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病专方、中药研究等方面简述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概况,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冯琳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1,14(3):157-157
患者,男,12岁,学生,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上腹不适水肿伴浓茶样尿3个月,于2001年2月9日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浓茶样尿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实验室检查:Hb45g/L,RBC 103×10~(12)/L,WBC 110×10~9/L,N 0.75,L 0.25,血小板计数76×10~9/L,总胆红素999μmol/L,骨髓检查正常,肝炎病毒两次查阴性,CT检查示“肝硬变性腹水”。当地医院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住院,给予抗感染、护肝、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两个月后,患儿黄疸、腹水及水肿消退出院。出院后自服护肝药。8d前患儿再次出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病因及发病机制通过多位点连锁分析,多位学者已将WD基因定位于D13q14.3.White等构建了D13q14.3区域精细遗传图谱,着丝点-RBI-D13S25-AFM205Vh2-D13S31-D13S227-D13S228-AFM238VC3-D13S133-AFM084XC5-D13S137-D13S169,D13S155-D13S59-端粒,进一步将WD基因定位于D13S155与D13S133两个微卫星DNA标记之间.Tanzi等推测WD基因大小约80kb(千碱基对),由19个外显子(Exon)或内含子(Intron)组成,呈一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410个氨基酸组成的ATP酶,为P型ATP酶一个亚型(ATP7B).基因结构分析表明,WD基因编码6个铜离子(Cu)结合区,一个高度保守区和一个疏水区.6个铜离子结合区编码区串联在一起、每一个编码区域有一个GXXCXX结构,推测它编码的肽段可能与Cu活化结合成铜蓝蛋白(CP)有关.WD基因突变形式主要为插入或缺失,从而引起移码突变,其次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及剪接点突变.整个WD基因突变中,以exon14和exon18发生 相似文献
9.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肝脏对铜代谢的异常导致铜在肝脏、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内堆积,因此,该病主要表现为肝脏、神经系统的损伤以及精神的异常.WD基因的发现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了WD发病的分子机制,从而使得对该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肝移植给内科治疗无效以及暴发性肝衰竭的WD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我们主要从基因诊断和肝移植角度回顾近年来WD诊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2年Wilson首先报告青少年发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伴发豆状核变性。命名为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又称肝豆状核变性(HLD)。 近代发现,HLD基因与酯酶D紧密连锁在13号染色体长臂远端(13q14·3)。1993年底,HLD基因分别被三个实验室克隆,编码一种铜转运ATP酶又称为ATP7B基因,该基因全长约80Kb,含22个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11岁,发现黄疸、乏力2月就诊.首诊日期1992年10月30日.患儿2月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发现皮肤巩膜黄染,感乏力、纳食减退,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检查发现,总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B超检查发现“肝肿大,胆囊肿大.”拟为“甲肝”.经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转入省儿童医院治疗.发现患儿肝功能异常,铜氧化酶降低,白球蛋白倒置,前眼发现K- 相似文献
12.
13.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s disease(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病。患者常在5~40岁起病;临床表现一般呈进展性脑损害和/或肝衰竭;但又是少数可以有效对症治疗的遗传病之一;其疗效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是否坚持长期服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 1 2例肝豆状核变性进行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发病在 6~ 35岁间 ,两性均见。不同的家族往往表现不同的发病年龄和进行方式。儿童期发生的神经症状以舞蹈、手足徐动性动作和张力不全性动作为主 ;成人期发生的神经症状多以肌强直、动作减少和慌张状态为主。诊断依据上述神经症状和 K- F环者 ,血清铜兰蛋白 <0 .2 g/L,血清铜氧化酶活力 <0 .2光密度 ,2 4 h尿铜 >1 0 0 μg。治疗时 ,服用硫化钾 40 mg,每日 3次 ,或用硫酸锌 1 0 0~ 2 0 0 mg/d,合用维生素 B6 。青霉胺不能增加铜排泄时 ,可改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醇。治疗结果 ,8例好转 ,1例恶化 ,3例死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收集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中医文献资料,归纳总结中医在WD上的治疗方法,并针对其局限性进行思考和下一步研究提出展望。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药治疗涉及肝豆汤、肝豆灵、自拟方、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尤其对肝豆汤、肝豆灵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颇为成熟,然WD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并不统一,探究WD的共性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建立比较完整、系统的WD中医药治疗体系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