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冬贵  雷云凤 《吉林医学》2012,33(19):4196-4197
目的:探讨保证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准确性的护理要点。方法:在肝胆胰外科应用肝脏储备功能分析仪对230例患者行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护理,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给予积极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结果:230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5例二次检测成功,2例失败。结论:在肝胆胰外科患者中通过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正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判定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预后情况,为选择不同规模和范围的术式提供安全依据,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肝功能衰竭依然是肝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术前准确全面的评估肝脏功能储备尤为重要。术前肝脏功能以及术后残留肝脏体积是肝脏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以及预测残留肝脏体积对于预测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死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在生理负荷增加时可以动用的额外代偿潜能。目前评价肝功能的检查很多,但是还没有哪一种能够全面有效的评价肝脏功能,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肝脏功能。本文针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检查新近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杨波 《医学综述》2011,17(21):3309-3311
评价肝切除手术患者的肝功能储备是术前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Child-Turcotte-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肝脏体积测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功能显像技术和吲哚青绿排泄试验等。但是,目前没有一种完善、单一的评估方法可以全面地反映肝脏耐受手术的能力,尽管在这方面全球都在努力地探索。现总结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介绍各种肝功能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作为一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肝硬化、肝衰竭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判断以及准确评估术前肝脏储备功能、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及降低手术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肝硬化、肝衰竭的内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衰竭各阶段的肝脏储备情况,探讨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在肝衰竭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78例纳入研究,并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按照早、中、晚三期,将入组患者分为3期。并对其中89例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另外89例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肝衰竭早、中、晚期的肝脏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工肝手术组肝衰竭早中期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肝衰竭晚期的死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人工肝治疗前后肝脏储备功能无明显变化。经人工肝治疗后,肝脏储备功能较好的肝衰竭早期患者死亡率较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的肝衰竭晚期患者死亡率低。结论:人工肝治疗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肝脏储备功能,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可协助指导肝衰竭患者的人工肝治疗。  相似文献   

6.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是临床上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准确而实用的一种检查方法,近年来该试验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可实时、无创检测肝脏功能,通过测定ICGR15指标来协助医务人员快速、全面了解患者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对各种肝病进行早期诊断筛查、早期警示肝功能不全或隐匿性肝脏疾病、早期判断预后。该试验相对于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化验指标、Child-Pugh评分更具有优越性和科学性,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或手术方案的建立以及治疗效果的评判,因此在肝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对ICG清除试验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术前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准确评估,既可有效降低术后肝衰发生的风险,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确立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肝脏储备功能检测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评估肝储备的意义.方法 对宜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5~2009年收治的手术治疗肝硬化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随机选取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血清胆碱酯酶值,从而对血清胆碱酯酶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评价方面的意义做出判断.结果 随着肝硬化患者血清清蛋白水平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也降低;随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的下降,胆碱酯酶活性也相应降低;术后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黄疸等并发症的患者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Child分级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肝功能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辅助消化功能、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和调节性激素功能等;另一方面指医院里通过仪器设备检查的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等。
  而临床实践中,人们更关注肝脏储备功能,即肝脏在生理负荷增加时可以动用的额外代偿潜能,主要反映肝脏在部分切除后或受到各种致病因子损伤后的代偿能力。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医生建立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评估模型,并不断创立其他相关评价指标及影像学评价方法,使得科学评价肝脏功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在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脉动色素浓度图像分析仪检测ICGR15,对ICGR15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GR15测量值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间ICGR15测量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GR15能间接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并且是评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肝切除已广泛用于肝癌、肝胆管结石、肝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疗,但我国肝癌患者多伴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术前肝功能有一定程度损害,术后易发生肝功能不全,故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对肝癌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定量肝功能试验、影像学方法、Child-Push分级、Meld评分、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围术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测定评估肝储备的意义.方法:对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肝硬化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门奇静脉断流术76例.112例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04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另随机抽取医院体榆中心正常体检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血清CHE测定值,从而对血清CHE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评价方面的意义作出判断.结果:随着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下降,血清CHE的活性出现降低.随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的下降,CHE活性也出现相应的降低.结论:血清CHE活性与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CHE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分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有效肝血流与肝功能关系,及断流术前后肝储备功能、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用ICG-R15检测肝储备功能及肝脏有效血流(EHBF),B超测定断流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评价断流术在门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Child-Pugh分级与ICG-R15、EHBF有良好的相关性;断流术后肝门静脉血流及有效血流量显著减少。结论:ICG测定肝储备、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无创、简易且敏感的方法,断流术后肝储备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断流术对于减少肝血流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远丽 《中国医刊》2006,41(11):53-54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和各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同位素技术、免疫学技术、酶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病毒生理、形态学、病原传播模式、风险因素、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等各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活跃,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上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其中,肝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检测项目在近些年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的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客观依据。肝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分为病原学检查和肝脏功能检查。肝脏功能性检查就是通过各种生物学技术检测待检者血液或体液中与肝脏功能相关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数质量的改变,可以了解到:①肝脏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程度;②对肝功能状态作动态比较,观察病情变化;③协助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诊断;④评价肝的储备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改良Sugiura手术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肝血流动力学、肝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ICG-R15检测肝储备功能及肝脏有效血流(EHBF),B超测定断流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评价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 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3个月ICG-R15无显著改变(P>0.05),EHBF及PVF在术后1个月、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G测定肝储备、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简易且敏感的方法,术后肝储备功能无明显变化;断流术可以维持肝脏血供及肝脏功能,是简单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 肝脏功能涉及很广,包括解毒、酯化、合成、转移、灭活、色素结合与排泄等。为检测其功能而设计了数百种试验,据统计仅血清絮浊试验就有二百多种。肝脏虽易受损,但由于它的储备和代偿能力很强,加上各种功能损伤程度很不平行,相互间没有固定的相关性,病因不同也有很大差别,各种疾病肝功能各有特点。直到目前临床还缺乏判定早期肝损伤的特异性较强的试验。肝病有两大类:即为原发性肝病和继发性肝病。检查肝功能试验的目的不外为:(1)检查肝脏有无原发性疾病,尽早尽快提供诊断依据;(2)已知有肝病,希望试验提供肝脏损伤程度,评估预后和观察病情;(3)作为用药前及判定用药后对治疗疾病的耐受程度。肝脏是解毒脏器,有些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前检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肝脏功能储备,评估肝切除术的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因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式分为吲哚氰绿组(ICG组)和Child-Pugh评分组(CP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G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0.16%,1/64)明显低于CP组(12.85%,9/70;P<0.05)。IC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P组(18.75%vs37.14%,P<0.05)。结论:吲哚氰绿排泄试验比Child-Pugh评分系统能更有效地评估患者肝储备功能,利于筛选手术患者,减少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要点及护理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陈秀文  吴岩 《吉林医学》2009,30(20):2438-2439
目的:对应用DDG-3300K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行肝储备功能检测的70例病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一次性检测成功率。方法:对14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前70例作为实验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检测,通过对实验组出现的问题逐项进行分析、总结对策;在对后70例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进行检测。结果: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由90%提高到100%。结论:在使用DDG-3300K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行肝储备功能检测时,护士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检测前有效地向患者进行宣教,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充分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方法以及合理安排检测顺序,对于保证ICG排泄试验的顺利实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癌化疗栓塞前后肝储备功能的检测及相关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溢贞  张艳  王晓白 《当代医学》2010,16(11):168-170
目的探讨简易敏感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材料和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09年12月4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3天及术后4周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及检测血清透明质酸、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并首试制定肝储备功能计分分级。结果术前6例评为Child-Pugh A级的患者按本研究试分的肝储备功能分级评为2级,2例Child-Pugh B的患者评为肝储备功能3级。术前肝储备功能1级0%出现并发症而术前Child-Pugh A级10.25%术后肝功能恶化,其中1例术后肝功能衰竭。术后肝功能恶化组中77.7%患者术前肝动脉灌注分数大于25%。结论首试制定的肝储备功能计分分级加入了血流灌注信息,较Child-Pugh计分分级能更敏感的反映肝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93-96+100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体积测算在评估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6例为研究组,根据Child-Pugh分级不同将其分为A级组、B级组及C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行肝脏检查的肝功能正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行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对各肝段信号强度(SI)进行记录,对全肝不同时相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进行计算,测量患者肝脏体积(LV)。结果对照组患者相同时间内SI值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相同时间内随分级升高SI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相同时间内RE值与研究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相同时间内不同分级之间RE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LV及LV/SLV在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分级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LV、LV/SLV与ICG-R15无明显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E、LV×RE及LV/SLV×RE与ICG-R15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肝癌患者进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可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SI、RE反映患者肝脏储备功能,集合肝脏体积可提高RE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在肝功能损伤程度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