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黄与阴黄     
郑振鱼,七岁,住长乐城关团结路。1958年夏间患黄疸病,脉象浮滑,舌苔黄燥,遍身发黄,烦渴不休,躁扰不宁,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这是湿热内蕴,发为阳黄之症。拟逐秽泻下法,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连服两剂后,大便通畅,小便清利,烦渴、肌热均瘥。继以茵陈栀子柏皮汤加减,连进数数,完全痊愈。  相似文献   

2.
<正> 阳黄,是祖国医学黄疸证的一个类型,其中包括现代医学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内,对于此证的中医治疗,各家经验颇多.但我们于临床发现阳黄证在发病过程中除了湿热这一致病主因外,往往在此基础上还兼有它邪,而且涉及范围较广,这一点在临床上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因为主证的症状突出,掩盖了兼证的症状,因此治疗上也就不能照顾兼邪,惟治湿热,虽然黄疸已去,症状基本消失,但兼邪恋湿不尽缠绵难以即愈,每成后患.故于阳黄治疗大法中,重视兼邪兼证的治疗,收效较快,预后良好,将点滴体会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马俊 《四川中医》1997,15(12):24-24
  相似文献   

4.
内经“经脉别论”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三节义颇显,文中所指的“精”,是指水谷之精微,换言之即是“养分”。“散”是输送和分布的意思。淫指浸淫、游溢,有分解提  相似文献   

5.
阴黄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德富 《山西中医》2009,25(11):59-60
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阴黄治疗时应明确其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握传变规律,谨守肝郁血瘀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用药主次分明,寒温并施;处方遣药贵在轻平,时刻注意扶护正气,守方缓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黄疸病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疾病,通常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和急黄三种[1]。阳黄的辨证要点: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尿黄如茶,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滑。阳黄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等外感、内生湿热所致。其病机常为湿热蒸于肝胆,不得泄越,以致肝失疏  相似文献   

7.
《明医指掌》说:“黄疸之病……虽云湿热,不可纯用寒凉……若纯用凉药,重伤脾土,湿未必除,热未必去,反变为腹胀矣。”笔者在临床中对阳黄使用温药进行了尝试,现谈几点粗浅体会,供同道参考。一、充当反佐,监制苦寒。治疗阳黄的药物大多性味苦寒,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脾胃素虚者药后即出现心烦呕恶、便溏等。心烦呕恶者,可加半夏、干姜、吴萸;便溏或泄泻者,可加附片、干姜。例一:韩××,女,21岁,1982年10月13日入院。症见巩膜黄染,全身皮肤微黄,神疲肢倦,口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许多同志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医结合,作了大量工作,其中有的是西医学术界有名望的老前辈、权威,对中医深钻细究,用于临床,解  相似文献   

9.
素问灵兰秘典说:“三焦者决凟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这些记载,是“三焦”总的作用。灵柩营卫生会篇:“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下焦都别囘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灵枢决气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相似文献   

10.
何大昌 《四川中医》2008,26(3):77-77
目的:总结宣化清利汤对阳黄的治疗体会。方法:以宣化清利汤为基础方,随证灵活加减,治疗黄疸性肝炎。结果:宣化清利汤对阳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6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8周,随访2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及12、24周病死率.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慢性重型肝炎的整体临床有效率提高至76.2%,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周病死率36.9%,对照组为45.7%,降低近10%;两组均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具有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安全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伤寒论》第122条云:“病人脉数,数为客热,当消谷饮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本条论述汗后变证的症脉与病机,其“膈气虚”本为隐喻之词,长久以来,注家望文生义,未能从本质上对其作出适合本条经文意旨的确切释义,也影响了后学者对本条病机的深刻理解,笔者之见如下,盼同志者指教。  相似文献   

14.
<正> “肺朝百脉”一说始见于《素问·经脉别论》之中;“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是聚会的意思,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带着清气,再输布到全身。祖国医学对气与血的交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的认识,虽诞生于两千多年以前,但与现代医学的肺循  相似文献   

15.
上期发表“内经浅解”作者李蔚普对该文错误的初步检讨后,连续收到许多读者的来稿,本期限于篇幅,暂先发表谈文同志“对李蔚普‘内经浅解’及其检讨的我见”一文。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这句话,表面上看去,似乎是有些神秘,不合逻辑."天"和"人"怎么能配合在一起呢?要明白这个含义,首先要了解到古人对"天"字的意义.内经中"天人合一"的"天"字是代表着自然规律的.换句话说,是指人体外在环境."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在自然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并且必须要和自然界相适应.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界是个整体,所以称做"天人合一".为什么说人和自然界是个整体呢?现在从三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小建中汤治疗阴黄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建中汤治疗阴黄的体会张尔新临洮县改河卫生院(730515)小建中汤治疗黄疸,早在《金或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就有记载"男子黄,小便自利,留与虚劳小建中汤。"笔者临床多年,用小建中汤加味治疗阴黄效果满意,浅谈个人体会,望同道指教。1前贤对阴黄清理...  相似文献   

18.
<正> “血室”首见于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中。《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说:“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何谓“血室”?历代医家解释颇多。一者认为是冲脉,如《女科经论》曰:“冲为血海,诸经朝会,男子则布面行之,女子则停而止之,谓之血室”;二者认为是肝,如《伤寒来苏集·阳明脉证上》曰:  相似文献   

19.
阅本刊1958年9月号李凌霄先生“我对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体会”一文,我对他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他说不去芍药是对的;至于说不去桂并引成氏所说为据,我却不敢同意。兹将个人见解抒述于下,请同道们指正。伤寒论太阳中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一段原文,历来注家或疑其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或谓为多去桂二字,因此聚讼纷纭。赞成前说的要以医宗金鉴及近人陸渊雷的伤寒今释为代表;赞成后说的以成无已为代表。但我的看法此条注解,二说似皆有未尽然者。如所言是  相似文献   

20.
读贵刊1991年第六期43页王新军同志“推拿手法定义我见”一文后,有几点不同看法,特提出与作者商榷。王新军同志认为高校教材《推拿学》(俞大方主编,一九八五年十月第一版第40页)中所下的定义:“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是不够完整的。而认为推拿手法的本质属性(即内涵)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推拿手法是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二、运用一定力量是推拿手法的基础;三、技巧是手法的关键。据此定义为:“用手或肢体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