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内毒素性休克(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8的受体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入LPS(8mg/kgiv)复制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μg/kgiv)、单独注入CCK-8(40μg/kg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分别于LPS注入后30min、2h和6h取脾脏和肺脏进行RT-PCR检测TNF-αmRNA表达.LPS注入后2h、6h和12h取脾脏进行RT-PCR检测CCKA/B受体mRNA表达.结果CCK-8可抑制LPS注入后30min和2h引起的脾脏和肺脏TNF-αmRNA表达的上调,注入LPS后6hTNF-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LPS注入后2h、6h和12hES大鼠脾脏CCK-8受体表达较对照组上调,以2h上调作用最为显著.讨论和结论TNF-α是一个早期的重要炎症介质,由于TNF-α能促进IL-1和IL-6等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引起级链式的炎症反应,引起持续损害,LPS组6h尽管TNF-α下降,但病理损害仍比2h明显加重.我室以往研究已证实CCK-8有抗ES的作用.脾脏和肺脏是产生TNF-α的重要器官,CCK-8能抑制TNF-α的产生,可能通过抑制其转录而起作用.LPS诱导脾脏CCK受体表达增加,属疾病状态下的受体、配体间的正向调节.LPS致机体损伤的同时也启动了机体的保护机制,CCKA/B受体表达增加,是该保护机制之一.这些发现提示CCK-8逆转ES可能与其抑制TNF-α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LPS可上调脾脏CCKA/B受体表达,说明CCK-8保护作用的受体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性休克(ES)的低血压及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和MDA/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使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8mg/kgiv)复制的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μg/kgiv)、单独注入CCK-8(40μg/kg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血压的改变,应用光镜观察给药后30min、2h、6h各组脾脏和肺脏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h各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检测6h各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NOS和MDA/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CCK-8可逆转LPS引起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光、电镜结果显示LPS致肺脏和脾脏中出现炎细胞浸润、凋亡和坏死等征象,CCK-8可减轻LPS引起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损伤.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含量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2.6倍、1.5倍和2.1倍,NOS活性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3.5倍、1.2倍和1.9倍;CCK-8抑制LPS诱导的这种NO含量和NOS活性的增加.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余组;CCK-8+LPS组MDA含量和SOD活力接近对照组.讨论LPS致大鼠血清、脾脏和肺脏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及NO过量生成可能是ES时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SOD/MDA活性和含量是反映氧化损伤的重要指标,NO过量生成进而形成毒性更强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可能是导致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CCK-8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脏器损伤.结论这些发现提示CCK-8减轻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O的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内毒素性休克(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8的受体作用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入LPS(8 mg/kg iv)复制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 min尾静脉注入CCK-8(40 μg/ kg iv)、单独注入 CCK -8(40 μg/kg 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分别于LPS注入后30 min、2 h和6 h 取脾脏和肺脏进行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LPS注入后2 h、6 h和12 h取脾脏进行R T-PCR检测CCKA/B受体mRNA表达.结果:CCK-8可抑制LPS注入后30 min和2 h引起的脾脏和肺脏TNF-α mRNA表达的上调,注入LPS后6 h TNF-α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LPS注入后2 h、6 h和12 h ES大鼠脾脏CCK-8受体表达较对照组上调,以2 h上调作用最为显著.讨论和结论: TNF-α是一个早期的重要炎症介质,由于TNF-α能促进IL-1和IL-6等炎症介质的产生,而引起级链式的炎症反应,引起持续损害,LPS组6 h尽管TNF-α下降,但病理损害仍比2 h明显加重.我室以往研究已证实CCK-8有抗ES的作用.脾脏和肺脏是产生 TNF-α的重要器官,CCK-8能抑制TNF-α的产生,可能通过抑制其转录而起作用.LPS诱导脾脏CCK受体表达增加,属疾病状态下的受体、配体间的正向调节.LPS致机体损伤的同时也启动了机体的保护机制,CCKA/B受体表达增加,是该保护机制之一.这些发现提示CCK-8逆转 ES可能与其抑制TNF-α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LPS可上调脾脏CCKA/B受体表达,说明CCK-8保护作用的受体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内毒素性休克(ES) 的低血压及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和MDA /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8 mg/kg iv)复制的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 min尾静脉注入CCK-8(40 μg/kg iv)、单独注入CCK -8(40 μg/kg 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血压的改变,应用光镜观察给药后30 min 、2 h 、6 h各组脾脏和肺脏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 h各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改变.检测6 h各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NOS和MDA/SOD含量及活性变化.结果:CCK-8可逆转LPS引起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光、电镜结果显示LPS致肺脏和脾脏中出现炎细胞浸润、凋亡和坏死等征象,CCK-8可减轻LPS引起的脾脏和肺脏超微结构损伤.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NO含量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2.6倍、1.5倍和2.1倍,NOS活性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3.5 倍、1 .2倍和1.9倍;CCK-8抑制LPS诱导的这种NO含量和NOS活性的增加.LPS组血清、脾脏和肺脏M D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余组;CCK-8+LPS组MDA含量和SOD活力接近对照组.讨论:LPS致大鼠血清、脾脏和肺脏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及NO过量生成可能是E S时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SOD/MDA活性和含量是反映氧化损伤的重要指标,NO过量生成进而形成毒性更强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可能是导致脾脏和肺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CCK-8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脏器损伤.结论:这些发现提示 CCK-8减轻ES大鼠脾脏和肺脏的损伤,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O的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否改善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的信号转导作用,以及CCK受体(CCK-R)的作用。方法:4组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LPS (8 mg/kg)、CCK-8(40 μg/kg)和CCK-8(40 μg/kg)+LPS (8 mg/kg),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肺脏及脾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肺脏和脾脏磷酸化p38 MAPK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RT-PCR检测脾脏CCK-R亚型的mRNA表达。结果:CCK-8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的增加。CCK-8可增加LPS诱导的大鼠肺脏和脾脏磷酸化p38 MAPK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LPS有诱导CCK-AR及CCK-BR mRNA表达量增加的作用。结论:CCK-8对LPS刺激的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过量产生有抑制作用,p38 MAPK和STAT3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机制。LPS刺激时,CCK-R受体发生正向调节,CCK-8有可能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及其它的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内毒素休克(ES)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含量变化以及大鼠肺泡巨噬细胞p38MAPK表达的改变.方法使用生理多道记录仪,观察尾静脉注入LPS(8mg/kgiv)复制的大鼠ES模型、LPS注入前10min尾静脉注入CCK-8(40μg/kgiv)、单独注入CCK-8(40μg/kgiv)或生理盐水(对照)的四组大鼠血压的改变,于LPS注入2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获BALF,从中分离肺泡巨噬细胞,检测吞噬白色念珠菌能力的改变,以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表示;分离正常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刺激30min后,免疫组化观察p38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HTSS〗CCK-8可逆转LPS引起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LPS注入2h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吞噬指数由对照组的2.43±0.41增加到3.80±0.60(P<0.05),CCK-8抑制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但与对照组相比,CCK-8可增强吞噬能力.LPS组BALF中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CCK-8±LPS组MDA含量明显低于LPS组.免疫组化显示LPS可激活p38MAPK,CCK-8可增强p38MAPK的表达.讨论和结论LPS致BALF中MDA含量增高,提示LPS刺激下肺泡巨噬细胞激活,吞噬功能增强,引起一系列过强的炎症反应.CCK-8可明显减少BALF中MDA含量,抑制LPS引起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但本身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途径有关.p38MAPK为多种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CCK-8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途径调节ES大鼠的免疫功能,二者可能存在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八肽胆囊收缩素改善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改善内毒素休克(ES)大鼠心肌损伤的变化,探讨CCK-8逆转ES心功能衰竭及顽固性低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1)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mL;(2)LPS组,静脉注射8mg*kg-1LPS;(3)CCK组,静脉注射40μg*kg-1CCK-8;(4)CCK+LPS组,静脉注射40μg*kg-1CCK-8,10min后再注入LPS(8mg*kg-1).股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尾静脉穿刺注射药物.分别测定2h、6h心肌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用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1)MAP变化对照组MAP为(14.20±1.38)kPa,静脉注射LPS后MAP快速持续下降,75min降至低谷为(7.16±0.59)kPa;CCK+LPS在CCK注入20min时MAP下降幅度与LPS组无差异,20min后即迅速回升,至120min仍持续在较高水平(10.71±0.45)kPa,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2)SOD活性变化2h、6h对照组SOD为(60.51±2.23)×103U/L和(55.97±4.96)×103U/L,LPS组心肌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则明显下降为(48.69±2.30)×103U/L和(34.49±4.69)×103U/L,CCK+LPS组较LPS组SOD活性则明显回升为(56.19±1.83)×103U/L和(41.95±7.44)×103U/L.(3)MDA含量变化2h、6h对照组MDA为(3.43±1.76)μmol/L和(3.68±1.58)μmol/L,LPS组心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上升(19.71±3.02)μmol/L和(36.18±5.26)μmol/L,CCK+LPS组较LPS组MDA含量显著下降为(0.39±2.43)μmol/L和(15.10±2.12)μmol/L.(4)NO含量变化2h、6h对照组NO为(37.96±1.85)mmol/L和(41.98±6.59)mmol/L,LPS组心肌组织匀浆中NO含量明显上升(73.45±8.93)mmol/L和(105.4±3.61)mmol/L,CCK+LPS组较LPS组NO含量显著下降为(60.91±3.15)mmol/L和(70.37±7.68)mmol/L.(5)TNF-α含量变化2h对照组心肌组织匀浆中为(320.81±110.63)ng/L,LPS组TNF-α含量明显上升为(1599.08±227.03)ng/L,CCK+LPS组较LPS组TNF-α含量显著下降为(863.54±123.19)ng/L.(6)IL-1β含量变化6h对照组心肌组织匀浆中为(163.10±80.20)ng/L,LPS组IL-1β含量明显上升为(620.66±144.57)ng/L,CCK+LPS组较LPS组IL-1β含量显著下降为(282.07±92.68)ng/L.结论预先注射CCK-8可以减轻ES大鼠心肌氧化损伤,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产生,影响NOS活性,使NO合成下降,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恢复心肌收缩力,是其逆转ES心功能衰竭及顽固性低血压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CD14是宿主识别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的关键受体,以膜结合型(membrane-associatedCD14,mCD14)和可溶性(solubleCD14,sCD14)两种形式存在.CD14结合LPS的脂质A介导信号传递,诱生大量炎症介质.而LPS又可直接或间接上调CD14的表达,促进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多器官衰竭.应用CD14抗体可明显减轻细胞对LPS的反应,提高内毒素血症家兔的生存率.目前CD14已成为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新靶子.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休克(endotoxicshock,ES)作用,可减轻ES大鼠肺、肝、肾组织炎症反应,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平均动脉压,改善生存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深入探讨CCK-8抗ES作用的机制,本研究观察了CCK-8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CD1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入LPS(5mg/kgdw)6h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血清中sCD14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中CD14的表达及分布.静脉预注入CCK-8(40μg/kgdw)和/或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1mg/kgdw)10min后注入LPS6h,观察上述指标.结果(1)大鼠血清中sCD14蛋白存在两种分子形式sCD14α(49kD)及sCD14β(55kD),注入LPS后6h二者表达均明显增加,静脉预注入CCK-8则可显著抑制其表达,且该作用可被丙谷胺拮抗;(2)对照组大鼠肺组织CD14只表达在巨噬细胞,而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中,不仅巨噬细胞上的CD14阳性信号增强,表达CD14的巨噬细胞增多,而且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也检测到CD14阳性信号;静脉预注入CCK-8则明显减少了CD14的表达,丙谷胺可拮抗CCK-8的作用.结论CCK-8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组织CD14及血清sCD14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降低大鼠对LPS的敏感性,可能是CCK-8抗ES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乳酸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2005年5月,选取实施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30例,分别于转入ICU后即刻(0 h)及1、4、8、12 h测量血乳酸、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把存活24例编为一组,死亡6例编为一组;存活组入ICU在12 h时平均动脉压(MAP)从(7.33±1.08)kPa[(55.23±8.72)mmHg]增至(10.51±0.81)kPa[(79.51±6.69)mmHg],心率(HR)从(112.3±13.5)次/min降至(89.1±6.8)次/min;而血乳酸、IL-6、IL-8和TNF-α分别从(11.12±4.34)mmol/L、(95.03±43.72)pg/ml、(57.25±34.66)pg/ml和(47.39±22.17)pg/ml降至(3.15±1.19)mmol/L、(27.01±19.14)pg/ml、(21.82±16.53)pg/ml和(18.56±15.64)pg/ml,与入ICU后即刻(0 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12h血乳酸及细胞因子下降,有助于判断肝移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观察RA患者临床数据包括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以及DAS28评分等,探讨RA患者血清IL-37水平升高的意义以其在R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80例RA患者、80例健康对照患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RA患者血清中IL-37[(40.33±11.25)pg/mL]、TNF-α[(110.41 ±35.37) pg/mL]、IL-18[(121.73±29.22) pg/mL]水平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42.31±15.02) mm./h]、CRP[(38.31±17.22) m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37[(18.21±5.72) pg/mL]、TNF-α[(30.19±6.82) pg/mL]、IL-18[(55.47±7.29) pg/mL]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7的表达与TNF-α、IL-18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1,P=0.001).结论 IL-37在RA患者体内高表达并与其它几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具有相关性,IL-37可能作为炎性抑制因子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6、IL-1β、TNF-α、CRP、Zn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抑郁症患者33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IL-1β、TNF-α的水平,同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Zn水平。于治疗前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①抑郁症血清IL-6[(8.90±5.63)pg/ml]、TNF-α[(13.57±7.63)pg/ml]、CRP[(6.18±5.68)m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5.95±3.66;TNF-α:12.87±5.34;CRP:2.50±1.44),且血清Zn水平[(11.88±2.37)μ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60±1.90);抑郁症组血清Zn水平女性患者(11.19±2.21)显著低于男性患者(14.04±1.48)。②抑郁症血清IL-6水平与TNF-α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0,P<0.01),而血清IL-1β水平与Zn有显著的正相关(r=0.346,P<0.05)。③抑郁症血清Zn与HAMD中迟缓因子分有显著的正相关(r=0.351,P<0.05),与性别有明显的正相关(r=0.576,P<0.01)。结论:①在抑郁症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抑郁症的免疫学标志之一;②抑郁症中细胞因子IL-1β表达异常与微量元素锌密切相关,提示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FTY720是一种1-磷酸神经鞘氨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受体拮抗剂。为阐明FTY720抑制炎症反应的机理,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TY720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脾脏细胞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注射适当剂量的FTY720可削弱LPS所引起的TLR4表达水平增强(FTY720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TLR4+细胞构成比分别为6.7%±1.5%和38.6%±3.1%,P<0.01),并可消除LPS刺激所引起的外周血TNF-α、IFN-γ和IL-12等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增高(FTY720组血清TNF-α、IFN-γ和IL-12浓度分别为(72±22)ng/ml、(46±21)ng/ml和(19±4)ng/ml,LPS组分别为(300±75)ng/ml、(175±35)ng/ml和(50±8)ng/ml,均为P<0.01)。相反,FTY720组血清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7±3)ng/ml和(7±2)ng/ml,无显著性差异。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可观察到一致的结果。这些发现提示,FTY720可能通过抑制LPS/TLR4信息转导通路,下调TNF-α、IFN-γ和IL-12等Th1型细胞因子表达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ARDS炎症发展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ARDS病例22例和SIRS 8例,以及正常对照10例,收集血样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0、IL-13蛋白含量。 结果: ARDS病人血浆TNF-α、IL-6、IL-10、IL-13含量分别为(629.30±187.00)ng/L、(261.10±71.30)ng/L、(458.10±111.93)ng/L、(5.21±2.02) ng/L,SIRS病人则分别为(206.10±85.90) ng/L、(141.40±41.50)ng/L、(259.60±54.34) ng/L、(1.69±0.39) ng/L,两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SIRS和ARDS病人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 TNFα、IL-6是SIRS和ARDS演变中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13的过度释放在促进炎症反应失控和ARDS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i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AM体外培养技术,应用RT-PCR法分别测定脂多糖(LPS)诱导的AM中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肺泡巨噬细胞受LPS刺激后,PCP模型大鼠TNF-αmRNA在1、4 h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IL-1βmRNA表达在4、8 h时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IL-6mRNA表达在8 h时PCP高于正常(P<0.05),表达峰值都提前,并且在4 h达到峰值。结论LPS刺激后,PC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在早期可能更易分泌TNF-α、IL-1β、IL-6作为免疫分子,起免疫防御和免疫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甜叶悬钩子苷(RUB)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改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U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UB进行干预,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及LPS+RUB(25、50和100μmol/L)干预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RTqPCR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环加氧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p6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分泌量增加(P<0.01),促炎细胞因子COX-2、iNOS、IL-1β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且p65出现荧光...  相似文献   

17.
CCK-8对LPS攻击小鼠IL-1β、IL-6、IL-4、IL-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LPS攻击小鼠IL-1β、IL-6、IL-4、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腹腔注射LPS)、LPS+CCK-8组(注射LPS前 30 min 腹腔注射CCK-8)及CCK-8组(单独注射CCK-8)。用ELISA及P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肺组织中IL-1β、IL-6、IL-4、IL-10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攻击可使小鼠血清及肺组织中 IL-1β、IL-6、IL-4、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加,预先注入CCK-8可显著抑制IL-1β、IL-6的表达,并使 IL-4、IL-10的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 CCK-8可能通过抑制LPS攻击小鼠IL-1β、IL-6的表达和进一步增加 IL-4、IL-10的表达参与抗炎反应过程,从而减轻LPS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RhoA/ROK信号通路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IL-8等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并用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活化;Pull down方法检测用RhoA活性,ROK活性用其底物MBS的磷酸化来表示,总RhoA、ROK及磷酸化MBS蛋白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LPS可诱导单核细胞RhoA快速活化,并呈时间依赖性,Pho特异性抑制剂C3转化酶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IL-8等细胞因子;LPS亦可诱导单核细胞ROK活化,ROR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可显著降低LPS刺激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IL-8等细胞因子。结论 LPS可活化人外周单核细胞RhoA/ROK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RhoA和ROK活化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提示RhoA/ROK信号通路可能在调控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IL-6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分泌IL-6的调控作用。应用ELISA法观察不同浓度梯度的CCK-8对在TNF-α或IL-1β诱导下的RSC-364分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0^-6mol/L,10^-8mol/L浓度的CCK-8可分别促进TNF-α或IL-1β诱导24h后RSC-364细胞株分泌IL-6,而应用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则可明显抑制这种刺激效应,提示CCK-8可调节滑膜细胞分泌IL-6,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潜在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及IL-6的影响。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结果体外给药PNS 0.8、0.4及0.2 mg/m l作用24 h,可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P<0.01,P<0.01,P<0.05)及IL-1(均P<0.05)。同时体外给药PNS 0.8 mg/m l可抑制产生IL-6(P<0.05),而PNS 0.4 mg/m l及0.2 mg/m l不能抑制IL-6的产生(均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巨噬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6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