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金华产苏州荠苧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1个峰,鉴定出3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12%。主要成分为侧柏桐(56.41%),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烷-3-酮(6.24%),石竹烯(5.04%),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2-己烯(4.75%),苯乙酮(2.55%)。结论:为金华产苏州荠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柱五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从细柱五加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1个峰,鉴定出4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83%,主要有2-蒎烯(9.93%)、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2-烯(15.05%)、(-)-4-萜品醇(14.82%)、反式石竹烯(9.63%)。结论:细柱五加叶的挥发油富含生物活性成分,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月艾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得率为0.40%,从挥发油中鉴定了62个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2.71%,其中主要成分为:[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碳烯(11.05%)、大根香叶烯D(10.52%)、石竹烯氧化物(7.15%)、龙脑(5.34%)、石竹烯(4.02%):斯巴醇(3.84%)、桉油精(3.80%)、松油醇(2.29%)等。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为合理使用广西产五月艾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羌活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羌活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从而实现对羌活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鉴定了52个羌活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含量的80.79%。结论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是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烯(21.65%),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9.06%),D-柠檬烯(4.46%),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3.74%),4-甲基-1-异丙基-3-环己-1-醇(3.47%)。  相似文献   

5.
湖北产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C-MS研究鲜艾与陈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两种艾叶挥发油中初步鉴定了共53个化合物,其中15个为共有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桉叶油素(13.8%~14.7%)、冰片(3.9%~6.6%)、4-甲基-1-(1-甲乙基)-[1S-(1α,4β,5α)]-二环[3.1.0]-庚-2-酮(15.7%~20.2%)、石竹烯氧化物(6.7%~9.2%)等.其中,还初步鉴定了文献未报道的25个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总量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挥发油中多数烯类、部分醇类与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逐渐降低,而各化合物相应的醇、酮、酸等氧化产物的含量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对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0.32%。结论:红冠紫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8.17%)、1-甲基-4-【甲基乙基】环己烯(6.56%)、吉玛烯B(6.12%)、吉玛烯D(5.99%)、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5.07%)、2,6,6-三甲基-双环[3.1.1]-2-庚烯(4.83%)、石竹烯氧化物(3.14%)、喇叭茶萜醇(2.72%)、α-石竹烯(2.48%)、α-杜松醇(2.36%)。  相似文献   

7.
黄花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黄花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黄花香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香薷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56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82.28%。主要成分为[α,4αβ,8aα]-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2,3,4,4a,5,6,8a-八氢萘(相对含量为14.01%);[3S-[3α,5aα,7aα,11aα.11bα]]~3,8,8,11a-四甲基-十二氢-5H-3,5a-环氧萘[2,1-c]氧杂环庚三烯(8.12%);2-甲基-3-亚甲基-环戊烷羧酸甲酯(7.3%);石竹烯(4.90%);仅-杜松醇(4.11%);醋酸-[5α,16β]-D-雌甾-16-酯(3.96%);α-香柠檬烯(3.52%);吉玛烯B(3.08%);1,7-二甲基-1-羟基-4-异丙烯-2,7-环癸二烯(2.67%);α-石竹烯(2.20%);植醇(2.1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果叶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采用GC-MS法分析芒果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 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18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古芸烯、L-榄香烯、α-律草烯和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二环[5.2.0]壬烷是其中所含的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结论 通过对芒果叶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葶苈子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北葶苈子挥发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并结合保留指数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82个组分,利用MS结合保留指数定性,鉴定出其中72个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4-(氯甲基)苯甲腈,占88.9%,其次为2-氰基-吡啶(2.73%)、6,9-十八碳酸甲酯(1.59%)、4',7',7'-三甲基-3'-苄氧基-螺[1,3-二氧戊环-2,2'-双环[2.2.1]庚烷](0.49%)、甲基6-顺,9-顺,11-反-十八碳三烯酸(0.36%),5-甲基-2-苯基-2-戊烯醛(0.35%)、4-vinylsyringol(0.18%)、丁香油酚甲醚(0.11%)等。结论:采用质谱结合保留指数分析北葶苈子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8个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C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8个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中共有成分有罗勒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S-(1α,2β,4β)]-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2-亚甲基-6,8,8-三甲基-三环[5.2.2.0(1,6)]十一烷-3-醇、τ—muumlol、α-杜松烯醇和2-十五烷酮。结论: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化合物组成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侧茎垂头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侧茎垂头菊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侧茎垂头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印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75.66%。结论:侧茎垂头菊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S]-2,6,6-三甲基二环[3.1.1]2-庚烯,1,3,3-三甲基-2-乙烯基-环己烯,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正十六烷酸,4,4a,5,6,7,8-六氢-4a.5-二甲基-3-[1-甲基亚乙基]-[4-芳基,顺]-2[3H]-萘酮,1-s-[1-甲基-1-乙烯基-2,4-双[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碳烯,α,α,4-三甲基-苯甲醇,反式松香芹醇,4-甲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方法:利用MTT法检测同一产地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的挥发油对胃癌肿瘤细胞MGC-803增殖的影响,并用GC-MS检测出挥发油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的温莪术挥发油对MGC-803的生长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温莪术提取的挥发油为高浓度时,组培品种鲜品对MGC-803的生长抑制最高,为20.2%;当药液浓度为低浓度时,普通品种鲜品对MGC-803的生长抑制最高为18.4%。其所含化学成分也差异明显,如β-水芹烯、双环[3.1.1]庚烷,6,6-二甲基-2-亚甲基(1S)是传统鲜品的特征性成分,环己烷,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为普通鲜品的特征性成分;双环[3.1.0]六角-2-烯,4-甲基-1-(1-甲基乙基)-,β-蒎烯中,为组培鲜品其特征性成分。结论:不同栽培品种、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挥发油类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的差异较大,对于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以组培品种的鲜品与加工品的挥发油对MGC-803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陈京  吴巧风 《中药材》2005,28(9):823-825
目的:考察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三种方法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以所得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得油率为3.46%,要高于其它提取方法.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的苏州荠苧挥发油品质较优.三种方法提取的苏州荠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占42%左右;其次是单萜类化合物龙脑稀(bornene)、侧伯酮(thujone)、二氢香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等,占27%左右;再次是倍半萜类化合物橙花烯(nerolidene)和γ-杜松烯等约占19%左右.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为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飞蓬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用GC-MS分析小飞蓬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飞蓬挥发油,利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小飞蓬挥发油成分中26个化合物,占所提取挥发油总量的98.25%.主要成分为:柠檬烯(58.30%)、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烯(8.7%)、β-蒎烯(6.28%)、2-甲基-6-(4-甲基苯基)-2-庚烯(5.13%)、棕榈酸(5.07%)、月桂烯(4.52%)、1,3,5-三亚甲基-环庚烷(2.05%).结论:小飞蓬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别对羌活、独活及其药对中挥发油的透皮成分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透皮效果.方法:采用GC-MS鉴定挥发油体外透皮供给液与接收液中的化学成分,根据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通过数学推导将相对含量转化为透过率,从而反映各成分透皮效果.结果:透皮后鉴定出羌活39个成分、独活29个成分、药对36个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3.22%,93.74%,92.75%.1-松油醇(30.96%),4-松油醇(28.22%),冰片(7.10%)等是羌活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邻-乙酰基-对-甲基苯酚(55.70%),反-氧化芳樟醇(6.79%),1,7,7-三甲基二环[2.2.1]5-己烯-2-酮(4.78%)等是独活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1-松油醇(28 86%),4-松油醇(22.41%),邻-乙酰基-对-甲基苯酚(12.15%),冰片(5.62%)等是药对挥发油的主要透皮成分.结论:3种挥发油中各成分透过率可定性地对其透皮效果进行排序.其中羌活挥发油中1-松油醇的透过率最高,独活挥发油中1,7,7-三甲基二环[2.2.1]5-己烯-2-酮的透过率最高;药对挥发油中1-松油醇的透过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紫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色姜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研究。结果:共得到37个化合物,鉴定出35个成分约占总量的85.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其次是2-噻吩甲醛、1-[5-(2-呋喃甲基)-2-呋喃]乙酮、β-倍半水芹烯、1-[5-(2-呋喃甲基)-2-呋喃]乙酮、2-(2,5-二甲基苯基)丙烯酸(3.14%)。结论:首次研究了紫色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黄帚橐吾挥发油的成分,为黄帚橐吾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帚橐吾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1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2.73%。结论:黄帚橐吾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相对百分含量14.369%),丁烯酸,2,2-二甲基丁酸,1-甲基-3-(1-甲基乙基)-苯,(1s-内)-1,7,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2-乙酯,trans-1-甲基-4-(1-甲基乙基)-2-环己烯-1-醇,α-杜松醇,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醇。  相似文献   

18.
西藏大花红景天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西藏大花红景天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花红景天根茎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含量。结果:分离出63种物质,鉴定出45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84.79%,主要化学成分为香叶醇(58.24%),4-亚环己烯基-3,3-二甲基-2-戊酮(3.45%),乙酸香叶酯(3.04),1-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2.04%),鲨烯(1.73%),8-羟基芳樟醇(1.16%)。结论:通过对大花红景天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西藏产大花红景天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品质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6,(7)
目的:对不同产地龙牙楤木芽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70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酯类、醇类及酰胺类等化合物。其中,黑龙江伊春龙牙楤木芽中共检测出52种挥发油成分,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8.66%)、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烯(9.52%)、α-荜澄茄醇(8.95%)等。河北承德龙牙楤木芽中共检测出41种挥发油成分,主要成分为有τ-依兰油烯(29.27%)、棕榈酸(11.68%)、4-epi-cubedol(10.63%)、α-荜澄茄醇(7.6%)等。两产地龙牙楤木芽中共有挥发油成分为23种。结论:不同产地龙牙楤木芽中挥发油组分部分在种类及含量上相近,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龙牙楤木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GC-MS法分析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黄皮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1%。结论: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9.56%)、石竹烯(14.29%)(、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2.35%)、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22.2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