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穴位不同针刺方式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恢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手针(AC)组、电针(EA)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假穴位刺激(Sham)组4组,每组各30例,所有的病例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手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手法针刺治疗,电针组则增加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则增加肌电刺激,治疗假穴位刺激组则接受假刺激治疗,穴位统一选择"曲池"和"外关"两穴,1次/d,30min/次,5d/周,共4周。所有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FMU)、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FMU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FMU和MBI评分均有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手针组、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和假穴位刺激组相比,三组疗效指标FMU和MBI的前后变化值明显优于假穴位刺激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比电针组、手针组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指标FMU值更明显(P0.01),而电针组和手针组相比较,电针组比手针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指标FMU值更显著(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手针和电针三组在改善患者ADL能力疗效指标MBI评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种穴位不同针刺方式均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运动功能和促进ADL能力的恢复,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了电刺激和患者主动运动模式,比针刺刺激更有利于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下背痛中最常见的是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保守治疗是它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对韩氏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与药物治疗NLBP进行随机单盲对比观察,旨在探讨韩氏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在NLB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l 988年第1一4期) A接.螺杆机械牵兮}下穴位手法按摩治疗 难、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附 40例报告)(蔡维廉等)(1)’36 红外线与更扶摩治疗落枕3”例临床观察 、勺-一(李义兰陈玉敏)(2):93 按摩对软组织损伤家免中枢多巴胺、一去甲 肾一上腺幸代谢的影响(刘志诚等)(4),176 D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穴位刺激治疗胃下垂的 实验观察一(秦宝珍)(l):19 低频脉冲方波治疗顽固性眩晕一例 (向心德)(1):封四“递增低癫脉冲电疗法(.句』。德)(3)::57 电兴奋配合针刺治疗脑血栓偏瘫 (唐献林等)(3):115 轻度眷柱侧弯的电刺激矫正(景小棠) 一(4):18。曳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青浦中医医院住院的1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电刺激疗法。结果穴位电刺激治疗10 d后,干预组患者在排便次数、排便所需时间和排硬便次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此方法安全、方便、低价有效,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睡眠恢复的作用。方法对6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穴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SRSS评分明显下降,前后显著差异(治疗前30.04±3.3 vs治疗后17.25±3.07,P<0.01)。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失眠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药敷、电刺激加激光照射穴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8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3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药敷、电刺激加激光照射穴位三结合治疗非透析CRF ,对照组 30例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 ,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下降 ,有效率 81 8%;对照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 6 8%。结论 :药敷、电刺激加激光照射穴位治疗CRF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训练疲劳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疗法对恢复训练疲劳的作用。方法将40例海训后疲劳士兵,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20d,对照组为自然恢复。结果治疗组疲乏无力、关节酸痛、肌肉僵硬、头晕恶心、饮食减少等疲劳症状减少(P<0.01),血红蛋白量增加和血乳酸含量减少(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促进训练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肛肠疾病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肠疾病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心理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诱导排尿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首次排尿量、排尿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皮穴位电刺激法治疗较为安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肛肠疾病手术后尿潴留,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杨凤莲  满孝勤  亓桂香 《护理研究》2004,18(20):1803-1804
[目的 ]观察阶梯式定点穴位电刺激在治疗酒精依赖过程中的副反应并探讨其护理对策。 [方法 ]观察组 3 0例酒精依赖病人采用Dx—Ⅱa型电波治疗仪对同侧合谷、神门穴行电刺激治疗 ,并结合闻酒。对照组 3 2例采用阿普唑仑治疗。治疗后第 2周末、第 4周末用TESS(副反应量表 )量表各评定 1次治疗副反应。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安全管理。 [结果 ]阶梯式定点穴位电刺激后行为毒性和心血管系统副反应明显 ,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情感抑郁、失眠 ,给予针对性护理后不良反应基本消失 ,两组在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精心护理可减少阶梯式定点穴位电刺激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53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后12周随访时,采用上肢徒手肌力测试(MMT)、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定上肢部分(FMA-UE)、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 1.511, P 0.05);治疗后12周随访时,治疗组腕背伸肌力、FMA-UE评分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t 2.312, P 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余欢  李娟  邹敏 《护士进修杂志》2022,(24):2258-2264
目的 探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联合穴位电刺激法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住院老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组(IOE组)、穴位电刺激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诊疗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IOE组加用IOE法,穴位电刺激组加用穴位电刺激方法,观察组采用IOE联合穴位电刺激方法,4组患者均干预4周,收集分析干预后各组患者在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生存质量、吸入性肺炎4个方面的变化。结果 (1)吞咽功能。摄食量评估及症候改善情况:观察组结果均优于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2级患者比例观察组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3、4级患者比例,对照组、IOE组和穴位电刺激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吞咽功能评定:观察组和IOE组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和穴位电刺激组。(2)营养状况及(3)生存质量2项观察组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照组和穴位电刺激组均高于观察组和IOE组...  相似文献   

12.
穴位电刺激在淤胆型肝炎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关珍  沈轶群  杨丽 《护理研究》2002,16(8):439-440
为了解穴位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效果 ,运用传统中医经络学理论与现代电疗技术相结合 ,对 3 0例淤胆型肝炎病人进行穴位电刺激 ,并与传统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治疗 15d、3 0d病人客观指标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胆汁酸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提示 :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可促进黄疸消退、皮肤瘙痒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疗效进行验证。方法:43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对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进行Fugl-Meyer(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Ashworth(MAS),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MA、WMFT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提高(P0.05)。治疗后TEAS组FMA、WMFT值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MAS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MBI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手功能状态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EAS组的MBI值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经穴组方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术后卧床期患者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寻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经穴组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9月,老年大手术后卧床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补气行气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常规护理 电刺激四穴位),比较四组患者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补气行气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比常规护理组及活血渗湿组明显加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联合穴位电刺激组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太冲 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很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和穴位注射防治痔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痔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极穴注射新斯的明0.5 mg和电刺激膀胱俞、三阴交穴位解除尿潴留;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听流水声、局部热敷、温水冲洗外阴等)解除尿潴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69例,有效24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刺激是治疗和预防痔切除术后尿潴留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皮穴位电刺激,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和6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及6周后,治疗组FMA-UE、MSS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卒中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对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痔瘘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潴留处理方法诱导患者排尿,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配合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尿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可显著改善痔瘘患者手术后尿潴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产妇的排尿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57%(P 0. 05);研究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可有效促进产妇排尿,缩短排尿时间,促进尿液排空,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组方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寻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经穴组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实施大手术后的老年患者1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补气行气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太冲、足三里穴)、活血渗湿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阴陵泉、三阴交穴)以及联合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常规护理+电刺激四穴位),比较4组患者髂外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深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补气行气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比常规护理组及活血渗湿组明显加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联合穴位电刺激组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太冲+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能加快下肢血流速度,能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指压穴位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指压穴位组、电针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各15例。3组在常规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指压穴位组增加前期系列研究制定的指压穴位刺激法提高偏瘫侧胫前肌、腓骨长短肌兴奋性的综合方案干预;电针组电针偏瘫侧足三里穴、足临泣穴;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电刺激偏瘫侧胫前肌、腓骨长短肌。3组踝关节干预时间均为每次10min,每天1次,每周5天,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w后、治疗8w后,评估以下指标:患侧踝背屈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患侧踝背屈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患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踝关节运动控制部分)。结果:①3组治疗前后比较:3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前、治疗4w后、治疗8w后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踝背屈CCR逐步降低、患侧踝背屈AROM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逐步增高;②3组间比较:患侧踝背屈CCR、AROM:3组间治疗前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指压穴位组的治疗4w后、治疗8w后的患侧踝背屈CCR分别低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ROM分别高于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较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的治疗4w后、治疗8w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3组间治疗前、治疗4w后、治疗8w后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指压穴位刺激法可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