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7):884-88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65岁)患者3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2)和治疗组(n=166)。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腹壁外侧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组则同时应用活血通脉汤联合穴位及足底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第14天时DD、Fg变化及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天、第14天DD、F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下肢DV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有效降低DD、Fg水平,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方法将76例PDV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级系统(CEAP)分级和评分变化,检测下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处内径、血流速度及返流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CEAP分级及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下肢股浅静脉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P 0. 05),血流速度快于本组治疗前(P 0. 05),返流持续时间少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 37%,对照组总有效率92. 1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DVI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研究患者资料为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开展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在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在经过14 d的治疗后观察组5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55例患者总有效率74.5%,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股静脉血流速度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静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临床效果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拟行脊柱外科手术且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络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腘静脉内径(POPV)、股浅静脉内径(FSV)、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OPV、FSV、FDP无明显波动(P均 0. 05),D-D水平显著升高(P 0. 05),对照组POPV、FS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单用利伐沙班好,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段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17-2718,27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下肢无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照组静脉腔内见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呈现静脉管径扩张。观察组的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周围静脉近段(PTV)与内侧腓肠静脉(MGV)内径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FV、SFV和腘静脉(POV)的CDFI值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怀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提供恰当的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43)应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n=43)则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1)手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胃肠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伤Ⅰ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代替穿戴弹力袜,其余治疗及护理均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股总静脉和股浅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第7日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7日下肢股总静脉及股浅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5月—2017年3月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的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强化护理,能够减少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采取经自然腔道取出肿物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开腹手术(对照组)与经自然腔道取出肿物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各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经自然腔道取出肿物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文中抽取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5月,96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均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观察组护理模式为手术室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肢疼痛、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对比后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经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后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双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双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非下肢静脉血栓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30例经超声检出静脉血栓为:双下肢3例、右下肢10例、左下肢17例;累及腘静脉至胫后静脉13例、累及股静脉至胫后静脉12例、累及髂静脉5例。在下肢深静脉内径上,两组MGV、PTV、POV、SFV、 CFV等内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FI值上,两组POV、 SFV、CFV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双下肢静脉血栓准确性高,可准确检出静脉血栓位置,特异性强,操作安全,且可对扩张的静脉管径进行有效观察,还能对血流充盈程度进行观察,并能对血栓进行准确分型,因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临床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物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和纠正贫血的作用。方法:将60例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予以口服益气活血汤联合静滴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口服立伐沙班,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3、10天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术后患肢静脉彩超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310.05),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00.01):试验组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值大于对照组(P=0.012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有效防治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较快纠正术后贫血状况,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纳入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37例采用双下肢气压治疗。将两组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下肢周径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妇科手术患者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70%)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下肢气压治疗应用在妇科手术后能够起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防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从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行手术室干预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下肢情况、术后栓子检出情况、术后栓子大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下肢疼痛发生率(4.00%)、下肢肿胀发生率(6.00%)、浅静脉曲张发生率(6.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 7,8.5755,10.981 2,9.490 2,P0.05);研究组的栓子检出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 6,P0.05);研究组的栓子大小[(0.20±0.08)cm]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0 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 0,P0.05)。结论腹腔镜术患者应用手术室干预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案。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形成1例(2.9%)小于对照组10例(28.6%)。观察组住院时间(8.1±1.9)d较对照组(11.5±3.5)d短,观察组97.1%的治疗程度较对照组97.1%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在临床实践中,应实施合理、全面的预防方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效提高术后身体舒适度和治疗满意度,加快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药辨证施治,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胭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返流时间皆较术前缩短,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股深静脉、胭静脉内径及胭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温针联合电针治疗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选出11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联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炎症因子TNF-α、IL-6、IL-8浓度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和电针联合应用于中风后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缓解下肢肿胀症状,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以44例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所有患者均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溶栓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31.82%。结论下肢静脉血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各类相关并发症,可显著缓解其病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评价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对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各组38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D-二聚体及下肢小腿周径差。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3,P0.05)。(2)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5.26%和对照组的26.32%对比显著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2,P0.05)。(3)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为(1.87±0.62)㎎/L,下肢小腿周径差为(3.08±1.09)㎝;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为(1.31±0.58)㎎/L,下肢小腿周径差为(1.62±0.78)㎝;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6.289,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显著,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