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A组、治疗B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治疗A组予喘可治注射液臀大肌肌肉注射,治疗B组予喘可治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症状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_1、FEV_1/FVC、FEV_1%)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的CAT评分、6MW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CAT评分下降、6MWD水平提高的程度均更甚于治疗A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的FEV_1、FEV_1/FVC、FEV_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FEV_1、FEV_1/FVC、FEV_1%水平升高的幅度均大于治疗A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降低的幅度大于治疗A组(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GOLD分级2-3级稳定期COPD的疗效满意,且喘可治穴位注射比肌肉注射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桃红止嗽散联合舒利迭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予桃红止嗽散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FEV_1、FEV_1/FVC、P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FEV_1/FVC、FEV_1、P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P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FEV_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肺功能FEV_1、PEF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中运动疗法对颈胸段脊髓损伤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5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水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水疗组在进行陆上运动疗法的同时按计划进行水中运动疗法,对照组只进行陆上运动疗法,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分别评测患者肺功能,即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_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及最大通气量(MVV)。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水疗组FVC、FEV_1、FEV_1/FVC%及MVV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MVV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水疗组FVC、FEV_1、FEV_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中运动疗法能较好地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风化痰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疏风化痰方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随访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记录治疗前、后及随访肺功能检测(FEV_1、PEF、FEV_1/FVC),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疗效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EV_1较治疗前均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FEV_1较治疗前上升,对照组随访FEV_1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EF较治疗前均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PEF较治疗前均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_1/FVC较治疗前均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FEV_1/FVC较治疗前上升,对照组随访FEV_1/FVC较治疗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较前上升,对照组治疗后CD4~+较前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较治疗前均上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8~+较前上升,对照组治疗后CD4~+/CD8~+较前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化痰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促进CVA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远期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养阴汤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予放疗治疗,共5周完成放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养阴汤治疗,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继续服用1个月。观察2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 H值、血氧饱和度(Sa O2)、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FVC百分比(FEV1/FVC)、肺动脉平均压(m PAP)、左膈肌最大移动度(DMM)及肺癌相关症状(食欲下降、疲乏、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和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肺活量降低(P0.05);治疗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放疗后1个月呼吸频率、肺活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p(O2)及Sa O2下降,p(CO2)升高(P0.05);治疗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p(O2)、p(CO2)及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放疗后1个月p(O2)、p(CO2)及Sa 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 H值无明显变化(P0.05),且放疗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后1个月FEV1、FVC、DMM升高,FEV1/FVC、m PAP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FEV1、FVC升高,FEV1/FVC、DMM降低(P0.05),m PAP无变化(P0.05)。治疗组放疗后1个月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养阴汤能改善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联合贝优芬预防性治疗气阴两虚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放疗及健康宣教,在化疗的同时,对照组予贝优芬涂擦预防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益气养阴方口服治疗.比较2组皮损出现时间、皮损痊愈时间、皮损分级及疼痛程度.结果:2组皮损出现时间比较,治疗组晚于对照组,皮损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分级严重程度及皮肤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联合贝优芬可以延长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出现时间,缩短皮损痊愈时间,降低皮损严重程度及疼痛,其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滋阴止咳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滋阴止咳汤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予愈美颗粒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变化;检测分析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主要指标为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日间咳嗽、夜间咳嗽积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FEV_1、PEF、FVC、FEV_1/FVC、血清Ig E均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止咳汤可改善慢性咳嗽患儿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指数、mMRC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胸憋、喘息、气短、咳嗽、咳痰、乏力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MR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FVC、DLC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p(CO_2)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p(CO_2)。  相似文献   

9.
尤志新  李慧娇 《新中医》2019,51(7):126-129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VC/FEV_1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何周华  袁淑芬 《新中医》2021,53(17):91-93
目的:观察清气凉营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V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气凉营汤鼻饲。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水平,检测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C、MVV、FEV_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气凉营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VAP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肺气肺阴肺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了肺阴气与肺阳气的概念、内涵,明确了肺气、肺阴、肺阳三者间的关系。认为肺气分为肺阴气与肺阳气。肺阳即肺阳气,肺阳虚即肺阳气不足;而肺阴包含肺阴气与肺津液,肺阴虚即肺阴气不足和肺津液亏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自发肺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分为茯苓多糖高(0.50 mg/只)、低(0.33 mg/只)剂量组,顺铂组(顺铂0.04 mg/只),模型组(生理盐水),接种瘤细胞后第2天开始尾iv给药,隔天一次。观察小鼠一般状态,造模后第7天开始,隔天测量肿瘤体积。造模后21 d取肺,计数肺表面转移灶个数,HE染色检测肺微小转移灶个数,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脾质量、脾指数。结果 茯苓多糖高、低剂量对实体瘤无明显抑制,茯苓多糖高剂量可减少肺表面转移灶个数,增加白细胞CD11bmRNA表达,不影响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质量及脾指数,一般状况较好;茯苓多糖低剂量对肺表面转移灶个数、外周血白细胞数、脾质量及脾指数无明显影响,可增加白细胞CD11b、CD18mRNA表达,一般状况较好。结论 茯苓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实体瘤无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抑制其自发肺转移,对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脾质量及脾指数无明显影响,可增加外周血白细胞CD11b、CD18mRNA表达,活化外周血白细胞可能是茯苓多糖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对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剂量分别为5,10,20 mg·kg -1)、地塞米松组1 mg·kg -1。制备大鼠油酸型ALI模型,以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动态肺顺应性(Cdyn) 的变化, 利用光镜观察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称重法计算肺指数及湿/干比(W/D),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微血管的渗透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 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Cdyn降低,改善大鼠肺功能,降低肺指数及湿/干重比,降低肺渗透性,降低BALF中蛋白及TNF-α(250.4±21.6 vs 172.53±14.88,122.2±10.98,108.69±3.39) ng·L-1,IL-6(763.6±88.33 vs 207.41±15.55,172.13±21.91, 142.92±4.32) ng·L-1的水平,提高IL-10(98.90±2.99 vs 208.44±16.30, 218.43±6.23, 252.70±20.58) ng·L-1的含量,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姜黄素对油酸型ALI具有保护作用, 其可能机制为调节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  相似文献   

14.
肺肠同治治疗肺炎肺热腑实证理论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肺炎肺热腑实证的病机、肺病同治的理论基础、肺热腑实证治疗原则进行简要探讨,也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内经》"肺朝百脉"理论指导下,治愈了许多肺系慢性疑难病,认为肺朝百脉指肺会聚血气而言。肺不仅主气而且与血密切相关,据此理论并结合临床提出肺病多瘀的论点,故治肺要适度活血,并自创方药异功活血汤、补肾滋肺化瘀汤、补肾助阳化瘀汤,经临床证实对肺系慢性疑难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易并发心力衰竭,肺也是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常引起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尿毒症引起心力衰竭的报道很多,但对于肺部损害文献报道相对较少。笔者收集了1990—2008年按1997年北戴河肾脏病会议“尿毒症肺”的诊断标准确诊的21例尿毒症肺的肺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尿毒症所引起的肺部损害的X线影像征象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尽早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S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SP水平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AL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30只。尾静脉注射LPS复制ALI模型,0.5 h后中药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于治疗后第1,2,6小时,每组每次各处死大鼠10只。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S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P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各组SP均降低(P均<0.05)。中药低剂量组SP含量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SP含量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中药中、高剂量组SP含量均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均<0.05);中药高剂量组SP含量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腑汤可降低ALI大鼠肺组织中SP含量,中、高剂量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肾小球肾炎病位涉及多个脏腑,其发病及病机演变与肺失宣降通调密切相关,故临床从肺论治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清肺发汗以利水消肿,清肺解毒以澄源洁流,补肺固卫以祛邪安正,补肺益气以消尿蛋白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9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另设30例非吸烟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肺功能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结果各胸腔积液组VC%、FVC%、TLC%、VC25%、VC50%、DL-CO%、DLCO/VA%、VA%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随着胸水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中量和大量胸腔积液组RV比对照组和少量胸腔积液组增高(P<0.001);各胸腔积液组RV/TLC均比对照组高(P<0.001)。结论胸腔积液对肺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少量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很小,大量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却很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米克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疗效。方法:用普米克治疗18 N轻、中度14~18岁小儿支气管哮喘。 结果:治疗 1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FVC由治疗前(3.41±0.86)L/s提高到治疗后(3.84±0,65)L/s, FE1由治疗前(2.38±0.47)L/s提高到治疗后(3.21±0.61)L/s, PFVC由治疗前(68.7±9.25)%提高到治疗后(83.6±10.11)%, PFEV1由治疗前(70. l±7. 36)%提高到治疗后(82. 3±9. 98)%,有显著意义( P <0. 01),组胺激发试验,由治疗前(2. 97±1. 36)umol增至治疗后(7.58±1,43)umol,显著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结论:短期普米克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