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黔峰  周鸿  李健  赖西蓉 《四川医学》2001,22(6):577-578
我院自 1998年 12月起 ,同时应用经直肠超声腔内探头与经腹壁普通探头对比检查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 350例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检查对象均为 1998年 12月~ 1999年 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男性患者 ,年龄 38~ 86岁 ,平均 6 2岁。1.2 方法 :嘱患者选适度充盈膀胱 ,经腹壁常规检查前列腺 ;而后 ,排空大小便 ,取左侧卧位 ,屈髋、屈膝、暴露臀部 ,于探头表面涂足量耦合剂 ,套上避孕套 ,套外表面再涂适量耦合剂后 ,嘱患者哈气放松 ,缓缓将探头从患者肛门插入约 6~ 10cm ,适当进退旋转探头 ,以显示不同深度的多切面图像 ,…  相似文献   

2.
超声是前列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尤其是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探查简便、全面,图像清晰准确,微小病变不易漏诊。本文应用经腹壁与经直肠超声,对同一组病人进行前列腺检查,比较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壁及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疾病共182例,先做经腹壁超声检查,再做直肠超声,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腹壁超声测得前列腺上下径值比经直肠测得的径值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结节的显示率高于经腹壁超声。结论: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各有利弊。两种超声检查相结合对前列腺测值和病变显示更为准确,有助于前列腺结节、癌小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壁超声和经直肠超声相结合检查前列腺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1239例前列昧肥大病例,先做经腹壁超声检查,再做直肠超声,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探测前列腺体积差异和对小病灶的显示效果。结果 ①经腹壁超声测得前列昧长径值比经直肠测值大,两者有显著差异,后者测值更准确;②用经腹壁超声测量前列昧宽度,经直肠测量其长度和厚度,这种计算前列腺体积比较准确;③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结节物的显示率(2l%)比经腹壁超声显示率(16%)高。结论 两种超声连径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均有较好实用价值。两种超声捡查相结合对前列腺体积的测量和病变显示更为准确,有助于前列腺癌小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前列腺疾病在男性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40岁以后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显著提高。1996年,美国新发现前列腺癌(PCA)患者30多万例。我国PCA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呈上升趋势〔1〕。目前诊断前列腺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有...  相似文献   

6.
余杨 《吉林医学》2011,32(13):2555-255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经腹及经直肠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二维超声、彩色血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TRUS检查前列腺能对整个前列腺进行全方面的观察,且探头频率高、分辨率好,图像质量优良,血流动力学测定准确可靠,细小病变容易发现。结论:TRUS检查前列腺疾病是目前临床上探查前列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囊肿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缺少有效的常规检查手段,容易漏诊。经直肠超声检查可提高前列腺囊肿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建平  谢湘波  朱爱民  覃东琼 《广西医学》2008,30(12):1919-1920
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两者均有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前列腺癌往往与前列腺增生症同时并存,增加了鉴别的难度[1].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对早期前列腺癌检出率仍然低.经腹超声前列腺图像模糊,仅能显示较大的前列腺肿块,对细微病变难以显示,限制了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经直肠超声探头紧靠前列腺,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包膜及内部结构,精确测量各经线及内部结节的大小,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经直肠彩超检查诊断前列腺疾病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73例怀疑前列腺疾病的患者进行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以此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患者进行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所检查的前列腺声像图进行三维重建,并与经直肠二维超声检查获得的声像图进行对照.结果 经直肠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病灶的立体结构,在立体感及空间位置关系上能提供较二维图像更丰富的信号.三维超声病变检出率为94.5%,二维超声检出率为83.6%,三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 经直肠三维超声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 077例行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疾病诊断明确.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明显优于经腹途经及经会阴部检查前列腺,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频直肠内超声诊断各种前列腺及其周围囊肿73例,计118个囊肿,包括先天性囊肿10例(10个),后天性囊性63例(108个)。详细讨论了各种前列腺囊肿的高频直肠内超声表现及其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进行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56例检查者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方法 直肠指诊前列腺占位、血清PSA> 4ng/ml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或MRI提示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156例进行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156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81例,占51.9%,前列腺癌(PCa) 58例,占37.2%,前列腺炎7例,占4.5%,前列腺结核1例,占0.6%,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9例,占5.8%.结论 在一定条件的病例筛选下,通过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13针活检),诊断准确率较高,在PCa和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正常及各类异常甲状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探索彩超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对50例正常及125例异常甲状腺(Graves病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腺瘤38例;甲状腺炎14例及腺癌6例)进行分析,测定其甲状腺上动脉(STA)流速、脉冲指数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90.4%(113/125),Graves病与腺癌和正常组比较流速升高(P<0.05),其它几类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变化及意义。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清PSA含量,观察31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PSA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症组比较,血清PSA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前列腺癌临床各期两两比较,血清PSA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分化程度不同的前列腺癌相比较,血清PS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中核素骨扫描提示癌骨转移与未提示骨转移两组血清PSA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PSA明显异常可以预测骨转移的概率.血清PSA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演变基本一致。结论: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PSA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治中是一个较敏感而有价值的指标。血清PSA检测与核素骨扫描联合应用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以及了解疾病演进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在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此项技术编制一个骨科专业医用软件。结果①实现多种目标组织的三维显示及三维空间测量;②实现计算机模拟骨科手术。结论此项技术能帮助骨科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手术前规划,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安全。还可以用于教学及科研,帮助医生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病人均在3D 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再根据3D DSA图片数据处理结果,拟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疑有脑血管病病人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90.0%,3D 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57例,其中脑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烟雾病4例,血管狭窄2例。脑动脉瘤26例中行动脉瘤内电解可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9例,外科手术治疗14例,未治疗3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中手术治疗11例,栓塞治疗5例,γ刀治疗1例,2例放弃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均行球囊栓塞治疗。血管狭窄2例中支架置入1例。烟雾病4例,伴动脉瘤1例行栓塞治疗,余3例内科治疗。结论3D DSA与普通DSA比较,能够提高脑血管病检出率,对评价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