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3则验案探讨经方临床运用的思路。认为临床处方必须遵循"方-病-人"方证三角诊疗模式,从体质、经典方证、抓经方疾病谱来决定所用方剂。  相似文献   

2.
刘铁军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载,对经方的研究,及对中医优势病种-脾胃病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本着"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提出经方互相配伍,治疗寒、热、虚、实及虚实夹杂脾胃病,及其兼证的经方配伍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师出诊,受益颇多,现将刘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用方规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经方新用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仝小林  周强  刘文科 《中医杂志》2011,52(11):901-903
经方由来已久,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来,历代对其研究不胜枚举,现代中医对其研究方法多样。经过多年临床运用经方的经验,系统归纳总结,提出了临床扩大经方运用的新思路,即"症+证+病→经方+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该思路在临床中运用灵活,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逄冰  倪青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76-1179
本文对目前经方临床应用方证相应、灵活加减、剂量把握、科学研究等现状阐述了个人观点,对经方临床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提出经方应用的基础在于把握辨"关键病机"与识"核心病机"之主线的同时,需要重视现代疾病诊断,实现从方证相应到病证结合的转化;提倡建立病-症-证-治-效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开展多种研究设计的临床试验,形成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构建能反映中医证候疗效的特色指标,运用现代技术探索经方的作用机制等经方应用科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导师袁红霞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经典著作的临床与教学研究,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脾胃病及各科杂病,一直遵循"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之理念,临床善用经方,法经方又不拘泥于经方,根据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形成了经方与时方合用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杂症的特色与优势,临床疗效卓著。今笔者录导师临床病案3则,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6.
刘嘉湘教授认为经方的临床运用"不在其病,而在其证",在精确辨证基础上,投以与病证相符的经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经方乃指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制方严谨,用药精准,剂量亦有考量,临床应用若能掌握其精髓,则所用之处,效如桴鼓。李步满主任专注研习《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多年,临床对经方的运用感悟良多,可灵活运用古方以疗今病。李主任以经方打底成功治疗咳嗽、久利、失眠等外感内伤疾病,且对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将其以经方治疗内伤杂病验案5则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腹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腹痛的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治疗腹痛多以"通"字立法。笔者列举典型病例及遣方用药,并详细介绍病例中经方的出处,经方的方解。笔者介绍经方治疗腹痛的临床经验,特别重视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分腹痛为气郁痛、冷痛、血瘀痛,并用相对应经方治疗,做到方证对应,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推崇经方治疗临床疾病,主张先抛去繁杂的理论分析,找到经方治疗的规矩准绳,迅速达到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验案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热痞证的处方,仝小林教授临床善用此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消化系统的其他病证,临床以症-证-病结合辨治理论为指导,经方新用,现举验案2则,并详细分析,以举一反三,阐述仝小林教授临床运用经方的辨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方被后世尊为经方.经方配伍精当,疗效卓著.仲景曾在其<伤寒论>原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清代伤寒大家柯韵伯在其<伤寒论翼>中也说过"六经为百病立法".说明经方可广泛地适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学习经方、使用经方,今特将用经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体会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多为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胃气上逆所致,属中医学"胃脘痛"、"嗳气"、"吐酸"、"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可靠的疗效,其中东汉张仲景所创部分经方也切合其病机而起到治疗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复发率方面跟西药对照效果显著。列举5个有代表性的经方(四逆散、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综述了近年来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扩大经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探究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主病,主症及病位虽各不相同,但出现了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证候,则都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法治疗。补中益气汤的加减应用,符合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3.
黄煌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痛擅长利用经方思维,以"方-病-人"的方证相应模式,分别用半夏厚补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五苓散等治疗。其总的治疗思路是根据患者体质特点及病证特点,方证相应,选择对应的经方治疗。  相似文献   

14.
百合地黄汤和百合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为治疗百合病的有效方剂。仝小林教授善合用此方治疗口腔溃疡、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病证。临床辨治以"症-证-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为指导,经方新用,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现拾取验案1则,通过阐述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的经验,解析其辨治策略,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经方是"医方之祖",具有极高的临床疗效。经方具有"普、简、廉、效"的优点。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用当通神。临床四诊合参,仔细辨证,但凡符合经方之主证运用之,每获显效。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继承式使用经方是在学习、领会经方精神的基础上重复验证的方法。发挥式使用经方是在继承式使用经方的基础上化裁经方,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赋予经方新生命的一种方法,尤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中白虎加桂枝汤这张处方出自《金匮要略·疟病脉证治》篇。主治"温疟"之症,其方由白虎汤加桂枝组成,主要药物包括了知母18克,生石膏30克(先煎),炙甘草、粳米各6克,桂枝9克。白虎加桂枝汤是传统中医药方,是张仲景用治温疟的行之有效的经方,笔者通过对本方病因、病机的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咳嗽1例,疗效显著,遂总结分析之以扩大经方诊疗范围,学习经方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4)
陈光为密云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善于调治脾胃病,善于应用经方及五运六气思维诊治疾病。中医的脾胃病包括"痞满""胃脘痛""嘈杂"等,对应于西医诊断包括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文章选取其临床常用方药和验案进行分析,以提供中医治疗脾胃病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经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规律,以期对现代临床施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关于"下利"的治法方药入手,结合现代临床病理总结分析。结果:溃疡性直肠炎的病机主要为"脾虚"和"湿盛"两大方面,根据症状可分为"暴利"和"久利"两种病情,应用经方如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等内服或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显著。结论:经方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防己地黄汤是经方中治疗神志病的专方,但一般不为医家注意,属经方中冷癖方之列,为了探索其应用指征及应用价值,通过以方测证,对本方进行气血津液的病理分析以及结合著名伤寒学家胡希恕、冯世纶先生的"六经八纲"伤寒理论体系,认为其六经归属为少阳阳明合病,同时有阴津不足,瘀血内停的病理表现,结合临床应用总结出临床上如病患症状表现为精神亢奋有余,并伴有阴津不足、瘀血之象,即可投以此方,希望通过对此方方证特点的分析探索,以及临症应用效果,给临床上治疗神志病开启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