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近年临床应用中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综述了常规脑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1H—MRS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7,(6):707-711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结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成像在颅脑常见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5例肿瘤病例(其中13例胶质瘤,12例脑膜瘤,10例转移瘤),测量肿瘤在3D-ASL血流灌注图中最大肿瘤血流量(tumor blood flow,TBF)与对侧正常脑白质、脑灰质、肿瘤镜像区脑血流量(brain tumor flow,CBF),同时测量波谱图肿瘤瘤核心及对侧正常脑实质感兴趣区的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峰值及其比值,结合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转移瘤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与其他肿瘤灌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H-MRS波谱图显示胶质瘤、转移瘤瘤核心、瘤周及脑膜瘤瘤核心的Cho/Cr、NAA/Cr、Cho/NAA代谢物比值大于正常脑实质,脑膜瘤瘤核心Cho/NAA代谢物比值大于其他两种肿瘤,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比值大于其他两种肿瘤。结论 3D-ASL与~1H-MRS均可作为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重要补充,两者结合使用对颅脑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积极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颅内常见肿瘤中的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的MRI及1H-MRS资料,其中胶质瘤42例,转移瘤36例,脑膜瘤22例。计算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的浓度及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结果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三者之间肿瘤实质区的Cho/Cr、NAA/Cr、NAA/Cho平均值与参照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间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间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是从微观水平分析脑肿瘤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在鉴别诊断颅内肿瘤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性体内观察组织代谢的方法,在脑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作者重点综述MRS在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以及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坏死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成像 (MRI)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 (CT)的应用是医学影像学历史上的一场革命 ,它采用三维空间多层面多方位的对人体内的病变及人体结构进行研究。而近代MR波谱学的产生及迅猛发展使无创性监测人体代谢成为现实 ,并将整个影像学从单纯的大体形态学诊断推向了研究人体能量代谢及病变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功能诊断。磁共振波谱 (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技术是利用原子核的化学位移分析分子结构 ,唯一可用来连续动态观察细胞代谢变化的非创性技术。 1987年Gordon获得了第一个人体3 1… 相似文献
6.
7.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是随着MRI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无创伤性技术。作者对 4 2例经病理证实的多种常见的颅内占位病灶的 1HMRS进行分析 ,以了解颅内占位病灶的 1HMRS特点 ,并对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对常规MRI检查提示有颅内占位的 4 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MRS检查 ,并将最终通过手术或穿刺得到病理学定性诊断的 4 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 2 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 2岁。其中脑胶质瘤 14例、脑转移瘤 8例、脑膜瘤 8例、听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 2D磁共振质子波谱 (MRS)和肿瘤手术切除病理的关系 ,探讨 2D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4例磁共振成像 (MRI)疑为脑肿瘤患者进一步行MRS检查。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或立体定向组织活检证实。测量 2 .0、3.0及 3.2ppm处的N 乙酰门冬氨基酸盐 (NAA)、肌酐 (Cr)、胆碱 (Cho)峰下面积 ,计算正常脑实质、肿瘤、瘤周NAA/Cr、Cho/Cr、NAA/Cho。 结果 :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作参照组 ,和对侧正常脑组织MRS比较 ,胶质瘤NAA/Cr、NAA/Cho值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Cho/Cr值升高 (P <0 .0 5 ) ,而NAA/Cho值较瘤周水肿区明显下降 (P <0 .0 5 )。脑膜瘤的NAA/Cr值降低 ,但和正常区无显著差异 ,而Cho/Cr值升高 (P <0 .0 5 ) ,NAA/Cho下降 (P <0 .0 1)。尽管瘤体NAA/Cr值低于瘤周 ,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瘤周Cho/Cr值明显低于瘤内 ,NAA/Cho值高于瘤内 (P <0 .0 5 )。胶质瘤和脑膜瘤NAA/Cr和Cho/Cr无鉴别诊断意义 ,但是胶质瘤NAA/Cho值下降比脑膜瘤更明显 (P <0 .0 5 )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瘤周NAA/Cr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Cho/Cr值、NAA/Cho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多元1H MRS检查弥漫性或不均匀脑肿瘤更具优越性 ,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WI和1H-MRS在块状脑梗死及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总结了5例脑梗死病例,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2例加做H-MRS检查;10例脑胶质瘤病例,均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总结脑梗死及脑实质性肿瘤DWI和1H-MRS的异常表现,并对比分析两类疾病的不同特点。结果:急性脑梗死于DWI均呈高信号,行1H-MRS检查者见Lac峰;脑实质性肿瘤于DWI呈低信号,MRS可见NAA降低,Cho增高,Cho/NAA及Cho/Cr均增高,部分见Lac峰。结论:DWI和1H-MRS较具特征性,在脑梗死及脑实质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在脑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均采用点分辨波谱序列定位技术,获得单体素波谱,并将NAA/Cr、Cho/Cr及NAA/Cho等指标按病理类型分组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以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脑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结果脑肿瘤的1H-MRS表现与正常脑组织有明显不同(P〈0.05),表现为Cho/Cr比值升高,NAA/Cr和NAA/Cho比值下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脑肿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结论 1H-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为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H-磁共振波谱分析是测定人体内化学物的一种非损伤技术,文章介绍了1H-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脑胶质瘤、脑膜瘤、转移性脑肿瘤、颅脑神经瘤的1H-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判断肿瘤的性质,病理分级,对治疗的反应,肿瘤的鉴别诊断均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脑肿瘤患者行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对脑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分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头颅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及病理检查明确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全部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实质区均表现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与肌酸(Cr)降低,而胆碱(Cho)峰升高。各种脑肿瘤之间代谢产物的峰值有差异,颅内肿瘤患者MR增强检查配合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对肿瘤的检出率为95.38%,特别是对额颞叶肿瘤的诊断更为准确。结论 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对颅内肿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在体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特征,探讨代谢物定量分析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27例胰腺癌患者、11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被纳入研究。通过单体素1 H-MRS检查,对胰腺癌的脂质相对含量(relative lipid,rLip)和胆碱类代谢物/谷氨酸盐复合物比值胆碱类代谢物/谷氨酸盐复合物比值(choline-containing metabolites,CCM/Glumate+Gluta-mine,Glx;CCM/Glx)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肿块型胰腺炎和正常胰腺比较。结果胰腺癌CCM/Glx比值(0.367±0.094)低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0.446±0.039;P=0.011)和正常胰腺(0.592±0.233;P=0.007);胰腺癌rLip值(0.420±0.164)也低于正常胰腺(0.645±0.096)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0.725±0.059),两两比较P值均小于0.001;rLip以0.647作为截点值来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92.6%。结论 1 H-MRS代谢物定量分析对胰腺癌的定性诊断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瘤周1H-MRS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与孤立脑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脑胶质瘤)25例,孤立脑转移瘤20例。波谱均在非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2D-CSI自动MR波谱检测技术,点分辨波谱序列,检测瘤周组织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对照区NAA、Cho和Cr的变化,并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的比值。1H-MRS所得数据的多个样本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两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和NAA/Cho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孤立脑转移瘤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和NAA/Cho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但瘤周组织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孤立脑转移瘤的瘤周组织的Cho/Cr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NAA/Cr和NAA/Cho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孤立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瘤周组织间Cho/Cr比值的差异可作为1H-MRS鉴别高级别脑胶质瘤和孤立脑转移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1H—MRS对于术前胶质瘤病理分级的理想阈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胶质瘤病人,其中低级别(I~Ⅱ级)胶质瘤36例,其中I级4例,Ⅱ级32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4()例,其中Ⅲ级25例,Ⅳ级15例。通过后处理波谱分析,检测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高低级别胶质瘤最大Cho/Cr值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Ⅺ)曲线确定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的Cho/Cr的理想阈值。结果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0101),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分别为2.4492±1.3658、5.0960±2.7366(C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胶质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胶质瘤时,所获得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378,以3.93作为理想阈值时,其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3.8%。结论胶质瘤1HMRS检查所获得的波谱图像,能够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程度,肿瘤实性部分最大Cho/Cr值与其病理分级呈正相关,1H—MRS检查对于术前评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4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脑内囊性病变(包括高级别胶质瘤24例、单发转移瘤20例、脑脓肿10例),行常规MRI、DWI扫描,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单体素PRESS(TE144ms)序列囊壁或囊内^1H-MRS成像,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峰高,计算出Cho/Cr,Cho/NAA,NAA/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9例(19/24),ADC值增高;高信号3例(3/24),ADC值减低,混杂信号2例(2/24)。20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83.3%)。②单发转移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4例(14/20),ADC值增高;高信号2例(2/20),ADC值减低,混杂信号4例(4/20)。病灶中心和囊壁高Lip峰13例(65.0%)。③脑脓肿DWI上脓腔内高信号7例(7/10),ADC值降低,混杂信号3例(3/10)。病灶中心9例显示AA峰。④胶质瘤与转移瘤囊壁之间Cho/Cr、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氢质子波谱(^1H-MRS)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可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与脑脓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的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脑膜瘤病人在术前做常规MRI检查和术后7天、30天、90天后分别进行增强MRI和1H-MRS检查。所有的波谱在增强扫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西门子1.5 T超导磁共振,多体素相位矩阵扫描。检测每个病人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强化周围区和正常参照区域的代谢物浓度。结果:术后7天、30天、90天以后相比较,在残留和复发的脑膜瘤中Cho/Cr升高,NAA/Cr减低,NAA/Cho下降。NAA/Cho、Cho/Cr、NAA/Cr在脑膜瘤术后病灶强化中心区、周围区和正常脑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氢质子波谱与磁共振增强成像相结合能更好地提高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与残留及复发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评价手术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 1H-MRS)观察、总结肝血管瘤的波峰形态特征,探讨其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肝血管瘤及1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行2D 1H MRS扫描,比较两者谱线的形态特征,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与肝细胞肝癌的2D 1H-MRS波峰形态特征相比,16例肝血管瘤及1例肝细胞肝癌获得"单峰"型波形(Ⅰ型波峰)。肝血管瘤Ⅰ型波型的发生率高于肝细胞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P<0.01)。结论肝血管瘤的"单峰"型波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