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24G静脉留置针做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妥善固定,细心护理,定期更换3M敷料。结果:12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用药等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治疗的需要,挽救了患儿的生命,静脉留置天数5—7d,无1例感染。结论:在重症脑炎患儿治疗中,当四肢静脉穿刺遇到困难及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留置时间长,便于治疗用药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危重患儿中的操作技巧及护理要点以及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方法选用Y形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采用正确的置管手法,对78例危重患儿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血管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本组78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导管留置时间4~7天,静脉输液期间无液体外渗及并发症发生。颈外静脉留置针有穿刺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注入的药液能够快速到达心脏,减少高浓度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所造成的损伤,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宝贵时间。结论正确置管,妥善固定,置管后严密观察局部反应,做好穿刺部位局部护理,正确封管,同时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老年人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100例老年人患者.结果 100例患者中,91例为一次性穿刺成功,9例为二次穿刺成功.留置针留置时间6~18天,未发生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鲁大云 《中外医疗》2008,27(27):51-51
目的 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管的方法 及优点.方法 对心血管内科中遇到的危重病人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 观察78倒病人,其中3例穿刺失败.结论 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对肥胖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较头皮和四肢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在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输液并发症方面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58例肥胖患儿按首次来院输液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入院为观察组(32例),双号入院为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用静脉留置针在头皮及四肢部位静脉穿刺输液,观察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提高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效果。方法:对41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8例,二次穿刺成功3例,无1例发生脱管和护理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梁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44-4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患儿颈外静脉输液及采血中的应用技巧及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28例患儿使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选用颈外静脉进行输液。结果 128例患者,共应用颈外静脉输液664d,平均留置时间为(4.5±2.5)d。其中发生堵管2例,液体外渗3例,套管滑脱1例。结论只要正确掌握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和完善穿刺后的护理常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可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急诊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易穿刺,效果显著.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肖忠玲 《当代医学》2010,16(3):131-132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维护稳定的静脉输液输血通道。方法对60例患儿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输血、采血及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1~8d,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效果好。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危重患儿,既为临床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又能快速顺利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休克抢救的最佳最快静脉穿刺输液途径.方法 对收治的64例各种创伤休克患儿实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输血和采血.结果 患儿输液能够按计划输入,微循环恢复快,尿量维持正常,尽快纠正休克.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选择容易、充盈度高、操作简单、穿刺快捷、固定方便、输液速度易于控制等优点,是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小儿创伤休克的很好输液方法,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嘉兴医学》2003,19(1):39-40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在重度脱水患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总结35例重度脱水患儿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快速液体疗法。结果:3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熟练掌握颈外静脉小儿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加强护理是抢救重度脱水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方法:26例使用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总结穿刺及护理经验。结果:置管期间发生药液外渗2例,皮下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安全、刺激性小,穿刺较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常规穿刺困难的患儿。  相似文献   

13.
张荣梅  陈志飞 《吉林医学》2013,34(5):978-979
目的:儿科部分急危重症、肥胖、重度脱水、输液时间较长的患儿,因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给抢救和治疗带来影响,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方法:总结分析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和效果。结果: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时间最短2 d,最长8 d,1例因患儿烦躁、约束带松解导致留置针脱出,其余无一例发生堵管、静脉炎和全身感染。结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为抢救儿科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插管在小儿血液净化中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4月~2003年12月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3例患儿分别行经股静脉插双腔管,经股静脉插单腔管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结果:8例患儿置双腔管成功,4例患儿置单腔管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成功,1例患儿未能置入单腔管,行左桡动脉切开置留置针同时颈外静脉置留置针,所有患儿血流量充足,均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儿股静脉穿刺处形成血肿,均无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应用于小儿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方便,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堤  陈兰 《右江医学》2012,40(5):692-69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因各种疾病入住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对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的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将采血和输液两项操作融为一体,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置管成功率,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快速提供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减少颈外静穿刺失败,以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和稳定的静脉输液.方法 将1mI注射器接于静脉留置针Y型的另一个接口,当进针有突破感后,用注射器轻轻抽吸,见回血后再降低角度进针,通过充分确认针尖巳在血管内,再接补液.结果 颈外静脉穿刺失败率明显减少,输液3d~7d,未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等症状.结论 掌握置管时间和熟练的操作技术,通过注射器抽吸充分确认针尖已在血管内是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穿刺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方法 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一人操作及胶贴固定留置针.改良组采用两人操作,助手固定患儿并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利于外套管的送入,穿刺成功后用弹力帽固定.结果 两组经过比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良组的操作及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号的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外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则在穿刺成功后,将标示贴固定于留置针底座,用输液贴将导管蝶形固定于皮肤上,Y形管平行固定于胸锁乳突肌旁.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例数、肢体活动功能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的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天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的颈外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可以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活动自如,对改善舒适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同军 《中外医疗》2013,(33):78-79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压监测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外科手术患者56例,年龄3~78岁,ASAⅠ~Ⅲ级,选择Y形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留置针Y性接头通过三通连接输血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常规输液和测压,零点固定在平腋中线第四肋间.参考压力变化调整补液量、速度及补液种类,选择血管活性药物,调整麻醉深度,评估心肺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全部穿刺置管成功,平均穿刺时间(1.2±0.8)min,测得压力范围2~16 mmHg,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及术中补液及给药.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测压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替代传统的CVP指导临床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10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观察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显著.结论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