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省  赵杨  梁艳  唐莉莉 《北京中医药》2010,29(5):364-365
便秘是卒中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还会有复中的危险,甚至引发急性心脏疾病导致猝死。鉴于卒中后便秘的特异性,本文以辨卒中病为纲,辨便秘为目,以纲统目,整体论述卒中后便秘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健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2):845-846
现代中医的临床思维正在发生着变革,以辨西医之病为纲、辨中医之证为目、辨病论治为经、辨证论治为纬的临床思路新模式已经呼之欲出。笔者就此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14,(6):539-540
从理论联系临床方面分析总结了辨治脑病的"三定"思路:脑病以五脏为纲定位,以八纲为目定性,以病理变化定病机,并提出应建立现代中医脑病学的诊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多属本虚标实而以虚证多见。对便秘的治疗,丁老强调"究其源",以虚实为纲,次辨寒热,再辨脏腑气血。根据脏腑气血的状态,通补兼施,升降相应,温清并用。丁老善用益气养阴润肠、升降调理枢机之法治疗慢性便秘,佐以行气活血化痰,不轻易使用峻下之剂。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从整体观认识慢性便秘的一般规律,亦随证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防治脑卒中后便秘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脑卒中后便秘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是首要的,西医治疗卒中后便秘以泻药、促动力剂、微生态制剂等为主,而中医治疗除中药外,可用针刺、电针、耳穴贴压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方法各不相同,均可取的一定疗效,故现将近年来卒中后便秘的原因、治疗方法和评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便秘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临证以虚实为纲,以气与津液为关键点,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诸方面对便秘成因进行辨析,分为实秘、虚秘两类。实秘即"热秘"、"冷秘"、"气秘";多见于青少年,从五脏六腑辨成因,关乎肺、肝、脾、胃。虚秘多为气虚阳衰、阴亏血少、肾命火衰。虚、实不可绝对划分,临证多虚实夹杂,须先辨虚实,结合八纲和脏腑辨证求因,同时要考量不同年龄人群体质特征和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7.
郑桂捧 《河北中医》2014,(3):373-374
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便秘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临床有40%~65%的卒中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尤以出血性卒中急性期2周内最为多见。因此,治疗急性卒中患者便秘在临床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2010一03—2013—03,笔者运用增液承气汤治疗卒中后便秘45例,并与酚酞片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疏肝调气配穴针刺和乳果糖治疗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到我院脑病科住院的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的50例患者为针刺治疗组,服用乳果糖治疗的50例患者为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卒中单元模式和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便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针刺治疗组便秘评分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调气配穴针刺治疗卒中后慢性传输型便秘较乳果糖效果更佳,且该方法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便秘是患者卒中后常见的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处置不当,甚至会诱发二次卒中。对于卒中后便秘的治疗,西药见效快,但其时限短,用药频次高,远期效果不佳;中医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中逐渐引起重视,针灸对卒中后便秘对症对证治疗,因其操作方便,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更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现就近年有关针灸治疗卒风后便秘的报道进行回顾和浅析。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作为现代临床一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人类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后遗症最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而卒中后便秘更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卒中后便秘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而具有综合治疗效果的针刺疗法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其特异功效,能显著调节机体内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因此,该文基于调节肠道菌群去探析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验案1则及临证体会,以期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提供一种更加完整、科学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东红主任医师认为,痰瘀腑实是中风急性期便秘的常见证型,也为中风合并便秘的独有证型。提出以虚实为纲,气血阴阳津液变化为目,针对本证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立足便秘,结合中风的病机特点,以化痰活血、通腑泄浊为治法,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腑方治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超过3 d 以上,以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表现。便秘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功能差、排便方式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情志因素等有关。应用通便药只能改善便秘症状,但容易降低机体排便反射,或造成机械性损伤。2010-01—2013-01,我们对50例卒中后便秘进行辨证施治,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并与常规护理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卒中后便秘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治疗与护理3方面入手对卒中后便秘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建立卒中后便秘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谈《伤寒论》"辨小便"的临床诊断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召谊 《四川中医》2005,23(1):23-25
本文系统分析了《伤寒论》中“辨小便”在八纲辨证以及在诊察水饮、蓄血、津伤、黄疸、腹泻、便秘等疾病中的作用,阐述了“辨小便”在中医诊断学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章文庚老中医辨治脾胃系疑难病证,经验丰富、独具匠心,治呕吐,温阳化饮;安胃痛,从肺着手;消臌胀,启动中州;祛脂肝,健脾化浊;平呃逆,以虚实为纲;通便秘,欲降先升。临证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6.
"咳"为外感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内经》提出了"五脏六腑咳"的观点."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辨治温热疾病的方法,其所论述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五脏为目论述疾病.本文以"三焦"为纲,六经、脏腑为目,论述《伤寒论》中感受寒邪,上犯太阳、中及太阴、下入少阴所引起的咳...  相似文献   

17.
王珍  贾奎 《新中医》2018,50(4):183-185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阳不足,阴有余,病证本质为阴类证,以"治阴病用阳药"为指导来辨治本病,可使辨治执简驭繁,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誩教授临床擅长应用半夏泻心汤等经方治疗各种杂病,认为脾胃病之辨证思维,当以阴阳为纲,辨脾胃之"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为目,辨明标本纲目,随证治之。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不限于痞证,可广泛应用于口疮、吞酸、呃逆、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消渴、虚劳、腰痛、眩晕、咳嗽、心悸胸痹、失眠等病。陈誩教授根据患者寒与热、虚与实之轻重,调整辛温药与苦寒药、扶正药与祛邪药的用量,并根据兼夹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化裁,使之方证相符。  相似文献   

19.
周华  吉雯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37-138
章文庚老中医辨治脾胃系疑难病证,经验丰富、独具匠心,治呕吐,温阳化饮;安胃痛,从肺着手;消臌胀,启动中州;祛脂肝,健脾化浊;平呃逆,以虚实为纲;通便秘,欲降先升.临证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20.
介绍王付教授辨治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王付教授提出“表里为纲,脏腑为目,病症相参”的辨 治思路,认为外感、内伤皆可导致抽动障碍。外感者,为正气不足、反复外感所致,主要累及肺系;内伤者, 为情志不遂、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责之于心肝,次责脾肾。临证既强调辨证、分型治疗,又重视辨病、辨 症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