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大爷今年68岁,最近突然觉得听力明显减退,到医院去就诊,医生排除了耳部病变后,建议陈大爷做血脂检查.陈大爷觉得纳闷,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为什么要查血脂呢?  相似文献   

2.
宋健 《家庭医药》2013,(9):67-67
退休在家的陈大爷最近挺烦,儿子在郊区为老两口买了套大房子,可陈大爷一点也不领情,还常抱怨:"我觉得这地方一点也不好。楼层太高,上下楼不方便,平时找邻居说话更是费劲。"渐渐地,老两口开始想念原来的生活和老邻居。陈大爷的烦恼并非个例。如今老人不愁吃不愁穿,就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长期与外界隔离势必会造成"高楼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夏季好像较往年要热许多,盛夏时节,陈大爷想涧理一下身体,去中医院,看了中医之后,开了一周的代煎中药带回家服用,结果没过儿天发现中药汤剂出现了气泡,并且发现了涨袋.陈大爷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来到我们药店找到药师咨询。“中药的保质期不是很长吗?为什么这才几天我的药就变质了呢?”陈大爷急切的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来自苏北的72岁陈大爷是位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患者,五天前突然出现咳嗽,口吐鲜血,每日咯血量约200毫升,多时达600毫升,紧急转诊到南京鼓楼医院集团胸科医院,经胸部血管造影(CTA)发现其胸部有一根支气管动脉扩张。该院葛海波主任和丁建春主任决定立即为陈大爷进行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  相似文献   

5.
启事     
陈大爷因为出现左侧上下肢瘫痪,不能起立,被送往医院治疗。检查后发现他不仅左上下肢不能活动,而且口角向右歪斜,语言对答不太流利,舌体也歪斜,血压高达170/110毫米汞柱。是典型的中风偏瘫(中医称为中经络)。医生给他用了一个古方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3次温服,并配以体针治疗,吃了12剂后,陈大爷的舌体不歪了,左上肢可抬举过头,手虽然无力,但却能握持物体,下肢可在搀扶下行走,血压降为140/90毫米汞柱。又继续服用10剂后,他的左上下肢又能运动自如,甚至可以自理生活。陈大爷愈后,逢人就说这古方好。这位医生开给陈大爷的古方就是——  相似文献   

6.
64岁的陈大爷吃过午饭后,便和三位老友一起在家里打麻将。到了下午4时许,他自摸了一张好牌,随即将牌一摊,激动得站了起来,大声叫道:“一条龙,和了!”话音刚落,只见陈大爷双手扶着头,一下子就瘫倒在椅子上。家人赶到后,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  相似文献   

7.
陈大爷50年前因患纤维瘤做了左大腿高位截肢术。两年后安装了义肢,能短途步行,无任何不适。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时,他的截肢端就抽搐疼痛,如触电般,一般都在傍晚、半夜发作,严重时整夜不能入睡,十分痛苦。天亮后气温回升,疼痛渐渐缓解。这些年,陈大爷吃了不少中西药,可都不见效。用热水袋敷,贴活血膏,再加按摩理疗,疼痛稍微减轻,但始终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不少老年人对高血压、高血糖很重视,对血脂异常却不以为然,觉得老年人血脂高一点没事,不需要担心,甚至还认为70岁以后不要再降血脂了,因为调脂药副作用大,不如不吃……事实果真如此吗?血脂异常会诱发心血管病血脂异常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总检出率为男性13.8%、女性23.5%。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黎励文指出,血脂  相似文献   

9.
王云双  王欲琦  赵英剑 《河北医药》2010,32(10):1310-1311
国内外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期血脂水平与成年期血脂水平显著相关,为有效预防和干预,对保定市505例2~5岁健康儿童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血脂检测与肠道菌群检查法,探讨了对人工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灌喂厌氧-1号活菌制剂后小鼠血脂变化及其肠道菌群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用药第7天血脂即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P<0.01)血清胆固醇,降低率为45.1%.各治疗组小鼠肠道嗜酸乳杆菌及肠球菌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至第14天各组间无显著差别。第14天后血脂均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来自10省市新兵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血脂水平的高低不仅以机体代谢为主要影响因素,而且也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年龄、性别、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群体生活水平的差异以及机体长时期的生物学变异等。就此问题我们对2003年来自河北保定和我国其他9省份的健康青年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将河北保定市青年血脂水平与其他9省份青年进行了比较,确定本地区青年血脂水平的参考范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荣东 《家庭用药》2011,(10):21-21
70岁的心脏——“风雨七十载,转眼我已70岁了,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正是‘人老病多’,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这几年都相继‘光顾’我的主人,我自己也觉得越来越吃力,要不是植入了一个心脏起搏器,我可能已经光荣退休了。我们心脏的一生,真是劳碌的一生,最佳劳模应该非我们莫属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让患者安全使用血脂调节药物,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及药品的说明书等列出一些常用血脂调节药物的适应症,通用名与商品名及服用时注意事项、服用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结果:了解了高脂血症用药情况,血脂调节药物的安全使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高度重视。结论:达到安全有效的使用血脂调节药物。  相似文献   

14.
王女士最近遇到了麻烦事,原因是最近体检结果出来后,被告知其血脂“偏高”,为此年近不惑的她十分紧张,因为关注健康信息的她知道,血脂异常意味着可能成为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后备军”……于是,调脂成为她首要的任务,并制订了一系列调脂、减肥计划并坚决执行,希望通过非药物疗法把血脂调到正常状态。谁知每天健身房锻炼加上节食,依然收效甚微,王女士于是更加紧张了。难道这血脂就没法调节到正常范围了吗?  相似文献   

15.
人体血脂水平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性别、年龄、职业)、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机体长时期的生物学变异。另外,生化检验的仪器、试剂、方法技术等均可使对血脂检测结果有差异。健康人血脂水平应始终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并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态。多年来,临床对血脂水平的评价缺乏具体调查参考数据。我们对本市区职业健康群体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血脂水平的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之间进行比较,确定其血脂水平的参考范围,以期为临床血脂水平划分提供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16.
邹大进 《家庭用药》2011,(11):19-19
很多糖尿病患者看了自己的血液化验单,认为自己的血脂水平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说,某个血脂水平对正常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但对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17.
血脂管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治与预后改善十分重要。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国国情,对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包括血脂检测项目、筛查频率、ASCVD风险评估及特定人群降脂目标、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扩增和完善。该文就治疗药物部分的更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喝茶就能降血脂?现在的饭菜油水大,谁都想找个能把吃进去的油刮干净的东西,首届一指的自然是茶,因为喝茶之后会觉得饿,那不就是把油刮掉的结果吗?其实,绝非如此!之所以人们喝茶后觉得饿,不是因为降脂了,而是因为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等刺激了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多了,吃肉导致的油腻感就减轻了,肉的消化就加速了,甚至因此还能很快又感到饿,但血内的脂肪并不会因此降低,喝茶刮油的错觉是来自这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后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给予VPA20-30mg/(kg·d)30例患儿为治疗组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检测血清中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中血脂明显升高。结论VPA可以引起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李晓爽  马飞  孙晓莹  刘畅  郝景宏 《天津医药》2021,49(10):1081-1085
目的 分析血脂异常对乳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首次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 814例,根据患者首次化疗前血脂情况分为血脂异常组(n=456)和血脂正常组(n=358),比较2组间化疗后肝功能异 常发生情况;根据首次化疗前血脂情况将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n=268)分为混合性血脂异常组(n=16)、非混合 性血脂异常组(n=157)和血脂无异常组(n=95),比较3组间化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根据化疗前后各血脂指 标变化情况分为血脂不平稳组(n=723)和血脂平稳组(n=91),比较化疗后ALT水平。结果 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 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史、化疗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及首次化疗前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血脂 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组首次化疗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异常组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P<0.01)。混合性血脂异常组患者化 疗后ALT水平明显高于非混合性血脂异常组及血脂无异常组(P<0.05)。血脂不平稳组患者化疗后ALT水平明显高 于血脂平稳组(P<0.05)。结论 存在血脂异常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更易出现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