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但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而且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了便利。现将近几年来我们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加强基本功训练和责任心,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力争做到“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静脉留置针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但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痛苦,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而且为临床静脉给药提供了便利.现将近几年来我们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肝性脑病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1-09—2013-09我院救治的10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针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措施,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4.0%,研究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26.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NICU的静脉输液使用率非常高.静脉留置针的重复穿刺率低,利于临床间歇静脉用药、紧急抢救用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我科NICU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率100%.但由于新生儿自身特点及操作者的原因等,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导管堵塞,液体外渗等一系列并发症.我科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以其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可避免反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浅静脉的损伤,而且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患儿及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科自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护理技术发展中的一次改革.它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为长期输液患者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维持了静脉通道,有利于危重病人紧急用药和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应用有许多优势,但亦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如静脉炎、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采取了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给病人带来方便,但传统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易使留置针回血而堵塞,留置针滑脱出血管,有时还发生局部静脉炎等,大大缩短其使用时间,如何克服上述不足,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本科2004年4~10月对120例住院病人进行改良方法使用留置针及护理,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4~10月住院病人120例(神志清醒)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号为观察组,使用改良法;双号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法。两组年龄、性别、输注药物无明显差异。1·2方法1·2·1操作方法:两组均选用能活动上肢前臂之粗…  相似文献   

8.
PCI术后病人,应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间断抽取静脉血查ACT(活化凝血时间)值,由于肝素化及反复穿刺抽血,容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所以应用静脉留置针显得非常重要.选择我科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此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2000年开始应用静脉留置针(套管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给病人带来方便,但传统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易使留置针回血而堵塞,留置针滑脱出血管,有时还发生局部静脉炎等,大大缩短其使用时间,如何克服上述不足,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本科2004年4~10月对120例住院病人进行改良方法使用留置针及护理,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重型脑血管病人周围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脑血管病人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与穿刺成功率、静脉炎、留置时间的相关情况。方法对50例病人分别选择颈部、手背、腕部、前臂、踝部不同部位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并对穿刺成功率、静脉炎、留置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对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及留置时间均有影响。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及静脉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发生,最大限度地延长留置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生儿血管细、短,不易看到,留置针操作时难度大,易造成穿刺失败.根据我们工作中的观察分析,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总结如下.1 失败原因1.1 患儿的原因 由于患儿合作性差,不易被控制,易哭闹、乱动、手乱抓挠,导致穿刺部位出现偏差,造成穿刺失败;穿刺成功后由于患儿不自主的活动,在哭闹中自行拔出;胶布被弄湿,或患儿汗液、油脂大量分泌,使胶布失去黏性,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引起液体渗漏.  相似文献   

14.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为紧急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01—2013‐1266例昏迷患者在急诊抢救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颈外静脉的选择、留置针类型、体位、穿刺方法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66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患者,穿刺后导管均通.,无1例堵塞,置管时间长,效果好。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液体通.好,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为抢救昏迷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62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踝部大隐静脉穿刺525例,腕部头静脉穿刺373例,肘部贵要静脉280例,颈外静脉84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查检表对神经内科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进行现况调查,运用脑力激荡法分析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并制作鱼骨图,运用柏拉图要因分析,并进行真因验证,再次应用脑力激荡法并结合查阅文献制定对策,选取有效对策并实施及检讨。结果经过以上对策实施,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的留置成功率由实施前的53.21%提高到81.2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留置成功率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发挥了护士潜能,提高了护理品质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PICU病房中的患儿以急、危、重为主,留置针在PICU病人中应用广泛.对于呼吸循环衰竭休克病人,心肺复苏抢救中,开放血管通路是非常重要的,快速的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的给药和补液,可以大大增加复苏成功的机会,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