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围产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孕妇)和对照组25例(双胎正常妊娠孕妇),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母儿结局发现,新生儿孕周、新生儿窒息以及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产妇有着较高的早产风险,临床中应对尽早预测孕妇是否有子痫前期发病的可能,以此来有效降低子痫前期对双胎妊娠孕妇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和汉族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和血尿酸的代谢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284例,汉族孕妇156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4例,子痫前期患者82例;哈萨克族孕妇128例,其中正常妊娠孕妇71例,子痫前期患者57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静脉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血尿酸(UA)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汉族与哈萨克族子痫前期患者血 UA、CHOL、TG、LDL-C 及 ApoB 均较正常妊娠孕妇偏高(P <0.05),而血 HDL-C、ApoA1较正常妊娠孕妇偏低(P <0.05);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血 UA、CHOL、TG、LDL-C 及 ApoB 水平均高于汉族孕妇(P <0.05),而 HDL-C、ApoA1水平低于汉族孕妇(P <0.05)。并且血 UA 与 TC、TG、LDL-C、ApoB 水平呈正相关,与血 HDL-C、ApoA1水平呈负相关(P <0.05)。结论子痫前期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哈萨克族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孕妇血脂及血尿酸水平较汉族高,因此孕期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哈萨克族孕期监测,定期检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可尽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尿瘦素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和50例正常孕妇血、尿瘦素水平,结合BMI指数、尿蛋白、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尿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中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但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瘦素水平(P〈0.05);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相关,尿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相关。[结论]妊娠期血瘦素水平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尿瘦素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不同体质量指数( BMI)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极其适宜增重范围。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产检、分娩的897例孕妇,收集一般资料、孕前体格资料、孕期资料及新生儿资料等,根据孕妇BMI分级、新生儿体重分级分组,统计适宜孕期增重范围。结果:孕前BMI与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不同孕前BMI孕妇的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高BMI组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BMI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明显多于正常、高BMI组,高BMI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明显少于低、正常BMI组;三组巨大儿发生率随孕前BMI增加而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低、正常、高BMI组的孕期适宜增重范围为13.0~18.0kg、12.0~16.5kg、8.0~13.5kg。孕期增重值分级与新生儿体重:不同孕期增重值分级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增长过多组的巨大儿比较明显高于增长不足、正常组;增长不足组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高于增长正常、过多组;增长不足、正常组的正常出生体重儿比例明显高于增长过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明确适合我国妊娠健康的孕妇孕期增重范围,可为备孕、孕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及临床指导提供依据,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如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 NT-pro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初发高血压妊娠小于2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NT-proBNP水平,以20周后是否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分为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比较血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随访过程中发现120例妊娠孕妇中20例妊娠20周后表现为重度子痫前期,占16.7%。重度组孕周、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20周前重度组孕妇血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20周后重度组孕妇血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孕20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孕20周后非重度组(P<0.05);非重度组NT-proBNP水平孕20周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NT-proBNP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7.0%,阳性似然比为83.3%,阴性似然比为4.9%,诊断符合率为90.0%。 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NT-proBNP明显升高,血NT-pro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围产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孕妇)和对照组25例(双胎正常妊娠孕妇),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母儿结局发现,新生儿孕周、新生儿窒息以及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妊娠产妇有着较高的早产风险,临床中应对尽早预测孕妇是否有子痫前期发病的可能,以此来有效降低子痫前期对双胎妊娠孕妇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正常妊娠孕妇、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子痫前期血糖正常患者及GDM合并子痫前期患者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妇产科建立产前定期体检档案的单胎妊娠正常孕妇(NC组)55例、GDM组55例、子痫前期组55例以及GDM&子痫前期组35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组血清NGAL、空腹血糖(FPG)、肌酐(Scr)、乳酸脱氢酶(LD)、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血清NGAL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GDM&子痫前期组血清NGAL水平高于NC组、GDM组及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血清NGAL水平高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孕周后,孕妇血清NGAL水平与孕期BMI水平、SBP、DBP、FPG、AST、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Scr、IR、HOMA-IR、LDH、24h尿蛋白呈正相关,而与HCL—C呈负相关。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SBP、DBP、24h尿蛋白、HOMA—IR是血清NGAL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清NGAL水平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糖脂代谢异常有关,从而提示血清NGAL可能参与GDM及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蛋白13(PP13)在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早晚期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69例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9~11周、32—34周2个时间段对母体血清中的PP13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孕妇孕期病情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①169例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21例,其中8例重度子痫前期、13例轻度子痫前期;148例妊娠结局正常。②169例孕妇血清PP13水平随着妊娠的进展,进行自身配对比较均逐渐上升,妊娠早晚期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在妊娠9~11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P1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妊娠32~34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P13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轻度子痫前期组PP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PP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早期即有血清PP13水平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子痫前期孕妇及同期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评估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正常妊娠组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与子痫前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子痫前期组中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不良孕产史可能为子痫前期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产前血细胞比容(HCT)、血中sVEGFR-1水平的改变探讨其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1月在辽宁朝阳市中心医院入院的41例子痫前期患者和19名正常妊娠者采集一般状况,用电子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测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采用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sVEGFR-1水平.记录所有胎儿出生体重、Apagar评分,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孕期明显缩短(P <0.001).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01),子痫前期组HCT明显增高(P<0.001),血清sVEGFR-1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其中子痫前期早发型升高最显著(P <0.001),23例早发型组中7例采用引产终止妊娠.围生儿出生体重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其中以早发型组最低,与正常或晚发型组差异明显(P<0.001).此外,产后1min的Apagar评分正常新生儿19例全部是满分(10分),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P<0.001).Pearson检验显示,产前孕妇血清sVEGFR-1水平与围生儿出生体重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r=-0.54).结论 本研究发现子痫前期HCT明显增高,产前孕妇血中sVEGFR-1水平与围生儿出生体重呈明显负相关,对预测子痫及其母婴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283例为胎膜早破组,与同期住院分娩的孕妇2265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3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孕前或孕期合并感染者、宫腔手术史、双胎、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宫颈内口松弛、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和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原因较多,对母婴危害极大,故应加强孕前宣教、孕期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和预防生殖道感染、保证足量营养素摄入等可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凝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正常体检和分娩的孕产妇350例按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实验组)75例和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组(对照组)275例,对两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t=13.182、10.497、23.880,P=0.000),实验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低于对照组(t=2.140,P=0.033),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也少于对照组(t=9.572,P=0.000;t=3.109,P=0.002);轻度子痫前期PC高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重度子痫前期(P〈0.05或0.01);早发型子痫前期的PT少于晚发型子痫前期(P〈0.05),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明显的高凝现象,且凝血程度与病情严重度有关,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子的水平改变情况,为明确妊娠期高血压病因和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放射免疫法、硝酸盐还原酶法等方法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和30例正常产妇不同孕周的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雌二醇(estradiol,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无明显改变(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HPL和E2的含量测定值则逐渐升高,且妊娠晚期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期(P〈0.05)。与正常组相比,妊高组的空腹血糖值亦无显著性改变,但妊高组胰岛素、HDL-C、NO和NO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LDL-C则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组妊娠16周、28周时的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组HPL水平则在妊娠28周和分娩时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子的异常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孕妇血浆脑利钠肽孕妇心衰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苏州市立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孕妇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3例和双胎妊娠孕妇26例病例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78例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孕妇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另根据孕妇血浆BNP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02例(BNP〈500 pg/ml)及高水平组(BNP〉500 pg/ml),分析危险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 (1)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BNP浓度(252.51±375.95)pg/ml高于正常孕妇组(45.94±47.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并发心衰组12例,其BNP浓度(1458.55±1341.77)pg/ml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45.94±47.6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双胎组BNP浓度(356.73±415.57)pg/ml高于正常孕妇组(45.94±47.63)pg/ml,双胎并发心衰BNP的浓度(780.47±159.35)pg/ml,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5.94±47.6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NP高水平组危险因素有血压的升高和双胎妊娠。(4)BNP高水平组胎盘早剥、心衰、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5.4%、42.3%、23.1%及26.9%,均高于低水平组2.5%(P〈0.001)、6.9%(P〈0.001)、3.0%(P〈0.001)及12.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是反应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敏感指标,并能提前预测心衰的发生,同时双胎孕妇血浆脑利钠肽浓度明显升高。血压的升高和双胎妊娠是血BNP升高的危险因素;BNP水平高的妊娠不良结局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十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叫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同期收集正常孕妇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异位妊娠组平均年龄为(32.35±6.61)岁,正常孕妇组平均年龄为(26.18±8.10)岁,异位妊娠组年龄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7.85,P〈0.05);异位妊娠组焦虑得分为(11.18±1.94)分,正常组焦虑得分为(8.24±1.47)分,异位妊娠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t=6.97,P〈0.05);对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异位妊娠组心理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x^2=31.20,P〈0.05);对两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异位妊娠组在躯体化因子(t=4.16,P〈0.05)、强迫症状因子(t=3.95,P〈0.05)、人际关系闪子(t=4.08,P〈0.05)、抑郁因子(t=4.15,P〈0.05)、焦虑网子(t=3.84,P〈0.05)、其他因子(t=3.82,P〈0.05)、总分(t=8.15,P〈0.05)等方面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症状,需要积极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陆竹梅  邓姗  邱小菊 《华夏医学》2013,(6):1080-1083
目的:通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血清中hs-CRP和D-二聚体(D-D)水平差异,探讨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与意义.方法:选择92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s-CRP、D-D水平和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hs-CRP和D-D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亦较正常妊娠组高,随着病情严重而递增;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D-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18,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中有不良妊娠结局患者的hs-CRP和D-D水平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者(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hs-CRP和D-D水平与炎症性反应正相关,可能通过促进凝血功能与纤溶抑制功能亢进,产生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高龄妊娠与分娩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60例孕产妇,根据孕产妇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为高龄孕产妇,对照组为非高龄孕产妇,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妊娠合并症、胎儿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对照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5.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5.0%,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产妇胎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胎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在妊娠时会提高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 778例无甲状腺疾病史孕产妇,初诊时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依据筛查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亚甲减组、其他甲状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孕产妇的妊娠过程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甲亢组、甲减组、亚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早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亢组、甲减组、亚甲减组、低甲状腺素血症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亢组和甲减组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产妇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甲亢组、甲减组和亚甲减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甲亢组和甲减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对孕产妇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了解甲状腺功能,有利于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及分娩时孕妇、新生儿脐血血清铁蛋白(SF)含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了解母体内铁的贮存量,并与新生儿脐血的两项测定值进行比较。方法使用全自动酶标分析仪、SF-3000型血液分析仪测定105例晚期妊娠孕妇静脉血和脐血的SF含量、RDW值。结果正常对照组SF为(125.8±66.7)μg/L,孕妇分娩时SF为(15.9±5.5)μg/L,脐血SF为(162.4±75.6)μg/L;前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后两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与脐血SF含量比较有差异(P〈0.05);孕妇分娩时RDW值为(29.8±5.9)%,脐血RDW值为(14.2±3.9)%,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SF,RDW测定简便易行,可早期了解孕妇体内铁的贮存情况,为了保证孕妇和新生儿铁的贮备,孕妇在妊娠早期应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适当补充铁剂,以纠正妊娠晚期孕妇出现的缺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