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卒中后足内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FMA)及改良Barthel指...  相似文献   

2.
针刺跷脉穴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针刺跷脉腧穴配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跷脉腧穴针刺配合下肢康复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休息1 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症状体征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CSI)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CS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CS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足内翻(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足内翻角度、Fugl-Meyer (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步行功能量表(FAC)评分情况,观察周期为8周.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足内翻角度显著降低(P<0.05),而且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FAC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足内翻角度有所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观察组明显;FMA-L下肢功能评分及FAC评分也有所提高,但升高幅度没有观察组明显.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法结合康复手段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足内翻角度改变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泻阴补阳法结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组透穴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太白透束骨、丘墟透照海、交信透跗阳、阳陵泉透阴凌泉四组透穴法针刺后进行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足内翻52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2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足内翻,疗效明显,疗程短。  相似文献   

6.
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分级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陵泉透阴陵泉、丘墟透照海、三阴交透悬钟等穴位用透穴法针刺后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42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足内翻,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毫针透刺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和患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方法:5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取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前减少,Fugl-Meyer 评分较前有所增加(均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Ashworth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Fugl - Meyer评分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是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更佳的方法,能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肢痉挛程度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吴威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21-32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侧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针刺丘墟、悬钟、解溪、阳陵泉穴,得气后在4穴针柄上连接电针仪,随电针的跳动可见足背屈外翻做不自主、节律性的外展运动。结果:本组40例,痊愈13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联合组,分别予以温通阴跷脉法治疗、康复治疗、温通阴跷脉法联合康复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针刺组足内翻积分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康复组足内翻积分分别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康复组下肢运动功能积分分别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足内翻的恢复程度均优于针刺组及康复组。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足内翻的患者,温通阴跷脉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巨刺治疗,对照组在醒脑开窍组穴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用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痉挛评定量表(CS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AS、CSI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在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轻点刺络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37,P<0.05;t=59.125,P<0.05;t=140.633,P<0.05;t=-399.437,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6,P<0.05;t=2.302,P=0.02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40,P<0.05;t=37.287,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患者卒中后以麻木为主的偏身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4例,均行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等穴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PI)、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DNF水平均升高,Hcy和hs-CRP、CPI及血清VILIP-1、GFA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有效改善相关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临床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井穴及自拟的上解痉穴,在上肢痉挛即刻缓解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肌张力评分(改良Ashworth)、上肢的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FC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FC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F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经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VAS)和水肿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VAS及水肿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VAS及水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经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伴发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吞咽困难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CFI)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脑卒中后CF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吡拉西坦口服及一般康复、作业、认知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CFI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晨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星期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血浆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P<0.01).结论 头穴丛刺联合认知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CFI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改善作用,改善卒中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