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士学  侯清奎 《临床荟萃》1995,10(5):212-213
近年来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但有关白细胞计数与脑血管病近期预后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50例白细胞升高及50例白细胞正常的脑梗塞患者近期预后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人均为我院1990~1994年住院病人,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且经CT证实。根据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分为两组:甲组(白细胞升高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3.5岁;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20.2×10~9/L,平均13.1×10~9/L。乙组(白细胞正常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64.2岁;早期外周白细胞4.0~9.9×10~9/L,平均8.4×10~9/L。  相似文献   

2.
安世英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0):763-763
1996年 3月~ 1999年 10月 ,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白细胞增高患者 9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8例均经心电图及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其中男 70例 ,女 2 8例 ;年龄 38~ 79岁 ,平均 6 2岁。以急性心肌梗死后 3天白细胞计数结果分为 3组 ,A组 6 2例9× 10 9/ L≤ WBC≤ 15× 10 9/ L;B组 2 8例 15× 10 9/ L≤WBC≤ 2 0× 10 9/ L ;C组 8例 WBC>2 0× 10 9/ L。1.2 结果  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数与病情关系 ,见表 1。表 1  98例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增高程度与病情关系 (例 )分组例数 一般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减少症的概念白细胞减少症(简称白减)是指周周血中的白细胞低于4×10~9/L(多数在2×10~9/L~3×10~9/L),分类基本正常,或显示粒细胞比例略低的状态,预后良好。粒减是指血液中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10~9/L,儿童低于1.5×10~9/L,婴儿低于1×10~9/L。当白细胞在2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氨作溶血剂,观察了WBC在正常范围和增高时对Hb测定的影响。取WBC正常者43例,WBC在10~300×10~9/L42例,其中10~50×10~9/L 14例,50~100×10~9/L5例,100~200×10~9/L 12例,200~300×10~9/L 11例。共5组,均采耳血20μl,加入10ml Hb白细胞稀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性,42岁。于1988年2月体检发现脾肿大,约肋下4cm,当时无症状。7月开始感腹胀、胃脘痛,入我院检查。发现脾肋下6cm,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骨穿提示:感染性骨髓象。因事未治出院。11月因乏力、消瘦、脾增大再次入院。体检:无发热,无出血征,双侧腹股沟可触及1~3个约1×2cm 至1×3cm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朐骨无压痛。脾肋下7cm,质中。肝肋下未触及。化验:Hb164g/L;白细胞23.1×10~9/L~46.5×10~9/L,中性分叶核为85%~96%,杆状核3%~5%,嗜硷3%,嗜酸2%,淋巴细胞5%~7%,血小板325~516×10~9/L。中性粒细胞中可见中毒颗粒,未  相似文献   

6.
男性,30岁。1987年9月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发现斑丘疹,右下肺叶浸润、肝脾肿大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嗜酸粒细胞(E_0)20×10~9/L。口服强的松40mg/d降至E_00.9×10~9/L,强的松减量后又复发上升。1988年5月血红蛋白(Hb)91g/L,白细胞(WBC)36.7×10~9/L,E_013.2×10~9/L,血小板(BPC)57×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3岁。偶然摔倒致左肱骨骨折就诊。左肱骨上段肿胀、弯曲,活动受限。化验:红细胞4.6×10~9/L 白细胞10.2×10~6/L,分类: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5%,嗜酸性粒细胞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9.0×  相似文献   

8.
例一,患者,男,47岁。因皮肤紫瘢2天就医。查体:四肢皮呋散在出血点和紫斑,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5.4×10~9/L,血小板35×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给予强的松30mg,每日一次,半个月出血点消失。查血小板120×10~9/L,第28天皮肤又出现散在出血点,复查血小板40×10~9/L,出血不严重未服任何药物,第二次出现出血点的第22天血小板110×10~9/L,第29天出血点又增多且伴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3~1986年收治急性胰腺炎34例,入院时误诊17例(50%),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7例中男8例、女9例。年龄:20~60岁,17例上腹疼痛,14例呕吐,15例上腹压痛,体温37.5~39℃。白细胞1.0×10~9/L~20.0×10~9/L,12例血淀粉酶增高>64温氏单位(下同),12例尿淀粉酶增高>128。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6岁。发现脾大5 d 于2003年9月15日入院。起病时无伴发症状。查体: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6cm,质硬、轻压痛、表面光滑。血常规:WBC 3.4×10~9/L,Hb88g/L,BPC 102×10~9/L。血黏度增高。球蛋白:83.10g/L;IgM 68.5g/L。血清蛋白电泳:γ+M 44.2%;尿蛋白电泳:蛋白定量1.32g/L,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者占33.4%,50×10~3者占28.9%,70×10~3者占37.7%。扁骨 X 线摄片:未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道100例伴绒毛淋巴细胞的脾淋巴瘤(SLVL),并对其形态学、免疫学标记、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00例SLVL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35~91(中数70)岁,随访期6~203个月(中位40个月)。 结果 血液学特点:76例患者有脾肿大,经体检及CT未发现肝大及淋巴结肿大。Hb6~18g/dl,16例患者<10g/dl;血小板中位数181×10~9/L,15例患者<100×10~9/L;白细胞中位数3.5×10~9/L,5例<1×10~9/L;76例显示淋巴细胞绝对增多,4.3~150×10~9/L,24例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白细胞数均低于1×10~9/L,9例(42.9%)<0.5×10~9/L。12例(57.1%)为重型再障贫血。 用G-CSF 200μg/m~2,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连续4周。用药2周后如无效果(白细胞数<2×10~6/L),即增量至400μg/m~2。若白细胞数增至5×10~9/L以上,剂量减半,减量后白细胞数仍维持在最高值时中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农民。因间歇发热1年余于1991年2月10日入院。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体温39.4℃,4天后住某县医院,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发热如故,并渐渐出现头晕、乏力、腹胀,进一步检查发现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肥达氏反应(±),按伤寒治疗10天,体温不降,又试验性抗痨治疗2周无效转入我院。化验:血红蛋白(Hb)95g/L,白细胞(WBC)2.6×10~9/L,未见幼稚细胞。血小板(BPC)96×10~9/L。骨髓中网状细胞9%,考虑为反应性网状细胞增生。B超示胆管炎、胆囊多发结石。遂用头孢唑啉静滴,同时口服强的松40mg/天  相似文献   

14.
对10例白细胞减少和11例正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服泼尼松1mg·kg~(-1)·d~(-1),观察服药前后白细胞变化。结果两组服药前白细胞分别为(2.59±0.85)×10~9/L和(6.23±1.91)×10~9/L,服药后1周时均明显升高,第3周到达高峰,分别为(8.84±1.66)×10~9/L和(15.94±2.73)×10~9/L。但A组上升不如B组上升明显。说明SLE伴白细胞减少者骨髓抑制,代偿功能降低和服用激素后血管边缘池、骨髓贮备池白细胞减少,易引起感染,一旦感染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甲基纤维素混合培养基研究1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和骨髓巨核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CFU-M)。男7例,女5例。21—79岁,中数52岁。9例病史1—15年,3例最近才诊断为ET。2例血小板700和800×10~9/L,其余患者均高达1000×10~9/L,血红蛋白均正常,仅1例白细胞增高。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生与形态异常。无引起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计数值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初步探讨脑出血早期白细胞计数值与预后的关系。病例选择:1983年以来,我们收治急性脑出血672例,其中于发病24小时内作白细胞计数检查者147例。脑出血的诊断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标准。凡于发病后二周内未死亡者归入存活组;白细胞计数<10×10~9/L 者为白细胞正常,白细胞计数≥10×10~9/L 者为白细胞增高。同时注意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就诊时韵神志,血压,有无四肢瘫痪,双侧阳性病理征;发病72小时内有无心  相似文献   

17.
标准与规范     
一、基本治愈: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达到4×10~9/L,血小板达到80×10~9/L以上,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 二、缓解: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随访2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者。 三、明显进步:贫血、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89年10月就收治老年肺感染118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有以下临床特点;1,发病率高,本组占同期住院病人(31.1%).2、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有25.4%病人不发烧;白细胞总数增高>10×10~9/L68例(占57.6%),>20×10~9/L11例(占12.7%),而中性白细胞>70%占76.8%,提示老年病人如果不发烧,白细胞总  相似文献   

19.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的3种有形成分均减少,即红细胞数减少(男<4.0×10~(12)/升,女<3.5×10~(12)/升),或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男<120克/升,女<105克/升)、白细胞数<4×10~9/升、血小板数<100×10~9/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造成的一组外周血象的改变。由于红细胞减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6岁。因胸闷、气促三个月,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一个月入院。临床诊断:“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病理结果为:“肺小细胞未分化癌。”住院期间用ADM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化疗两个疗程后,肺内肿块基本消失。但化疗全身反应较重,疲乏无力,恶心,剧烈呕吐,不能进食、进水,只靠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及电解质。尤其是对血象影响较大。化疗前白细胞8.1×10~9/L,化疗中白细胞下降幅度较大,化疗三周后白细胞降至4.2×10~9/L,最低降至2.0×10~9/L,用升血球药两周后白细胞升至4.0×10~9/L至4.8×10~9/L。化疗中,由于白细胞低,致使疗程延长,两个疗程分别是45天和3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