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的34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4 089名四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用自填结构式问卷了解被调查学生近1周的洗手行为(包括洗手频率和方法)、学生与家长对洗手相关认知及家庭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率仅为28.2%.家长对洗手必要情境认知的正确率(75.0%)高于小学生(41.6%)(x2=174.485,P<0.05),但家长对洗手方法的正确认知率仅为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呈正相关的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OR=2.09,95%CI=1.44~3.05),呈负相关的有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OR=0.57,95%CI=0.33~0.98)、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较低(OR=0.53,95%CI=0.33~ 0.86)、家长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53,95%CI=0.33~ 0.86)、小学生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24,95%CI=0.20~ 0.28).结论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整体上不容乐观,并且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不平等.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洗手必要性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男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母亲文化程度较低者.  相似文献   

2.
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的关联性,为开展校园欺负干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方便选取的上海市23所、北京市4所和广州市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年级学生4 089名,家长3 964名.利用自填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最近1个月的欺负卷入情况、自感班级氛围、年龄、性别和父母文化程度等.结果 最近1个月卷入欺负的学生比例为19.9%,男、女生自感班级氛围总分分别为(11.50±2.20)(11.9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l).不同欺负行为角色的班级氛围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卷入欺负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和谐,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不和谐.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班级组织)是仅受欺负、仅欺负别人和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行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密切相关.应加强针对改善班级氛围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及其与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该类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34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4 166名和家长3 941名,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学生刷牙行为.结果 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持有率分别为16.2%,60.0%和12.9%."六龄牙的重要性"、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评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这三项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0.7%,85.2%和94.5%.知晓"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家长做到"经常帮助孩子刷牙"和做到"经常帮孩子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报告率较低,分别为26.4%,19.1%和27.9%.口腔健康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刷牙行为较好.家长口腔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素养持有率与学生正确刷牙有强相关性(调整OR值分别为1.42和1.37).结论 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子女刷牙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并分析家长职业对学生视力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天祝和永登两县共调查一~五年级学生45 414名,调查项目包括家长职业和学生视力等。【结果】学生家长的职业对学生视力造成了影响;其中牧民家庭子女的视力分别与农民和个体户的子女视力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国家工作人员的子女视力分别与农民和个体户的子女视力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而个体户和农民家庭子女之间视力比较,牧民与国家工作人员子女视力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学生家长的职业对学生的视力是有一定影响的,总的趋势是从牧民、国家工作人员、农民到个体户的家庭中,学生的视力是由差到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知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闵行、松江共3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四~六年级63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学校的5名卫生教师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并对2名六年级女生家长和2名六年级男生家长进行访谈。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知识综合得分平均为(22.29+7.53)分,其中疾病预防知识得分平均为(6.65+3.30)分;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知识得分平均为(1.90+1.53)分。健康行为得分中位数为20分。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学校、年级、父亲文化程度和健康知识综合得分水平是健康行为得分水平的相关因素。学校在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健康教育模式以及周围环境的支持等均对学生的健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结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教育,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华漕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屈光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进行散瞳复查屈光要素和问卷调查,分析其屈光状态及影响因素。【结果】男生视力好于女生,男生角膜曲率小于女生,男生眼轴长度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视力、等效球镜度、角膜曲率逐渐下降,眼轴长度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度组间比较,视力和眼轴长度有明显差异,且屈光度与视力呈正相关性(r=0.31,P<0.001),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性(r=-0.204,P<0.001)。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不同屈光度组间学生平均作业时间有增加趋势,而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有减少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户外活动时间长是预防近视的一个保护因素,而作业时间长是近视的一个高危因素。【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进行屈光检查,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屈光状态,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建议,对降低学生的屈光不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幼儿家长对儿童实施躯体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与家长躯体暴力相关的因素。 【方法】 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方法,对湖南省某县城2所幼儿园小班、中班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调查的560名家长中,在调查前的最近3个月内有77.7%的家长对子女实施过躯体暴力,其中重度躯体暴力约占1/5(90/435)。男童、家长为女性、家长处于无职业状态、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长有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等,是家长对儿童躯体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所调查的幼儿家长中,对子女的躯体暴力问题十分普遍。急需在家长中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躯体暴力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疫苗事件后上海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意愿的变化,为传播沟通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5月、10月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上海市杨浦区11个街道(镇)进行两轮调查,对超过预约日期一周及以上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接种的儿童家长330名(0~3岁)进行问卷调查,两轮共调查660人。【结果】在两轮调查的各330名儿童家长中,事件知晓率均超过89%。660名调查对象中43.4%知道涉案疫苗种类,网络和电视是最主要的获取信息渠道的来源(均大于43%),其中受事件影响导致家长接种态度改变的比例为44.4%,但导致未接种疫苗的比例仅为2.3%,97.9%的家长考虑补种。第二轮与第一轮相比,事件知晓率从93.6%下降至89.1%(χ~2=4.32,P=0.04),未种原因为受案件影响的比例从3.6%下降至0.9%(χ~2=18.03,P0.01)。【结论】山东疫苗事件未对杨浦区预防接种工作造成明显影响,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质疑,仍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升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就读子女身心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广外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及《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232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本地生中父母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外来生,同时本地生中家庭月收入>1000元的比例也大于外来生。外来生的心理量表总分以及所有各子量表的评分均高于本地生。本地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血压、血色素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值均高于外地生,而视力则明显低于外地生。【结论】应该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心健康问题,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区公办小学和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抑郁焦虑情况,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样得到的2所公办和2所随迁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评估总体心理状况,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估抑郁倾向,孤独感量表(UCLA)评估孤独倾向。结果 纳入公办小学学生390名,随迁子女小学学生412名,其中男生444名,女生358名。经χ~2检验,公办小学抑郁倾向检出率高于随迁子女小学(21.5%vs16.0%,P=0.045),而两者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无差异(15.6%vs17.5%,P=0.490)。其中,公办小学学生MHT量表中学习焦虑检出率低于随迁子女学校(7.4%vs16.0%,P<0.01),其余分量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在以上两类人群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抑郁倾向检出率和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在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学校学生之间、公办小学本地户籍学生与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公办小学非本地户籍生和本地户籍生的学习焦虑检出率均低于随迁子女小学(P<0.05)。结论 与随迁子女小学相比,公办小学学生抑郁倾向较高;MHT心理量表总体检出率在两类学校之间无差异,但随迁子女小学学生可能存在较高的学习焦虑,户籍可能不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现状和系统性家长培训对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知识问卷和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63例ADHD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之后,以讲座、观看VCD、现场互动、布置作业等形式开展了系统性家长培训工作,让家长全面了解儿童ADHD科学知识,与子女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掌握一些帮助子女的方法。培训6个月后应用PSQ与家长未接受系统培训的5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大多数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培训后家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大为改善。PSQ评估结果显示家长培训组患儿在家长接受培训后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系统培训的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针对ADHD患儿家庭开展系统性家长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武汉市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偏见状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距离量表对武汉市两所学校的485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比城市儿童的差(P0.05);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农民工子女学校(P0.05),其社会偏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偏见可负向预测生活质量。【结论】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低,并受社会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中文语境下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人群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和看法,为进一步设计定量调查及干预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中选取三~八年级学生156名,及其班主任、德育老师、校长,以及所在城区教育管理人员66名,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越来越全面,由直接可见的身体、言语欺负发展到隐蔽的关系欺负;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高年级学生不愿老师、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教师对校园欺负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忽略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的存在及危害性;教师对校园欺负的干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持“不必干预”态度.教师现有的应对方式以说服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有必要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校园欺负的理解、态度、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社会生态学理念,从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制定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目前高中生的睡眠时间,探讨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开展高中生睡眠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抽样法抽取上海市28所高中的6 401名高中生,使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版)》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中的睡眠时间和自感学习成绩部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秩相关、有序logistic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 401名高中生中,94.8%的学生睡眠时间8 h,其中62.8%的学生7 h。高中生睡眠时间和自感学习成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109,P0.01。与睡眠时间7 h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7 h且8 h和≥8 h的学生自感学习成绩更好,OR值分别为1.42(95%CI:1.29~1.57)和2.04(95%CI:1.65~2.52)。【结论】上海市高中生睡眠不足现象严重,而睡眠时间与自感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对高中生进行促进睡眠健康教育和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沙眼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诊断标准,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闵行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3名在校小学生进行沙眼筛查、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干预治疗.结果 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为9.0%;洗手习惯、洗澡频率、揉眼习惯、有无专用学习桌椅和沙眼史、父亲眼异物感或眼痛、母亲眼异物感、家长或孩子眼睛不适时是否就诊及滴眼药水的态度均与沙眼患病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勤洗澡是患沙眼的保护因素(OR=0.433),经常用手揉眼睛及父亲近0.5a眼睛有异物感是患沙眼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50和2.726).结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沙眼患病率较高,纠正学生不良用眼或卫生习惯、转变家长不正确的医疗观念以及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预防与控制沙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方便抽取上海、广州、北京3地34所随迁子女小学,对共4 047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25.6%,7.2%和29.3%;19.9%的学生现在卷入了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10.1%,4.0%和5.8%;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7,118.90,7.86,27.04,P值均<0.05).言语欺负是最常见的欺负和受欺负形式(15.2%,36.2%);教室是最常见的校园欺负地点(54.2%).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P值均<0.05).38.3%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行为.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而学生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抵制校园欺负的情况不容乐观.校园欺负干预不仅要关注欺负、受欺负者,还要重视旁观者,营造反对校园欺负的学校氛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闵行区民工小学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贫血发生率,贫血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制定预防民工子女贫血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上海市两所民工小学的2 513名6~13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测身高体重,对诊断为贫血的60%学生进行连续三天24 h膳食调查。 【结果】 女生消瘦风险是男生的1.49倍(OR=1.49),男生超重风险是女生的5.53倍(OR=5.53)。贫血患病率为10.3%。身高、体质指数、年龄与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r=0.204、0.346、0.440,P<0.05)。贫血学生生长迟缓和低体重风险分别是非贫血学生的1.76倍(OR=1.76)和1.78倍(OR=1.78)。钙、锌、VitA、VitC的摄入量不足推荐摄入量60%的比例分别为72.1%、48.3%、45.6%和32.7%。 【结论】 民工子女贫血患病率高,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贫血学生营养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改善营养是预防贫血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小学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数据中上海地区中小学生数据评估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男女间、城郊间及学段间的差异,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8 622名上海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66%,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81%和13.25%;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在性别间、城乡间和学段间存在差异(P0.001);女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风险低于男生,郊区超重、肥胖相对风险低于城区,高学段学生肥胖相对风险低于低学段学生,每天吃早餐的学生超重和肥胖相对风险低于非每天吃早餐学生。【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较严重,男生、城区、低年级学生尤需关注。需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改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4~6岁儿童家长的养育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依据。【方法】2017年3~4月期间,以自行设计开发、经信效度验证的"4~6岁儿童家长健康素养评价问卷"为调查工具,在上海市8个辖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863名4~6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4~6岁儿童家长的养育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76. 71±9. 50,以得分≥80为具备健康素养,4~6岁儿童家长的养育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0. 4%。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个内容领域的素养具备率分别是37. 2%,57. 2%,16. 3%。调查对象与儿童的关系、文化水平、其儿童户籍、独生子女与否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家长养育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4~6岁儿童家长的养育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包括儿童(外)祖父母的不同类型儿童家长、学历较低者、非本市户籍儿童的家长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对流动人口学龄前儿童语言的影响,为学龄前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现场问家长试卷和现场测试儿童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图片词汇测试,对上海市静安区154名3~5岁入园体检的流动人口儿童语言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区户籍同龄入园体检儿童为对照(对照组)。【结果】①3个年龄段儿童语言智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P<0.05),两组儿童各年龄段智商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②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及收入、主要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及性格、儿童接受早期教育,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年龄是影响儿童词汇发展最主要的因素;静安区流动人口中3~5岁儿童存在语言发展落后,儿童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