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炎性介质(IM)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发偏头痛反复发作,运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15只,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生理盐水组和IM+CGRP组(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连续7 d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IM+CGRP)。用Von Frey毛测定大鼠眶周皮肤机械痛阈。在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上,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延迟外向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变化。结果给药7 d后,IM+CGRP组大鼠的眶周机械痛阈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组眶周机械痛阈无明显改变。生理盐水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上总钾电流、IK、IA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M+CGRP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上总钾电流、IK、IA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减小。结论 IM和CGRP诱发偏头痛反复发作模型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中急性分离神经元的IK和IA明显降低,提示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可能参与了外周机械痛阈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紫杉醇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疗效及其对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6)、B组(n=8)、C组(n=8)、D组(n=8)。以首次给药为d1,实验前一日为d0,各组分别在d1、d3、d5、d7腹腔注入2.0 mg/(kg·d)紫杉醇。于d1~d14,B组腹腔注入川芎嗪200 mg/(kg·d),C组口服普瑞巴林3 mg/(kg·d),D组同时腹腔注射川芎嗪和口服普瑞巴林,剂量同B组、C组。分别于d0和d7、d12、d16、d20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NGF的表达。结果 4组大鼠d0时后肢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大鼠d7~d20时后肢平均MWT与A组及C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B、C组大鼠d12~d20时后肢MWT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B组d12、d16时MWT明显高于C组(均P0.05)。4组大鼠d0时后肢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C、D组大鼠d7~d20时后肢TWL与A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D组大鼠d7~d20时后肢TWL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C组大鼠d16、d20时后肢TWL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透射电镜下,A组大鼠的坐骨神经纤维髓鞘板层结构明显松散,呈网状,严重脱髓鞘;B组、C组、D组大鼠的坐骨神经纤维髓鞘板层结构较松散,明显脱髓鞘,但较A组明显减轻,且B组、D组脱髓鞘程度较C组更轻。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大鼠坐骨神经中NGF表达减少不明显(均P0.05),D组大鼠坐骨神经中NGF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川芎嗪能有效防治紫杉醇所致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与普瑞巴林相似并有协同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减低坐骨神经NGF的表达,减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90 min再灌注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B组)、盐酸奈哌齐治疗组(C组)和西酞普兰治疗组(D组)。采用Zea Longa's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评定术后B、C、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A组、B组术后14 d红四氮唑(TTC)染色以及各组水迷宫实验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结果术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2分。B组大鼠术后第14 d TTC染色的结果显示了模型的可靠性。定位航行试验:实验的第2~5 d,B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P<0.01);C组、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B组(P<0.01);实验的第3~5 d,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D组(P<0.05)。空间探索试验:C组、D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总游泳时间的比值(tP/tT)、平台象限距离和总距离的比值(dP/dT)均显著大于B组(P<0.05);B组大鼠的dP/dT、tP/tT值均显著小于A组(P<0.01);C组dP/dT、tP/tT值均显著大于D组(P<0.05)。4组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90 min后再灌注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盐酸多奈哌齐和西酞普兰均能改善大鼠认知障碍,前者的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和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 S100B、ERK1/2-NF-κB 表达的影响.方法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刺激法制备54只抑郁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非干预组(B 组)、度洛西汀干预组(C 组)、氟西汀干预组(D 组),各18只.另外选取18只大鼠为对照组(A 组).各组灌胃[A组和 B 组(生理盐水),C 组(度洛西汀)、D 组(氟西汀)]28 d 后,应用糖水偏爱试验和旷场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海马 S100B、ERK1/2和 NF-κB 的表达.结果灌胃28 d 后 B 组糖水消耗率(43±15)%显著较 A、C、D 组低[(63±11)%,(67±6)%,(61±10)%](P <0.05). C 和 D组大鼠干预28 d 后旷场试验水平评分、垂直运动评分与潜伏期分别为(70.66±11.53)分和(67.54±10.08)分,(20.32±8.85)分和(21.34±7.46)分,(1.0±0.4)s 和(1.1±0.3)s,与 A 组(71.19±12.08)分,(20.42±8.76)分,(1.01±0.3)s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 组与 B 组比较,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升高,潜伏期降低.A、C、D 组大鼠海马 S100B、ERK1/2、NF-κB 表达显著高于 B组(P <0.05),C 和 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和氟西汀均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能力及上调海马 S100B、p-ERK1/2-NFκB 表达水平,但度洛西汀和氟西汀对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对糖尿病并发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8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糖尿病假手术组(B组)、糖尿病去卵巢组(C组)和糖尿病去卵巢中药干预组(D组),造模成功12周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L5、L4椎体骨密度在各组的数值变化关系:A组〉D组〉B组〉C组。其中,L5椎体骨密度D组与A、B、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5椎体骨密度D组与A、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D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的骨密度D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中药结合胰岛素治疗可预防糖尿病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对偏头痛大鼠痛觉超敏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改良致炎剂3d组、改良致炎剂7d组、甘珀酸(CBX)预防组、CBX预防对照组、CBX治疗组和CBX治疗对照组,每组6只.用改良致炎剂反复刺激硬脑膜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Von-Frey纤维丝测定眶周痛觉阈值,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内Cx43的表达. 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致炎剂组大鼠眶周痛阈逐日下降,出现痛觉超敏表现;而CBX预防组大鼠未出现痛觉超敏表现;CBX治疗组大鼠给予CBX后痛阈上升.细胞核及Cx43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改良致炎剂组大鼠后角细胞数及Cx43表达较对照组增多,3d组以Ⅰ、Ⅱ层增多为主,7d组以Ⅰ~Ⅳ层增多为主;CBX预防组及治疗组Cx43平均吸光度值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反复予硬脑膜改良致炎剂能有效诱导偏头痛大鼠产生眶周痛觉超敏表现,并能引起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内Cx43表达上调.非特异性缝隙连接阻断剂CBX能有效抑制Cx43表达上调,缓解痛觉超敏,提示Cx43在偏头痛大鼠痛觉超敏形成和加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柴胡总皂甙对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海马谷氨酸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甙对戊四氮(PT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谷氨酸(Glu)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丙戊酸钠(VPA)组(C组)和柴胡总皂甙高、中、低三种剂量组(D组、E组、F组),每组8只,除A组不做处理外,其他各组采用腹腔注射PTZ慢性点燃造模,造模同时给予VPA、柴胡总皂甙等不同处理因素,连续4周后取脑组织切片进行Glu免疫组化染色,从阳性细胞数、灰度值分析结果。结果在CAl区,B组海马阳性细胞数高于A、C、D、E、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海马各区阳性细胞灰度值低于其他各组,与A、C、D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CA2区和DG区,B组阳性细胞数、灰度值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总皂甙可以影响PTZ点燃大鼠海马CA1区的Glu表达水平,从而抑制PTZ慢性点燃大鼠的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曲马多对切口痛大鼠脊髓NOS活性和NO含量的影响,探讨曲马多镇痛效应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200~250g,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仅给与麻醉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切口痛组(Ⅰ组)于手术前30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曲马多组(T组)于手术前注射曲马多10mg/kg。制备大鼠右后爪切口痛模型,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痛行为学,于术前30min和术后2h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并测定脊髓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h切口痛组大鼠的累计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组术后2h的疼痛累计评分明显降低(P<0.01),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切口痛组NOS活性和NO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组NOS活性,NO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曲马多10mg/kg腹腔内预先给药,术后疼痛累积评分明显降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并且能使脊髓NOS活性明显降低,NO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P75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异丙酚联合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异丙酚组(B组)、亚低温组(C组)、异丙酚联合亚低温组(D组),各组又分为再灌注后4h、8h、12h亚组,每组8只动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大脑皮质中P75基因表达变化,TUNEL技术观察再灌注12h大鼠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组大鼠脑皮质于I/R损伤后各时间均可检测到P75 mRNA表达,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1);B、C、D组P75 mR-NA水平于再灌注4h、8h、12h均显著减低于A组(P<0.01),以D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D组大鼠再灌注12h脑皮质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亚低温处理可通过抑制P75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细胞凋亡的发生,实现对脑组织的保护,异丙酚联合亚低温处理对脑组织的保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及地塞米松治疗放射性脑水肿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实验分组:A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B组(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对照组)、E组(空白组)。各组均颅内种植肿瘤,于种植15天后A、B、C、D各组给予C060照射,A、B、C组大鼠照射前后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测量大鼠脑水肿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其他各组比较,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最高,E组最低(P〈0.05);C组大鼠脑组织含水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但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和地塞米松都可以有效防治放射性脑水肿,且甲基强的松龙比地塞米松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