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头针体针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及治疗2周、4后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2周、4周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病程在1个月以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1个月以上者(P〈0.05)。结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成3组:眼体针结合组、眼针组、体针组,三组对照。结果眼针治疗疗效较佳,多数病人针后即见即刻效应(针后患肢立即能伸曲抬高),而用眼体针结合治疗效果更佳,且即刻效用持续时间长。结论眼针治疗对中风偏瘫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180例陈苏,陈学诚(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350011)(福州市二北医院350011)关键词头针,临床应用,中风偏瘫,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对180例中风偏瘫患者应用头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0例中...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偏瘫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担。近年来,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头针、体针、腹针、电针及综合针刺法均可以结合康复技术治疗偏瘫,明显减轻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早日能够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体针治疗,治疗组予以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明显提升(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采纳。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与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所致偏瘫是中风病的五大主症之一,头针疗法一直被视为治疗偏瘫的重要手段.随着头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相关报道不断涌现,针刺手法日趋成熟,临床及实验研究不断深入.笔者现就近10年来头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悬吊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偏瘫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悬吊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悬吊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头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分期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悬吊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釆用温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电针治疗,观察组行温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温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比较手针与电针在中风偏瘫不同时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风偏瘫分软瘫期、硬瘫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个阶段,总结中风偏瘫不同阶段手针、电针治疗的疗效优势,并阐述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检索近15年国内外手针与电针对比治疗中风偏瘫的相关文献,手针、电针在中风偏瘫不同阶段均有显著疗效,且电针的疗效普遍优于单纯手针。在硬瘫期、后遗症期电针疗效优于手针,软瘫期及恢复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针刺配合埋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埋针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治疗加针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58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头皮针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3±4.2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5.86),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补泻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许静  李蕾  韦玲  梁雪玲  张捷 《中医药研究》2011,(11):1402-1403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4例)和针刺组(16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分别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对照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SI评分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明 《新中医》1998,30(2):29-30
早期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偏瘫107例黄国明主题词偏瘫/中西医结合疗法中风后遗症头针@体针近几年来,笔者对107例中风偏瘫住院病人在中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早期头针加体针治疗,结果大部分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其中最早于发病后2天、最迟者于发病后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单予补阳还五汤;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针灸、留针、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干湿针等针刺疗法并配合康复运动、牵张锻炼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47例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痛与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干湿针、留针治疗等针刺疗法等并配合运动牵张治疗,并指导业余自我牵伸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灸、电针、火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结论:针刺、干湿针、留针治疗等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针百会透太阳联合阳明经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组30例予头针百会透太阳针法治疗;头针联合体针组(以下简称体针组)30例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头针疗法同头针组,体穴取穴以患侧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及合谷,下肢取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内庭及太冲,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头针联合埋线组(以下简称埋线组)30例予头针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头针疗法同头针组,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同体针组。3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偏瘫分期变化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分期标准对患者偏瘫状况进行分期评价。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93.3%,体针组总有效率86.7%,头针组总有效率73.3%,埋线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P0.05);3组治疗1、2个月后FM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埋线组治疗1、2个月后FMA评分均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治疗后同期水平(P0.05);埋线组治疗1、2个月后Brunnstrom偏瘫分期改善情况均优于体针组和头针组(P0.05)。结论头针百会透太阳联合阳明经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偏瘫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头针和体针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痊愈率57%,有效率97.33%,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刘圣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7-137,185
目的:观察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头皮针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1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且蛆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将90例患者均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及常规组,分别采用相应治法。结果:针药组总体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优于其他两组。提示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及常规组治疗缺血中风偏瘫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