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急危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1],可能与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离异/丧偶、性别、急诊PCI等因素相关[2-3];而焦虑抑郁通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增强体内炎症反应等,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影响PCI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SDS评分、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NP、LVEF以及SD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合并抑郁患者在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双心疾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焦虑和抑郁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存疾病.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治疗双心疾病应从整体观念出发,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发挥了优势,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常常合并有抑郁焦虑心理的状态,而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也会促进冠心病病程的发展,现代医学将冠心病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合并于一身的疾病成为"双心疾病"。西医对于"双心疾病"的治疗采用心血管药物与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但由于各种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反应及患者对心理治疗药物存在抵触情绪、依从性差等原因,使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笔者通过跟随导师出诊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双心疾病"基础病机为肝气郁结,治疗当以疏肝解郁为基础并根据具体证型的不同施以疏肝健脾或清肝泻火之法,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进展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在于气血虚少、肾虚精亏、脑失所养,标多为痰浊、瘀血阻滞。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脑胃同调”理论认为,脑与胃肠存在脏腑相互作用,经络相互络属,病理相互影响的关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时,应以“脑胃同调”理论为指导,兼顾脑、胃肠从多角度治疗,一方面可充养脑髓,延缓痴呆进展,另一方面又有调和脾胃,调整阴阳之效,体现出“脑胃同调”诊疗思路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杨颖  温伟  赤艺 《中医学报》2021,36(9):1818-1821
君相二火中,心为君火,肝肾寄存相火,共同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君火发号以令相火,相火能补君火.君相二火运动平衡,即君相相安,则人无病生.高血压痛中,君火与相火的平衡被破坏,相火妄动而君令不行,故相火上炎谋君位,浮潜于上,形成龙雷之火,在上则头痛、目眩;在下则损伤肝肾之阴,出现周身乏力、腰酸腿软,形成高血压病.故君相主...  相似文献   

8.
朱宁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8):2172-2175
双心医学的概念正逐渐为心血管医生所认识,为患者所接受。然而仍有不少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在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后,患者及其家属身心疲惫仍未解决患者的病痛,甚至引发医闹、医暴。本文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解析,展示了双心疾病的双向相关、相互促进,严重影响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的事实,强调认识双心医学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的退行性改变、双心疾病的鉴别及处理,以期使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恢复其社会角色,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萍 《中外医疗》2010,29(27):45-47
高血压是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亦是巨大的,故高血压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类、高危人群、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从而有效保护人民健康,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0.
11.
1 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1.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血压判别标准:正常成年人(SBP)<18.7/12kPa,成年人高血压(SBP)>21 .3/1217kPa.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值在上述二者之间.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约有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  相似文献   

12.
双心疾病症状繁多、病机复杂,传统的“以病统证”在临床施治时常捉襟见肘。“病证结合,以证统病”是以辨证为主,从证出发,先证后病,将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通过抓主症归纳不同疾病的证候共性,精准定位,辨证施治。用“病证结合,以证统病”的诊治思路治疗双心疾病,即首先提炼各种症状背后的共性病机(证候),再兼顾疾病的特殊性,同时考虑兼证,最后通过提炼出来的证候辨证论治。“病证结合,以证统病”的诊治思路为临床更加精准地施治双心疾病、提高疗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在目前高血压病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可以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减少其并发症。文章从高血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现代基础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优势及本病治疗要求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在目前高血压病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可以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减少其并发症。文章从高血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现代基础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优势及本病治疗要求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特展开了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详细解读,并总结现代研究的相关成果,得出了如下结论,即在高血压疾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中的治未病思想自始至终均贯穿于该项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项思想与现代临床中所积极倡导的高血压的三级预防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常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是脑出血、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高达38.2%,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高血压的康复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就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的护理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0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右心功能的改变。病人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21.0±1.33kPa(158.5±13.7mmHg)/13.5±1.9kPa(101.9±14.2mmHg)。平均病程为11.2±8.4年。其中Ⅰ、Ⅱ期高血压病人占88%。另以100例正常血压老年人作对照。老年高血压病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如下:PEP/LVET为0.43±0.05;CO为4105±820ml;CI为2.20±0.27L/min·m~2;EF为0.68±0.05。右心功能中PEP/RVET为0.36±0.09;EF为0.67±0.04; PPA为16.9±0.13;PVR为151±27.0。与正常血压老年人组相比有显着差别,这表明老年高血压病人左右心功能均有明显降低。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是在影响右心功能的诸因素中,其相关程度依次为年龄、左心功能、收缩期血压、平均外周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脑卒中、各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而高血压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0亿,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当属中医的"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发病与肝肾有密切关系。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多由肝肾相关理论进行阐述,该文具体从肝肾的病理改变以及肝肾阴阳失调对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心模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增加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治疗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80%,观察组明显较好(P<0.05);SAS、SDS评分下降幅度观察组患者也明显较大(P<0.05)。结论:对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患者使用双心模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