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锦平  徐丽英  何士科 《浙江医学》2000,22(10):609-611
我院自1995年6月~2000年2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5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38~76岁,平均58.6岁,其中60岁以上23例。有高血压病史3~31年,其中2例既往有颅内出血史。意识状态GCS评分≤7分8例,8~12分29例,≥13分22例。肢体瘫痪54例,一侧瞳孔散大伴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6例,双侧瞳孔散大伴去脑强直1例。出血为外侧型(壳核、外囊)19例,内侧型(丘脑、内囊)11例,混合型29例。血肿破入脑室14例,合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影响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研究了采用微创、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73例的临床资料,并着重对血肿定位和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精密立体定向仪和先进定位方法,能确保最佳血肿排空效果和安全性,血肿靶点的选择经验是:(1)不规则形、椭圆形血肿靶点宜选择在血肿中央或稍偏后。(2)香蕉形血肿靶点宜选在靠后3/5处中央。(3)对于血肿破入侧脑室,靶点宜选在破入点2.0cm处,防治再出血的主要环节是:(1)严格掌握手术时机。(2)掌握碎吸方向及吸力大小。(3)控制高血压,(4)合理使用脱水剂。全组随访44例,ADLⅠ-ADLⅢ级40例(占90.9%),疗效满意。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术式。精密的定位、正确的血肿靶点选择和有效的再出血防治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分级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例数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涛  张瑞  冯磊 《疑难病杂志》2005,4(2):97-99
<正>我院自2002年8月-2004年8月,对30例经CT扫描并结合病史、查体诊断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术,应用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灵芝 《广西医学》2002,24(12):2140-2142
高血压脑出血 (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age,Hi H)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单纯内科治疗总体疗效不佳 ,30天内死亡率高达 38%~ 5 2 % ( 1) ,传统开颅手术治疗Hi H,死亡率为 2 0 %~ 60 % ( 2 ) 。近年来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的临床应用 ,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死残率显著下降。我院自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开展了立体定向血肿引流加尿激酶溶凝术治疗46例 Hi H患者 ,疗效满意 ,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 34例 ,女 1 2例。年龄 41~ 78岁 ,平均 ( 5 6.7…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钻颅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可能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60例钻颅血肿定向排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排空组)的临床资料与经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配对比较观察。结果 钻颅血肿排空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Ⅰ 15例(25%),ADLⅡ27例(45%),ADLⅢ 8例 (13%),ADLⅣ3例(5%),ADLⅤ+ADLⅥ 7例(12%);血肿排空术后 6个月ADL评定:ADLⅠ18例(31%),ADLⅡ26例(44%),ADLⅢ6例(11%),ADLⅣ2例(3%),ADLⅤ+ADLⅥ9例(15%)。结论钻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较保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CT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CT定向下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和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组应用立体定向头架在CT定位下穿刺抽吸脑内血肿的病例,结果 该术式治疗脑出血效果良好,本组32例患者随访6-10个月,31例存活,生活自理占12例,基本自理4例,卧床不能自理15例,1例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手术是降低脑出血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创伤性小,准确度高,适合于深部血肿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3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患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意识状态,出血部位,血肿量的多少确定手术时机,采用锥颅和钻孔行血肿或脑室穿刺,血肿部分抽吸后置管外引流和/或灌注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79例,置管时间4-12d,平均8d;CT导向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26例,小切口钻孔扩大骨窗3-4cm直视下血肿清除术治疗129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31例,其中去骨瓣外减压44例,结果:治疗结果应用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评价;良好92例(25.2%),中残107例(29.3%),重残85例(23.9%),植物生存2 例0.5%),死亡79例(21.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相关,恰当的手术方法不仅提高患的生存率,而且能提高患的生存质量,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以往的保守治疗病程长,并发症多。我院自2001年1月~2007年9月采用立体定向靶点血肿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凝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高血压脑出血35例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痊愈12例,占34.3%,轻度致残18例,占51.4%,重度致残2例,占5.7%;植物人2例;占5.7%,死亡1例,占2.9%。井就手术适应症、术式及手术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1例早期应用呼吸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影响.结果 71例患者均行早期机械通气,56例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5例死亡.抢救成功率78.9%.机械通气治疗后较治疗前PO2、PCO2、SaO2、HR、R及GCS、GOS评分等指数均有显著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微创组引起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照组主要以甘露醇脱水,补液等综合治疗为主;微创组除与对照组采用相同内科治疗外,同时于发病1~72h内根据头颅CT显示的出血情况,选择穿刺方式、部位、穿刺针的长度,予血肿穿刺抽吸及冲洗。观察二组治疗后的总显效率、病死率以及微创组中可引起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总显效率为80.3%,病死率为16.2%,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0.0%,病死率为36.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亦了解到再出血与血压调控,手术时机操作,穿刺定位,操作流程规范性,脑出血早期(〈6h)使用甘露醇脱水等相关因素有关。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适用于各级医院,再出血相关因素是可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30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对30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亲属从不同角度仔细询问病史,对可能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按规律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发病率最高,疲劳和情绪激动次之,年龄和其它并发症也可诱发脑出血。结论:如能切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出血前危险因素、病残率可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丙泊酚镇静控制再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丙泊酚镇静控制再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305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丙泊酚组予以丙泊酚1mg/kg静注,再以1-4mg/kg/h的丙泊酚微量输液泵维持,达到Ramsay镇静状评分Ⅲ级,丙泊酚连用24h后停用,其余处理同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再出血丙泊酚组为9例,占所在组比例5.88%,其中死亡5例;对照组为17例,占所在组比例11.18%,其中死亡10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静控制再出血方面确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20例经CT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而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本组男12例,女8例,老年病人占75%,多合并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变。麻醉处理要求诱导平稳。我们的体会是应用氟芬合剂一方面可减弱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又可加深麻醉、降低颅内压。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应用2.5%硫喷妥钠以及采用过度通气的方法以降低颅内压。若血压升高可用安氟醚或异氟醚吸入来降压,效果确实可靠。术毕仍应保持一定麻醉深度,避免吸引和气管导管的刺激使颅内压和血压升高导致再次脑出血。这对病人的愈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生于壳核的原因提供形态学依据。②方法 采用镜下解剖和脑血管铸形方法 ,对 5 0侧脑标本、5例脑血管铸形标本壳核动脉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③结果  5 0侧大脑半球共观察到 392支壳核动脉 ,平均每侧 (7.8± 2 .6 )支。 392支壳核动脉中 80 .6 %来源于大脑中动脉 ,17.9%来源于大脑前动脉 ,1.5 %来源于脉络膜前动脉。壳核动脉行程迂曲 ,在穿入壳核时尚形成弓状、环状弯曲 ,其直接形成直径 <0 .10mm分支情况亦明显高于基底核区其他结构的供血动脉 (χ2 =6 1.191,P <0 .0 1) ,且 76 .0 %的壳核动脉起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 2 .0 0mm范围内。④结论 壳核动脉无论从起源、行程情况还是从其分支的发出形式上来讲 ,都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003年治疗的97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47例采用开颅手术(开颅手术组)、50例采用锥孔穿刺引流术(穿刺引流组).近期总优良率为30.35%,死亡率为19.36%;开颅手术组近期优良率为19.15%,穿刺引流组近期优良率为34.00%.远期总优良率为69.80,死亡率为3.560/0;开颅手术组远期优良率为62.07%,穿刺引流组远期优良率为81.36%.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窗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ml)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实施时间分为3组:A组7小时以内手术者22例(超早期组);B组7~24小时以内手术者23例(早期组);C组24-48小时手术者20例(延期组).均行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3组出院时按GOS评分,对比疗效.结果:按GOS评分A组Ⅰ级1例占4%,Ⅲ级2例占10%,Ⅳ~Ⅴ级19例占86%,发生再出血3例.B组Ⅰ级2例占7%,Ⅲ级7例占30%,Ⅳ~Ⅴ级14例占63%,再出血2例.C组Ⅰ级6例占30%,Ⅱ级1例5%,Ⅲ级5例占25%,Ⅳ~Ⅴ级8例占40%.三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早期手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破入脑室的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41.7%。手术治疗结果优于保守治疗,其主要优点为:①手术清除脑实质及部分脑室内积血,解除脑受压;②术中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有利于脑室内积血的清除,可解除脑脊液的循环障碍。早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