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素珍  郑秋霞  郑海霞  占丽芳 《新中医》2020,52(22):132-134
目的:观察腕踝针技术在人工流产术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 10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在手术前、手术中不给予任何镇痛措施,行常规人工流产术。试验组在术前 30 min,腕踝针行皮下浅刺,留针至术后 1 h。分别观察 2 组术中、术后 30 min 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程度。结果:试验组术中扩宫时、负压吸引时、手术结束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5 min 疼痛程度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 6.0%,低于对照组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2)。试验组术后宫缩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79)。结论:腕踝针技术能有效提升人流术镇痛的效果,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针刺防治人流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减轻人流术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法的镇痛作用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孕妇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穴位注射组选用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注入镇痛液1ml-1.5ml。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结果 穴位注射组在吸宫及扩宫时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血压和心率与术前相比稳定(P>0.05)。结论 该法对于缓解人工流产术的腹痛、预防人流综合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钟智荣 《光明中医》2021,36(7):1125-1127
目的 探讨腕踝针对锁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以便探索锁骨骨折术后方便、有效、安全的止痛方法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术后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实施分组处置,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洛索洛芬钠进行常规药物镇痛,试验组给予腕踝针干预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腕踝针疗法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中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福州市中医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0例。对照组按超声引导下行PICC常规穿刺方式,针刺组在PICC置管术前加腕踝针疗法,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针刺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26.67%(8/30)和56.67%(17/30),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3.33%(1/30)和53.33%(16/30),总有效率为56.67%(17/3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5.079,P<0.05)。针刺组和对照组VAS疼痛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6,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前,加予腕踝针疗法可明显减轻患者PICC术中的疼痛感,为临床PICC置管术中的镇痛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术后未行镇痛泵治疗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针刺,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分别对两组进行观察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VS评分、平均起效时间及持续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腹腔镜胆囊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腕踝针治疗,留针12 h;B组在麻醉诱导前针刺穴位旁皮肤,留针12 h;C组在麻醉诱导前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3组均采用全身静吸复合麻醉,并采用静脉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1 h、2 h、4 h、8 h、12 h、24 h、36 h、48 h切口痛,内脏痛的VAS评分,比较各组总有效率、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4 h、8 h、12 h、24 h、36 h切口痛和内脏痛VAS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术后8 h、12 h、24 h、36 h切口痛VAS评分和术后12 h、24 h、36 h内脏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84.0%,C组为86.0%,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芬太尼总添加量为(52.4±10.8)μg,B组为(92.2±11.0)μg,C组为(107.2±11.5)μg。A组术后芬太尼总添加量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B组为58.0%,C组为66.0%,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静脉镇痛泵能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可作为外科术后镇痛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将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腕踝针治疗止痛,对照组口服止痛药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止痛。观察2组NRS评分、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6%。与对照组(63.3%)相比有明显优势(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0 d时NRS评分相近(P>0.05),第7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开始有差异(P<0.05),第14 d时2组NR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与对照组(89.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腕踝针有明显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作用,操作非常安全,副作用少,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VAS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3)。对照组给予针刺夹脊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腕踝针,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复发情况、DLQI评分、AI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AI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DLQI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较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采用腕踝针联合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刺对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刘,杨柳,席时燕,王改梅,韩筱兰,杨永秀(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医学院一附院妇产科)主题词流产人工,针刺镇痛,扩张术,子宫颈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引)中,机械地牵拉扩张子宫颈及行负压吸引术时,可造成子...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主诉之一.针刺止痛的疗效目前已为世界所认同,其中腕踝针止痛的效果更是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本研究收集、整理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英文数据库中应用腕踝针止痛的医学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腕踝针”,英文检索关键词为“wrist - ankle acupuncture”,限定搜索范围为1989年至今收录于各大数据库的文献,文章类型限定为临床病例研究,病例数目需超过30例以上,排除重复的文献,再从中挑选出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且使用了腕踝针治疗的文献,分别从单独应用腕踝针治疗疼痛和腕踝针联合其他手段治疗疼痛的角度出发,对这些收集整理出的文献进行一一分析,以期对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及其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腕踝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操作性技术进行镇痛。分别于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口开至3cm)、第二产程结束时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结束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是分娩镇痛有效的方案,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用药加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擦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腕踝针按疼痛分区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治疗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能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产生,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腕踝针治疗腰痛的选穴和针刺方法,并从单纯采用腕踝针和腕踝针联合体针、推拿、中药4个方面对近年来腕踝针治疗腰痛进行了综述,指出腕踝针治疗腰痛的研究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体征和症状,腕踝针对痛症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文献中有关腕踝针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重点对临床研究的治疗结果、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机理、以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梳理,以期为今后腕踝针的临床推广及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体针配合腕踝针,对照组采用单纯腕踝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抑郁型失眠症疗效优于单纯腕踝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表面肌电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能独自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7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表面肌电检测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均有所降低,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康复治疗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提高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将腕踝针应用于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并观察腕踝针结合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简单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腕踝针结合电针,疗程为14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为73.3%,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结合电针治疗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神经阻滞对晚期癌痛的影响。方法将32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胸腰椎椎旁阻滞或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胸腰椎椎旁阻滞或胸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卡式评分法(Karnofsky)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SDS、Karnofsky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SDS、Karnofsk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神经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晚期癌痛的程度,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