除3例呼吸衰竭及1例气道阻塞窒息死亡外,其余74例均好转出院。2 护理措施2.1 清洁、整齐、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把病人安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病室里,保持病室的温度18~20℃,相对湿度在55~60%,每天进行室内  相似文献   

6.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是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 ,它不仅可以稀释痰液、消除炎症 ,还可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 [1 ] ,近年来 ,随着雾化机器种类的增加 ,雾化方式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我科住院的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沐舒坦氧气动力气道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协助治疗呼吸道感染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住院病人 90例 ,其中包括慢支伴肺部感染 15例 ,冠心心衰伴肺部感染 30例 ,高血压心衰伴肺部感染15例 ,尿毒症伴肺部感染 12例 ,糖尿病伴肺部感染 2 8例。年龄 70~ 89岁 ;男 …  相似文献   

7.
菌血症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是临床上关注的问题,现将我院呼吸科1985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治的6例报道如下。 一、诊断标准: (1)临床上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2)x光胸片有肺部炎性改变;(3)血培养1次或1次以上阳性;(4)痰中分离出菌血症致病菌。诊断须具备前三项,伴或不伴第4项。 二、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女各3例,年龄32~79岁,主要诱因为受凉后上感、抵抗力低下。肺部原有慢阻肺炎2例,风心病肺瘀血1例,其余3例无肺部基础病。3例金葡菌感染中2例为局部化脓灶迁徒至肺所至(耳后疖肿挤压和左下肢化脓性关节炎各一例)。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口服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3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百令胶囊口服,连续观察1年并详细记录1年内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的频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进行系统性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的价值.两组在治疗后一年慢阻肺急性发作频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了百令胶囊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测定值与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测定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两组病例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价值性.结论 慢阻肺患者在临床稳定期给予百令胶囊口服,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慢阻肺病人中以老年居多,常伴有肺部的慢性感染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阻塞气道,肺部感染过还不愈。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病人呼吸道困难症状减轻,肺的通气功能得以改善,有效地预防了呼衰、肺不张及呼吸道再感染;具体措施如下。1最佳心态慢阻肺病人由于病程长,对治疗缺乏信心,对废液引流产生恐惧心理,然而抑郁、焦虚紧张的心理恰不利于排痰,因此应耐心说服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坚持排痰,就会收到确实的效果。2环境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进行通风换气15-20min.冬季注意为病人保暖.另嘱病人戒…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当感染严重出现反复或持续高热时,物理降温和使用一些退热剂往往在短时期内难以控制体温。高热可加剧炎症反应,使病情加重,并可导致原发疾病产生合并症。我们在1995年3月~2001年3月对4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方式,观察布洛芬和地塞米松在退热、控制炎症反应和缓解病情方面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124例心脏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析患者呼吸道感染原因,并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疗效。结果1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8例(71.0%)患者术后伴轻度肺部感染症状,27例(21.8%)伴中度肺部感染,9例(7.3%)伴重度肺部感染,经相关治疗后顺利痊愈,患者护理满意度达95.2%(118/124)。结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与侵入性操作、切口感染等相关,如手术前后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感染可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12.
马陆弟 《家庭用药》2010,(12):71-71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慢支现已被归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通常称为“慢阻肺”。民间有“老慢支不易过冬”的说法,此类患者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在寒冷季节特别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产生咳嗽、咳痰、痰黏稠不易咯出或伴有喘息为特征的临床表现,痰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他们。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其症状为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多继发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胃溃疡、睡眠呼吸障碍等。急性发作期,病情复杂,变化莫测,多半死于并发症。做好慢阻肺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帮助医师及时有效实行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对52例慢阻肺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89例神经外科重症伴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病情归转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34例治愈(38.20%),47例好转(52.81%),总有效率为91.01%,植物状态5例(5.62%),死亡3例(3.37%)。结论综合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来立信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存国 《黑龙江医药》1998,11(6):365-366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治疗不当会导致败血症,呼吸衰竭等不良结局。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抗生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用来立信治疗下呼吸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下呼吸道感染均为1998年以来本院住院或干部病房门诊患者。诊断按照内科学第三版标准。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5。其中急性支气管炎5例,慢性支气管炎伴急性感染18例,肺炎14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2例,肺癌继发感染2例。  相似文献   

16.
住院婴幼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政祥  苏红  胡晓波 《安徽医药》2008,12(2):144-145
目的探讨住院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血常规改变。方法从我院1362例患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中选择经ELISA classicMP-IgG/IgM检测及咽拭子标本MP选择培养确诊的MP呼吸道感染住院婴儿75例、幼儿116例为研究对象,47例确诊为MP呼吸道感染的3岁以上住院儿童为对照,分析各年龄组儿童MP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病种分布、临床特点及血WBC和PLT变化。结果婴儿、幼儿、3岁以上儿童MP感染分别占呼吸道感染总数的9.0%、27.1%、27.2%,上、下呼吸道感染比例分别为1:18、1:12及1:2.6;婴儿MP感染后咳嗽1周以上伴痰鸣及哮鸣音较幼儿和3岁以上儿童明显增多;MP感染后95%以上婴幼儿血WBC正常或增高,血PLT增高者也达50%以上。结论MP已是我院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年龄越小下呼吸道感染越多,较长咳嗽、痰鸣音是婴儿MP感染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皮肤损害的特点。方法感染患儿50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观察血清MP-IgM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06例MP-IgM阳性患儿中,86例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皮肤损害,其中表现荨麻疹样皮疹36例,红斑或斑丘疹20例,猩红热样皮疹13例,紫癜样皮疹8例,麻疹样皮疹6例,水疱疹3例。阿奇霉紊针静脉滴注3~5d,之后换用罗红霉素口服2~3周,皮疹均在数小时至14d内消失,预后好。结论 MP感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致皮肤损害,呼吸道感染并有皮肤损害的病例,要考虑到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0例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伍用甲硝唑,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难治性呼吸道感染60例,平均病程15年,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在31~82岁间,平均50.5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加用甲硝唑,对照组30例仍常规疗法。病种分类:慢性气管、支气管炎伴感染26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8例,支气管哮喘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即呼吸道病原菌核酸联合检测(13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病人临床诊断为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397例,其中有入住普通病房的病例195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而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例202例,每例病人均留取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吸出物送检LAMP(13联)检测和病原菌培养,比较入住不同病房治疗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经LAMP(13联)检测出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计算LAMP(13联)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统计分析LAMP(13联)检测与传统培养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探讨LAMP(13联)方法对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LAMP检测方法对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13%、47.03%,均比传统培养方法高(P<0.05);根据LAMP 检测结果,入住普通病房的COPD 病人感染病原菌排在前三名为流感嗜血杆菌34 例(17.4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5例(12.82%)、铜绿假单胞菌13例(6.67%)、肺炎链球菌13例(6.67%);入住重症监护室的COPD病人感染病原菌排在前三名的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43例(21.29%)、流感嗜血杆菌14例(6.93%)、肺炎链球菌13例(6.44%);LAMP对普通病房和ICU病房的COPD病人感染病原菌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95%、85.29%,特异度分别为58.52%、60.71%;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Kappa值最高,为0.87。结论LAMP对普通病房及重症监护室的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均具有敏感、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能为临床治疗选用有效抗生素提供证据,对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雾化吸入知识认知、雾化吸入配合程度;护理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情况、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雾化吸入知识认知、雾化吸入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血气分析情况、肺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气分析情况、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雾化吸入认知和配合度,更好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