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双克隆型MM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该院确诊的4例双克隆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4例双克隆型MM患者中,免疫固定电泳IgAλ+λ1例,IgGλ+λ2例,IgGλ+κ1例,确诊MM后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进行Durie Salmon分期,Ⅲ期A组3例,Ⅲ期B组1例;ISS和R-ISS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结论双克隆型MM较为罕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复杂多样,容易漏诊和误诊。因此,对双克隆型MM诊断时,应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能够提高双克隆型MM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高血压基础疾病,治疗均采用含地塞米松的方案化疗。1例随访21个月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2例经首次化疗均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状态。结论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罕见,治疗多以全身化疗为主,部分还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不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隆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报道1例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降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的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入院时血清IgG和游离KAP轻链型蛋白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电泳示γ区出现双M峰,尿本周蛋白强阳性,免疫固定电泳抗IgG和抗KAP形成2条异常固定带。X线和MRI示多处溶骨性损害和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骨髓涂片示浆细胞27.5%,有异常浆细胞浸润。给予4疗程DVD-T方案化疗,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血清IgG蛋白恢复正常,游离KAP蛋白下降,骨髓缓解。结论 IgG合并游离KAP轻链型双克隆性多发性骨髓瘤非常罕见,其诊断尚未明确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需更多病例资料以总结其临床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IgD型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 对27例IgD型骨髓瘤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 此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55.6%都有典型M带,18.5%的病例中有极不明显M带,另有25.9%的病例中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D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的特点。结果 6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3~70岁。消化道出血表现为便血1例,脓血便2例,黑便3例,其中2例伴呕血。内镜下表现胃溃疡2例,胃毛细血管扩张1例,结肠溃疡2例,小肠溃疡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以消化道出血为首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在临床上少见。对伴有免疫球蛋白升高、贫血、蛋白尿等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应注意完善骨髓瘤方面的检查,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6.
IgDλ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IgD型多发性骨髓瘤(IgD型MM)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伴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坏死的IgDλ型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就IgD型MM的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IgD型MM发病率低,但多见于男性和年轻人,对常规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时,IgD型MM通常被误诊为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由于IgD型MM的蛋白含量较低,不易检测,易造成漏诊,免疫固定电泳对IgD型MM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提高这一少见类型的MM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其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电泳仪进行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显示,有29例患者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IgG双克隆型6.67%、IgD型6.67%、IgA型26.67%、IgG型56.67%。未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3.33%。8例IgA型和17例IgG型患者的IgA以及IgG水平显著提升。2例IgD型患者的IgM、IgA、IgG下降。1例双克隆型患者的IgM与IgG提升。患者在钙、肌酐、总蛋白和尿素氮水平上,全部高于正常水平,白蛋白水平未出现异常变化。结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开展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实验室检查,以求发现其特点,避免漏诊。方法分别收集20例本实验室检测到的IgD型I、gG型I、gA型I、gM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gD型与其它较为常见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显示,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者有18例占90%,其余两例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处于正常下限。轻链定量发现,20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9例为IgD型λ轻链型,占95%,而IgD型κ轻链型仅1例,且20例中有19例是轻链比值异常的。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阳性率与其余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固定电泳显示IgD泳道有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沉淀带。结论如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轻链比值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出现阳性条带,要高度怀疑其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时务必加IgD泳道,以避免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以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主要临床特征,92%以上的患者在血和(或)尿免疫固定电泳中出现M蛋白的条带,分泌双克隆免疫球蛋白的MM非常罕见,其预后不详。国外双克隆免疫球蛋白MM最大宗报道病例数为9例,且为较早时期的报道,国内尚未见大系列报道。我们对三家临床中心的6例双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以期了解其临床特征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免疫一削减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60例骨髓涂片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别对其血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和特种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60例MM患者中,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显示IgG型占56.7%(34/60),IgA型占16.7%(10/60),IgM型占18.3%(11/60),单纯轻链型占5%(3/60).特种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显示,在各型MM患者血清中相应免疫球蛋白升高的比例分别为:IgG为21/34,IgA为8/10,IgM为11/11.免疫固定电泳对IgG型和IgA型MM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特种免疫球蛋白定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中,免疫固定电泳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优于特种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1.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中的特点及意义。方法用血清蛋白电泳法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70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析及单扩散法定量检测。结果70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中IgDO,型65例,IgD-κ型4例。本周蛋白阳性58例,本周λ型57例。具有IgD-λ;λ型双M成分28例。IgD重链型1例。结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特征对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初次就诊分布科室、确诊时间、实验室、影像学特点等,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全面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1.04岁;男、女比例为2.07:1;患者初次常就诊于骨科、肾病学科、普通内科、外科等非血液专科。MM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以乏力表现15例占34.88%,骨痛为表现12例占27.91%,消化道症状4例占9.30%,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3例占6.98%,双下肢、颜面浮肿、尿检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症状3例占6.98%,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2例占4.65%,体检发现2例占4.65%,其他2例占4.65%。4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22例多次到我院就诊、住院,得出平均就诊次数为4.32次,平均就诊科室为2.86个,平均确诊时间为8.63月;43例患者首次诊断率仅有12例占27.91%,误诊率达到72.09%。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检查指标异常率均达到50%以上。43例患者中29例伴骨骼改变,发生率67.44%,其中骨质疏松23例占79.31%,溶骨性损害20例占68.97%,病理性骨折6例占20.6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因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易造成误诊及漏诊,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的全面认识,及时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65例经本院血液科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并对其中6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跟踪检测。结果 59例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可检测出M蛋白带,6例未检测出。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型45例(69.2%),其中κ轻链型28例,λ轻链型17例;IgA型10例(15.4%),其中κ轻链型4例,λ轻链型6例;IgM型2例(3.1%),游离轻链型4例(6.2%),双克隆型4例(6.2%)。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持续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特异性好的检测技术,可以在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可以分为IgG型、IgA型、IgM型、IgD型、IgE型、轻链型(Kappa或Lamda)、双克隆或多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8种类型[1],轻链型略低于IgA型,多为单克隆型,临床易出现肾功能损害。本院收治1例多克隆轻链型MM患者,以肾衰竭收治入院,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MM患者中,误诊21例,误诊率为58.3%。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恶性增殖性浆细胞病,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体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正常免疫球蛋白受到抑制,广泛溶骨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方法有许多,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刘劲  肖佩玲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102-110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损害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本一周氏蛋白、贫血、血β2-微球蛋白、骨损害等与肾功能不全有相关关系。【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表现多样,以慢性肾功能不全多见,对伴有贫血、骨痛、感染、高球蛋白血症、高钙血症等症状患者,要进一步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轻链(s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临床初诊为MM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MM组,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对象分别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轻链和免疫球蛋白(Ig),同时利用琼脂糖凝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M蛋白,分析比较2种方法对MM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探讨sLC检测在MM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对接受常规治疗的15例MM患者进行随访跟踪,记录5次不同治疗时间的s LC水平,分析sLC在MM疗效评估中的作用。结果:IgA型11例,IgG型15例,轻链κ型8例,轻链λ型8例,IgD型2例,不分泌型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C-κ、sLC-λ及其比值(包括轻链型和双克隆型),IgA、IgG(免疫球蛋白除IgD型外),白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蛋白电泳、Ig定量、sLC及其比值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灵敏度依次为:57%,76%和65%,特异度依次为:83%,61%和90%。κ型和λ型患者在第2或第3次化疗后,随着病情的缓解sLC-κ/λ逐渐趋近于正常范围,而当病情进展时,s LC-κ/λ持续在异常值或更远离于参考值的上线或下线。结论:sLC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通过分析sLC水平及其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MM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接诊的经骨髓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选取1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行X线和18F-FDG PET/CT检查,探讨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结果:统计数据显示,18F-FDG PET/CT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29例,总检出率为89.58%(129/144),共发现病变324处,检出率为90.00%,而X线共扫描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2例,总检出率为50.00%(72/144),共发现病变228处,检出率为63.33%,18F-FDG PET/CT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病变检出率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率分别83.33(120/144)和41.67(60/144),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18F-FDG PET/CT检查,能够提高患者及病变的检出率,增加检测的准确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出现双M蛋白的原因.方法:利用免疫固定技术成功筛查出4l例IgA型MM患者,分析其血清和尿液免疫固定电泳等实验室特征,并将其中18例在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中出现双M蛋白的患者血清与5%巯基乙醇按3∶1的比例混匀静置15 min后,再按免疫固定电泳方法对处理血清进行M蛋白检测,对比血清处理前后的免疫固定电泳特征.结果:41例IgA型MM患者中,属κ轻链的有20例,占48.8%;属λ轻链的有21例,占51.20%;7例患者血清中出现游离轻链;24例患者的尿液出现本周蛋白;18例患者血清出现双M蛋白,占43.9%,经处理后免疫固定电泳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清由原来的双M带变成一条M带.结论:IgA型MM患者其免疫固定电泳结果容易出现双M带,其中有一条M带是由单体IgA组成,另一条由二聚体IgA组成,其来源是由单株克隆性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